文 / 江蘇銀行網絡金融部兼信息科技部總經理? 梁斌
江蘇銀行公司業務部副總經理? 林凌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數字化經濟發展,全面實施數字化轉型已成為頂層戰略。2022年初銀保監會2號文中,也明確指出銀行業應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發展產業數字金融。銀行業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推進數字化轉型、應用前沿技術已是大勢所趨。當前,金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不斷提升,為改革傳統金融模式、創新金融業務提供了一系列突破性方案,讓金融新模式的落地成為可能。
江蘇銀行深入貫徹監管要求,致力于打造“最具互聯網大數據基因的銀行”,不斷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技術創新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探索金融服務的新模式。通過緊盯新興技術發展,江蘇銀行將物聯網技術與銀行金融業務實踐相結合,以物聯網動產質押為切入點,疊加區塊鏈技術,在全國城商行中率先上線全線上化動產質押融資業務。該業務切中實體經濟動產融資費時費力高成本、信息不對稱高風險的痛點,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江蘇銀行 網絡金融部兼信息科技部 總經理 梁斌
江蘇銀行 公司業務部 副總經理 林凌
聚焦傳統業務痛點,打造服務新模式
中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結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發展中長期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傳統的線下動產質押業務辦理過程中,借款人需提供各類紙質材料,來回跑銀行,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銀行需逐級審查、審批,流程復雜、操作繁瑣、放款耗時長,同時,存在押品庫存管理難、風險監測預警滯后等問題。
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為解決動產質押風控難題提供了絕佳路徑。一方面,江蘇銀行借助物聯網,對動產的無遺漏監管成為可能,通過全過程、全環節監控,賦予動產以不動產的屬性,大大降低動產質押的風險。另一方面,江蘇銀行早在2016年就開展“區塊鏈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課題研究,選取數字積分場景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并打造“蘇銀鏈”自主平臺。依托該平臺,江蘇銀行推出了“物聯網 區塊鏈”應用產品,通過區塊鏈科技進一步助力動產質押業務發展。
以往動產質押依靠人為出具倉單,對倉庫內的動產盤庫核查間隔數月,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容易出現虛假倉單。2017年,江蘇銀行利用物聯網疊加區塊鏈技術,推出全線上化物聯網動產質押融資業務,由以往“池化”監控變為逐單監控,同時盤庫信息由按“月”監控變成實時監控,通過實時收集倉庫和客流情況,采集生產能源消耗數據,獲取企業質押物信息,并將這些信息推送到“蘇銀鏈”上,打通了質押物和銀行之間的可信信息通道。通過該項業務,江蘇銀行可掌握企業經營能力及償債能力情況,實現質物與貸款一一對應,杜絕過去質物池化的權屬風險以及信息傳遞問題,有效緩解銀行風險,節省了金融服務的時間和資金成本,同時也滿足了生產經營資金周轉需求,讓更多中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融資。
以技術賦能實體經濟,提高風險預警能力
江蘇銀行物聯網動產質押項目可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客戶“少跑腿”。借助物聯網、區塊鏈數據,銀行能夠全面了解企業采購、庫存、銷售各環節運營情況,將貿易、貨物與資金等信息串接,形成企業真實經營視圖,建立起信貸與動產質物的掛接關系,實現了質物所有權的實時轉讓和風險監控。
企業以往需在倉庫和銀行間返往多次,至少1~3個工作日才能完成貸款手續,現在通過授信審批后,可以全線上“一站式”完成借款、提款、還款、質押、解押等全部流程,實現7×24小時隨借隨還,全流程最快僅需2分鐘。
自推出全線上化物聯網動產質押融資業務后,江蘇銀行又創新性地將第三方物聯網動產監管信息數據共享到銀行區塊鏈,以區塊鏈技術進一步提升物聯網動產質押風控水平,打造了“區塊鏈 物聯網”金融新生態。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可信機制,江蘇銀行將區塊鏈與物聯網倉庫監管技術結合起來,存儲質押物狀態信息,并整合行內信貸管理系統、供應鏈系統等多個系統業務數據,比對分析押品狀態信息,確定質押物出入庫活動是否正常。
供應鏈系統立即對質押物狀態進行校驗,當此質押物仍然處于質押狀態時,就會發生警報通知客戶經理,從而實現遠程監控質押物狀態,降低融資業務風險,開辟了貸后管理的新思路。
江蘇銀行物聯網動產質押項目創業內之先河,實現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合一,并以此為基礎,搭建“客觀信用體系”,探索傳統授信業務轉型發展的智慧金融道路。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客觀屬性,該項目可實現對企業關鍵生產數據的監控;基于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打造存證中介。這些成果解決了授信業務中困擾銀行的貿易背景真實性和抵質押監管安全性等難點問題,提高了獲取大量真實數據的效率。
在貸前環節,該項目運用物聯網技術獲取企業關鍵生產要素數據,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數據安全可信傳輸,建立企業數據模型;在貸中環節,該項目通過區塊鏈平臺實現對企業生產要素實時及歷史數據分析,健全貸款融資風險額度模型;在貸后環節,該項目通過區塊鏈平臺對監測數據進行匯總,提高了風控水平,實現中小微企業貸款融資額度提升,破解融資難題,為提升金融服務創造機遇。
江蘇銀行物聯網動產質押項目,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紓困中小微企業。與民間融資動輒超過10%的年化利率相比,江蘇銀行物聯網區塊鏈動產質押項目執行LPR加50——150基點左右的低利率,讓企業減少了利息支出。貸款期限方面,該項目實現了線上解質押和隨借隨還功能,讓企業可根據實際經營需要合理安排資金,有效降低了貸款限期,使綜合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據不完全統計,江蘇銀行物聯網區塊鏈動產質押項目累計為企業節約支出2000萬元以上。
截至2021年9月末,江蘇銀行在“鋼貿”行業的物聯網動產質押項目已累計為160余家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其中超過100家是“首貸戶”,累計貸款發生額超100億元,滿足了企業正常經營資金需求。在銀行實施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背景下,江蘇銀行探索出了一條以物聯網、區塊鏈技術驅動信貸服務之路,撬動了動產金融、供應鏈金融、產業鏈金融的發展。
由點及面,擴大普惠金融覆蓋
江蘇銀行物聯網區塊鏈動產質押項目的推出,打破了銀行在質押貸款業務模式、貸中貸后管理、風險控制等方面的困難局面,使得銀行在動產質押領域敢于投放貸款,有力地承擔了普惠金融責任。
江蘇銀行后續將結合地方金融發展需要,在自主研發的全新區塊鏈應用“蘇銀鏈2.0”平臺基礎上,實現網貸合同可信存證。借助區塊鏈技術,實現鏈上加簽、鏈上簽章、影像存證、鏈上留痕,實現“數據防篡改、流程可追溯”,進一步探索將物聯網技術運用于其他場景客群。如加大與大型倉儲企業、指定交割庫合作;貸后管理延伸至貸前調查;將“金融 科技”業務模式延展到糧食、有色、石化等特色產業鏈,進一步探索物聯網動產質押系統模式在新場景的應用。
下一階段,江蘇銀行將以物聯網金融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打造物聯網金融生態圈,擴展貫通產業上下游的融資鏈,持續在動產質押貸款領域發力,將服務拓展至授信企業信貸全過程,解決更多中小企業融資需求。
放眼未來,江蘇銀行將繼續探索拓展行業及應用場景,打造開放金融新模式,搶占金融科技高地,實現科技與金融的珠聯璧合,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助推經濟轉型升級承擔更多責任。
(欄目編輯:馬俊)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