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定義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是指中央補助和省市縣財政預算安排的專項用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專項資金。
2、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主管部門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主管部門包括扶貧、發展改革、民委、農墾、林業等部門。
3、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原則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堅持精準使用原則,在精準識別貧困人口的基礎上,與建檔立卡結果相銜接,與脫貧成效相掛鉤,重點用于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人口和國有貧困農(林)場,也可用于貧困人口較多、貧困程度較深的非貧困村。
4、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分配方式
中央補助和省市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分配采取因素分配和競爭性分配相結合的方式,堅持做到突出重點、公平公正。因素分配方式主要根據貧困人口規模、貧困發生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人均財力、貧困村數量等因素,以及國家和省級扶貧開發政策、年度脫貧攻堅任務、貧困少數民族發展工作任務等將資金直接分配到縣。分配因素和權重,可根據當年工作重點適當調整。競爭性分配方式主要依據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年度績效評價結果和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工作成效等,向脫貧成效顯著、資金管理規范、使用效益顯著的貧困縣傾斜。
5、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支出方向、使用范圍及負面清單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支出方向包括扶貧發展、以工代賑、少數民族發展、“三西”農業建設、國有貧困農(林)場扶貧。
適用范圍:1.圍繞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支持貧困人口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民族手工業和鄉村旅游業及貧困農(林)場產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開展資產收益扶貧、電商扶貧等;2.圍繞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支持貧困地區和國有貧困農(林)場小型公益性生產設施、小型農村飲水安全配套設施、村組(農、林場內)道路建設、村內環境治理等;3.圍繞增強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支持貧困人口實用技術和務工技能培訓,貧困家庭子女初中、高中畢業后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等;4.圍繞提高貧困戶抵御風險能力,對貧困人口扶貧貸款給予貼息等。
負面清單內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不得用于以下方面):1.行政事業單位基本支出;2.交通工具及通訊設備;3.各種獎金、津貼和福利補助;4.彌補企業虧損;5.修建樓、堂、館、所及貧困農場、林場棚戶改造以外的職工住宅;6.彌補預算支出缺口和償還債務;7.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8.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扶貧;9.其他與脫貧攻堅無關的開支。
6、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與監督
(一)監管機制。按照“誰管項目、誰用資金、誰負主責”的原則,扶貧資金主管部門、項目實施單位和財政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管責任,建立全過程、全方位、公開透明的網格化扶貧資金監管機制,形成條塊結合、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監管格局,確保項目和資金安全運行。
(二)監管責任與內容。一是分級負責制。省級負責資金分配方案制定、年度實施計劃指導、工作考核、專項檢查;市級負責日常監管、工作考核、專項檢查;縣級負責項目資金的具體實施和項目資金的規范有效使用;鄉鎮負責項目資金具體監管,實行監管工作聯絡員制度,負責建立監管臺賬和報送信息;項目村建立村民監督員制度,對本村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進行監督,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村委會要深度參與,及時向扶貧資金主管部門報告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二是部門責任制。各級扶貧資金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管理資金的使用要求,負責項目計劃的管理,項目實施的組織管理、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管理、項目竣工驗收和費用支出的審查工作。項目實施單位負責監管按項目計劃進行建設、按設計要求組織施工、按規定使用資金、按時完成工程建設任務、準備報賬材料、提供項目資料、建立會計檔案等工作。財政部門負責資金支付監管、專項檢查。
(三)監管方式。上下結合,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以市為主。條塊結合,以塊為主。階段性重點監管與日常監管結合,以日常監管為主。政府監管與社會監管結合,以政府監管為主。實地監管和網絡信息平臺監管結合,以實地監管為主。創新監管方式,探索建立協同監管機制,逐步實現監管口徑和政策尺度的一致,推進信息共享和成果互認,提高監管效率。
(四)責任追究。實行責任倒查制度,對資金項目發生問題的,追究申報、審批、實施的終身責任。實行“一案雙查”制度,對項目實施、資金監管出現問題的,既對項目實施單位和個人進行責任追究,也對監管單位及其相關領導進行問責,依紀依規嚴肅處理。各級扶貧資金主管部門、項目實施單位和財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分配、使用管理等工作中,存在違反本辦法規定,以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法違紀行為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追究相應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來 源:慶陽市扶貧辦
總監制:張建林
監 制:王建峰
責 編:李彥東 編輯:王 勇李大釗 萬 敏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