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好一家公司的業務管理,首先得是一位堪當大任的管理者,這位管理者還要懂得如何為公司業務定目標、定策略。
那么,一位堪當大任的管理者是如何煉成的呢?阿里鐵軍原主帥俞朝翎在《干就對了》這本書里,分享了阿里中供的經驗。
在分享如何煉成一位優秀管理者之前,俞朝翎說,在企業業務管理中得先避三坑。
哪三坑?第一坑,企業管理特別亂,為什么?因為沒有自己的管理邏輯和方法,全在照抄照搬別人的,壓根沒考慮是不是適合自己;第二坑,管理者特別累,為什么?因為沒有一個抓手思維,全靠拼人拼體力;最后一坑似乎是管理者抱怨最多的,就是事情似乎怎么也推進不動。為什么呢?因為管理者只管事,不管人。
可能你會說,管理者不就是要對事不對人嗎?沒錯,我們在日常管理日常工作中確實要對事不對人,不可因人而生偏頗。但我們關注事情的同時,也要記得所有的事情都與人相關。
現在知道了有哪些坑,那我們要做的就是想方設法避開它們。怎么避呢?或者說,怎么改變我們的管理方式呢?
想要改變管理方式,要先從改變認知開始。
俞朝翎說,在阿里有三力,心力、腦力和體力。心力就是告訴我們,員工是人,不是工具,而人是有情緒的,我們只有先關注員工的情緒、心態,得到員工的認可和信任,我們關注的事,才能夠很好地推動下去。
那身為管理者具體要如何做呢?首先是要識人心、懂人性,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時時刻刻把客戶第一放在心上。最最重要的是,這里的“客戶”不僅僅是我們的顧客,同時也包括我們的員工。當我們把員工當成客戶,我們就不可能看不見員工。
其次,作為管理者要牢記我們要通過別人拿結果,不是我們自己赤膊上陣。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用合適的標準要求員工;學著做教練,而不是解決問題的小能手;還要學會耐心等待,拒絕短期快感,學會延遲滿足,等待員工成長。
所以帶員工跟育兒倒是有點相似,先要看見,然后要引導,絕不是事無巨細的代勞。真正的大愛是放手,因為只有放手,他們才能成長,才能最終獨擋一面。
最后,管理者一定要具備領導力。什么是領導力?高高在上大權在握是不是就有領導力?真不是。有領導力的人是在具備管理力的基礎上,帶大家看到未來美好樣子的人;是心懷大愛、心懷敬畏、有力量且有利他之心的人;是能夠帶著大家積極進取拿結果的人。
其實領導和管理呢,我們很多人都容易弄混。不過,這兩句話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做區分。領導,是做正確的事,是指路。管理,是正確地做事,是執行。
那當我們具備了業務管理能力,就應該為團隊定目標了。所謂目標,就是我們對未來想去之地的一個設想。當然這個未來想去之地的設想,需要合理、科學、可達,絕不能是天馬行空的空中樓閣。而且定好目標之后,要拆解目標,方便一步一步達成。
阿里對定合理目標有四法則,可以參考。第一,今天最好的表現是明天最低的要求,這是一個起步;其次,目標應該是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如果伸手就能夠到,就太過簡單而不合理;第三,先拍腦袋,之后用數據證明并修改;第四,總體目標必須是每個人的目標的總和,因為只有目標一致,大家才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目標確定之后,就要定策略,因為不同目標有不同打法,這個策略就是打法。策略怎么定?用三位一體圖來定。什么叫三位一體圖呢?就是找出想做的、可做的、能做的事情三者的交集,這個交集就是該做的事情,也就是打法。
所以想要定好策略,首先要清晰哪些是想做的,哪些是可做的,哪些又是能做的。怎么判斷?書中也給了方法。
想做的事,就是分析組織的想法意圖,明確組織的戰略意圖之后,再對客戶做清晰定位。可以做的事情則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人性有判斷,另外一方面是要分析外部市場環境和機會。能做的部分,就是站在組織內部看我們的策略制定,其實就是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16字原則分析組織優勢,并做出取舍。
確定目標和策略之后就是具體執行了,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些關鍵節點,比如客戶分析、客戶價值、自己的核心優勢、關鍵業務等,都是業務推進的重要支柱,對這些關鍵節點的細化,對保證業務順暢推進也是必不可少的。
做好了以上,是不是就能做好公司業務管理呢?自然不止,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再優秀的管理者,也需要團隊。團隊的力量才是無窮大。所以下一次,我們再看,如何做好組織建設,或者,如何搭班子?
(此處已添加小說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