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轉型背景
隨著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深入,通過科技賦能業務已成為趨勢。與此同時,自研團隊和項目都在快速增長。在團隊管理上,日益增長的團隊在跨團隊協作、團隊成員協同、團隊效能度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項目管理上,項目的交付周期、交付質量、交付能力直接影響著業務推進效率以及用戶體驗;在資源負荷上,科技人力資源始終存在瓶頸,僅通過人員擴張又會給科技成本帶來一定的壓力。所以我們開始思考是否可以通過引入敏捷和DevOps理念來解決研發項目的質量和效率問題。
在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基于敏捷理念打造融合團隊,通過迭代規劃實現需求的快速交付,同時使用DevOps工具鏈提升研發、運維的效率。深入使用數字化的手段持續優化需求、開發、測試和運維的管理活動,以達到加快需求的交付周期,持續交付業務價值的目的。
項目管理轉型面臨的痛點
在VUCA時代,金融企業的項目也呈現出需求量激增、內容多變、交付周期縮短和業務復雜度上升的問題。這些問題困擾著項目管理者,除了判斷在有限資源情況下是否能完成項目交付外,還有一系列冰山以下的痛點亟待解決:
1)項目規劃與企業戰略脫節。項目的推動缺少戰略驅動,隨著業務的快速變化,項目資源出現“拆東墻、補西墻”的情況。企業組織內業務和技術割裂,技術團隊被不同業務“催債”,導致無法形成統一的技術架構,形成系統冗余、信息孤立乃至信息孤島。
2)任務分割,協作困難。從客戶需求發現到客戶價值實現,各項任務在企業組織中被多個部門分割,存在業務、技術、運維協作困難,難以實現快速上線。這與互聯網企業的快速反應形成鮮明對比,缺少端到端的快速響應機制。
3)交付壓力導致的低投入產出和高技術債。在行業監管、新業務、新技術的需求沖擊下,傳統項目存在有限時間內交付的壓力。為了尋求效益的平衡,形成大量豎井式開發的系統。導致項目開發復雜度增加,一方面需要應對失衡架構導致的大量資源投入,另一方面技術債增加會導致項目失控和質量下滑的風險。
4)資源精細化管理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在互聯網金融需求復雜多變的情況下,項目群、項目組合的管理難度增大。需要對產研資源精細化管理,才能達成項目在時間、成本、質量上的要求,而這依賴于數字化度量能力。
5)企業級項目管理和項目治理缺少必要的方法論和信息的支撐。使得項目管理活動更多地依賴于人來驅動流程,無法形成成熟的可復制、標準化、快速流轉的流程。
轉型初步方案設計
通過痛點分析,我們發現上述項目管理的痛點可以歸納為:企業戰略與項目執行脫節、業務需求響應滯后、豎井式開發導致的架構問題、產研資源利用率不高以及項目群管理能力欠缺。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先要對問題進行根因分析。經過分析我們發現這些問題可以歸納為端到端的價值鏈傳導機制缺失,業務活動過程被組織或部門分割,組織缺少有效的融合團隊,企業架構的技術債積累較多,資源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及項目和項目集缺少管理和治理的方法。這些問題除了項目管理本身,還與企業架構、組織架構、業務架構、技術架構、組織管理等諸多問題相關聯。因此,需要有一系列系統的方法和舉措來解決。進一步分析,主要通過以下6個方面設計解決方案:
1)通過建立端到端的價值鏈管理機制,使項目集和項目目標與企業戰略對齊;
2)在組織上打造基于產品的業技融合團隊,提升團隊的協作;
3)使用敏捷化的研發模式,提升產品的交付周期;
4)建立個人、團隊、產品、項目的數字畫像,通過指標度量產研過程;
5)通過項目治理和項目管理,對項目立項、過程和結果進行強管控;
6)引入DevOps工具鏈,使用自動化流水線提升研發、測試和運維流轉效率。
總體來說,上述舉措的目標是通過項目管理體系的建設來實現項目過程和目標結果管控的精益化、透明化、可視化。
執行步驟
01、戰略目標與項目執行對齊
在戰略目標與項目執行之間建立逐層的轉換機制,實現戰略到項目的對齊。首先,企業戰略規劃分解到年度戰略任務,包括研發類、非研發類工作、規劃的產品及項目。其次,將規劃的產品與項目集/項目對接,使項目交付目標與產品業務目標對齊。再次,利用組織管理工具(如OKR、戰略屋等管理項目績效指標、產品成效指標)與戰略目標對齊。最后,在行業、技術、業務快速發展的環境下,需有對應機制應對戰略調整時產品優先級、項目資源、進度、成本的同步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02、打造業技融合團隊
戰略目標的實現還需要依賴于組織調整,改變業務與技術割裂的現狀。按照業務線劃分細分版塊,建設端到端的業技融合團隊,滿足用戶需求。團隊中包括業務、研發、運維、運營,并且重點聚焦產品和服務,實施有效的成員內部協作。組織變革是支撐企業戰略的基礎,組織變革后需要配合進行產品策略的調整,進一步提升團隊對產品的創新能力、交付能力、服務能力。
03、產品級敏捷的研發模式
在企業組織變革實現了初步的業技融合后,產品敏捷交付是實現需求到價值交付的重要方式。敏捷的主流研發模式包括Scrum或SAFe,一般流程包括需求池建立、故事拆分、版本規劃、看板跟蹤、迭代發布等。敏捷的研發過程可實現需求規劃可控制、需求過程可視化、需求質量可衡量,產品迭代發布,價值交付周期縮短,價值交付頻率提升,價值鏈的價值傳遞更為合理。通過產品數字化管理,度量產品成效指標與產品目標的對應關系,可實現產品的過程可控。
04、建立數字畫像
數字畫像是通過對管理對象的指標度量,數字化地呈現產研全景,管理對象包括個人、團隊、項目、產品、系統等。數字化度量數據又可分為基本信息域和度量指標域,基本信息域是指管理對象的基礎數據(又稱靜態指標),用于描繪管理對象現狀:例如個人基本信息、團隊基本信息、項目基本信息等。度量指標域(又稱動態指標)用于描繪管理對象的過程數據:例如團隊工作量吞吐、團隊績效、項目質量、項目交付效率、系統穩定性等。建立數字化畫像后,可根據數字畫像,設立績效標桿,找到管理對象的差距,進而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和改進目標,跟蹤監控改進過程,通過度量指標觀察改進的實施結果。
05、加強項目治理和管理
項目治理是為項目組合、項目集和項目提供指導和以及重要決策的框架、職能和流程。治理的目標是制定一系列的規范,使項目流轉過程順暢。治理活動按層級分為組織級治理、項目組合治理、項目集和項目治理,不同層級的治理活動需建立不同的標準。標準包括策略準則、決策授權準則、監督指導準則等,準則基于不同活動,規范了主要活動、活動依賴、人員職能、職責范圍、決策機制、考核方式等。治理活動是通過對組織和項目各項活動的梳理,實現組織向流程驅動的轉變。
項目管理是定義、規劃、執行管理活動,以實現組織戰略和運營的目標。管理活動包括定義項目集、管理交付項目集、評估項目價值、調優排序項目優先級、動態調配資源、項目和項目集的過程管理。項目管理活動的目的是通過管理活動,確保項目基于標準運行,確保項目按計劃交付,實現項目目標價值的達成。
06、引入工具鏈
在DevOps理念的不斷推動下,DevOps工具鏈也日趨完善和成熟。統一自動化的工具鏈可視為研發的基礎設施之一,通過工具鏈的賦能可以將開發、測試、部署、運營的關鍵流程串聯、加快產研流程的流轉效率。工具鏈的建設又可分為幾種類型:
1)信息流轉工具鏈,實現科技團隊各條線之間的溝通,具體對接IM工具流轉;
2)持續構建、集成和部署工具鏈,實現制品自動化交付,CI/CD自動化流水線是研發最常見的工具實踐之一;
3)自動化測試工具鏈,實現制品的自動化測試,是測試最具代表性的工具;
4)資源交付工具鏈,通過工具提供基礎設施的交付能力,包括計算、網絡、存儲等;
5)數據流轉和匯聚工具,使用數據處理工具對工具鏈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處理加工并實現數據輸出的能力;
6)云原生工具鏈,以Docker和Kubernetes為代表的云原生工具,實現快速的服務交付和快捷接入的能力;
7)度量和反饋工具鏈,能夠及時對信息進行分析,并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向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服務;
8)安全管理工具鏈,提供安全和審計的閉環和自動化輸出的能力;
9)可視化工具鏈,對數據進行匯聚展示,實現數據的所見即所得。(參考DevOps權威指南——IT效能“新基建”)
總結
在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軟件研發的模式從瀑布式開發、向敏捷開發、并進一步向DevOps開發演進。軟件開發從完整的生命周期,關鍵點和里程碑的管控,向以人為核心、敏捷迭代,循序漸進的理念轉變。在Devops理念不斷深入下,研發模式在過程管理、團隊協作、數據反饋,快速調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實現IT項目管理數字化轉型,要從VUCA時代遇到的痛點出發,推進戰略協同、業技融合、敏捷研發、數字度量、項目體系、Devops工具鏈全方面協同變革。(來源:德邦證券格格邦)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