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PLM系統的深入應用,項目管理功能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然而,如何上線好、推廣好、使用好項目管理系統,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本文結合作者近幾年來項目實施的經驗,分析總結了影響項目管理系統成功的因素,并根據這些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實施建議,供讀者參考。
本文所說的“項目管理”,不是指PLM系統實施過程的“項目管理”,而是指系統的“項目管理功能”,幫助企業管理產品開發過程中的人員和過程的系統能力。
在筆者以往實施的PLM項目中,尤其是初上PLM系統的項目,往往聚焦在“數據管理”功能。項目管理往往在數據管理之后再考慮。但在最近幾年實施的PLM系統項目,“數據管理 項目管理”幾乎成了標配。仔細分析一下,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PLM市場的成熟。以往實施的PLM項目,處于PLM導入期。如何管理好數據本身,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此對于項目過程的管理,即使需求迫切,也不會馬上提上日程。但經過近二十年的熏陶,數據管理已經比較成熟,加上市場競爭壓力增大,企業對于設計結果的“數據”,和設計過程的“項目”,都希望能管理起來,因此項目管理實施越來越多;
(2)項目管理的普及。現在項目管理越來越普及。這一點,從每年參加PMP考試的人數就可以看出。采用“項目”的方式開發產品已經成為普遍做法,因此對于“項目管理”的管理,已經成為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3)內部管理的壓力。隨著競爭壓力的增大,企業每年要并行很多個項目。每年上百個項目同步開發很常見,并且根據市場的要求,中間還會增加臨時項目或緊急項目。企業是否有充足的資源并行開發這么多項目?資源是否已經充分利用?是管理層和領導層都關注的問題。獲取和分析資源的利用情況,往往也是企業迫切想上項目管理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本人分析的項目管理越來越普遍的原因,也應該是企業想上項目管理的原始動力。不管最終原因是什么,上好項目管理系統,利用項目管理系統管好項目,成為每個上項目管理系統的企業的“初心”。然而,在實際實施和推廣的過程中,卻往往有伴隨著很多挑戰和困難。
一、影響PLM項目管理成功的因素
實施和推廣項目管理的難度,往往比數據管理大。這倒不是因為項目管理本身很復雜,而是項目管理中涉及到很多“人”的因素。相比于數據管理所管理的“物”(數據),項目管理所管理的更多的是“人”。對于“人”的管理,光靠系統是不行的。對于項目管理系統成功推廣的概率,我總結為以下公式:
項目管理成功概率=項目管理制度完善度 x 系統功能支撐度 / 變革阻力
項目管理制度完善度:企業項目管理制度本身的完善情況及執行情況。這里所說的完善度,不僅僅是有一份《項目管理規章制度》,而是在切實執行,并且在企業內部得到普遍認可的“完善的”制度。制度越完善,項目管理成功的概率越大。
系統功能支撐度:項目管理系統功能的完整性和符合性。企業的項目管理,往往都有一些通用的部分,和一些個性的部分。項目管理系統必須對通用的部分提供“最佳實踐”,對個性的部分,提供可定制的能力。系統功能支撐度越高,項目管理成功的概率越大。
變革阻力:推行項目管理,往往需要做一些改變,包括工作的習慣,考核的辦法,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小的“變革”。如果企業沒有變革的基因,就會在各方面遇到阻力,最終導致制度和系統難以推廣。因此,克服內部變革阻力,也是項目管理實施面臨的重大挑戰。變革阻力越大,項目管理成功的概率越小。
以下,我將從這三個方面,根據個人經驗進行總結分析。
二、項目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的項目管理制度可以說是項目管理的首要因素。關于項目管理制度,幾乎每個公司都有一份制度文件,內容往往相似但又不盡相同。我認為,一份完善項目管理的制度,必須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圖1 項目管理制度需要包含的4個方面
管理決策:在項目成立和執行過程中,面臨著很多決策點。如項目立項的決策,項目執行中的管理評審,項目變更的決策,等。這些決策過程必須有明確的規定,并且對決策人或團隊充分授權。如果決策定義不清晰,項目就會面臨推諉扯皮的現象,執行人無所適從。所以,項目管理制度中,必須要有對項目管理決策點的明確規定。
流程規范:企業可將產品開發過程按照過程不同歸為不同的項目類型,如全新產品開發,變型產品開發,課題研究項目等。對于同一類型的項目,可以總結經驗,整理為標準的產品開發流程,包括項目階段,參與角色,角色人物,等,從而形成標準的WBS。這樣可以做到分工明確,任務清晰,方便整個過程的管理。因此,規章制度中,必須要明確項目分類,并對每類項目的標準過程進行定義。
組織能力:項目管理歸根到底是“人”的事情。每個項目成員如何分工?職責是什么?權力如何分配?直接關系到任務能不能分下去,干下來。因此,人員職責的定義,能力的要求,是管理規范中必須定義的內容。這一部分,甚至高于“流程規范”。
績效指標:如何評價項目,如何考核成員,往往是項目成員的原始動力。項目績效指標需要在定義指標的同時,定義如何最終測量指標達成率,以及考核辦法。然而,因為測量方法不好定義,或最終利益不好分配,很多管理規范中避諱談績效考核這一塊,這也造成了項目過程中成員動力不足,推行困難。所以,完善的項目管理制度,必須包含項目績效指標的定義,測量方法和考核辦法。
企業在實施項目管理系統之前,首先要審視一下本企業的項目管理制度。如果以上方面有缺失,建議先完善項目管理制度,并貫穿實施一段時間,觀察效果,持續改進,直到制度能夠完全貫徹執行。如果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或貫徹不下去,想通過系統來代替制度,無異于緣木求魚。
三、PLM項目管理系統功能的實施
項目管理系統屬于工具層面,在規則制度得到貫徹的前提下,借助有效的項目管理系統,可以很好的記錄和匯總項目執行中的數據,方便項目過程的記錄和追蹤。并且,好的項目管理系統,還能實現一定程度的自動化工作,對于管理層和領導層監視項目執行情況,帶來很大便利。
一般而言,PLM項目管理系統會提供以下功能模塊:
3.1 計劃和進度管理
按照PMP的理論,“計劃”包含九個領域的計劃。但在實際執行中,計劃往往等同于“進度計劃”。對“進度計劃”的管理,也就是我們項目經理常說的“計劃管理”。現在的項目管理系統,計劃管理也常指進度計劃,是系統的核心功能。以下是某系統“計劃和進度”管理的核心過程。
圖2 某系統項目計劃和進度管理的過程
“計劃和進度管理”的核心是WBS。通過WBS,系統可以將人員、活動、交付物,以及報表聯系起來。實現計劃的在線制定、任務的自動分發、任務進度的收集,以及報表的自動生成。這一部分,與“項目管理規章制度”緊密配合,能夠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3.2 交付物管理
這部分是“產品數據管理”和“項目過程管理”的最佳結合點,也是很多企業進行項目管理系統選型時需要考慮的點。任務交付物與項目任務關聯,甚至交付物完成驅動任務完工,是一個很自然的邏輯。如果項目管理系統與數據管理系統為同一個系統的兩個模塊,則這兩部分一般會很自然的結合。但如果項目管理系統和數據管理系統是兩個分開的系統,則面臨著系統的集成,對于系統實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3.3 預算和實際費用管理
項目預算和實際費用的管理,是很多項目經理和財務關注的問題。這一部分功能,往往很難在一個系統中實現。原因很簡單:實際費用往往來源于ERP或財務系統,不太可能在項目管理系統中記錄。因此,對于預算和實際費用的管理,往往是在項目管理系統中進行項目預算管理,然后與ERP或財務系統集成,定期獲取實際費用信息,與預算值進行對比分析。
3.4 項目報表
項目報表是領導層和管理層最關注的功能。因此,有針對性的項目報表往往會極大提升系統的價值。然而不幸的是,項目報表的變化性很大,不同人可能關注不同的數據,因此,想窮盡所有的報表類型,往往不可能,并且代價太大。對于這種情況,建議分角色精選報表。針對不同角色,系統定義幾個其最關注的報表。其它類型報表,可以從系統導出數據,自行分析。幾類角色的典型報表包括:
公司領導:整個公司所有項目的分類展示、狀態展示、異常項目的分布情況;
部門領導:本部門參與項目的情況,部門員工項目參與情況;
項目經理:所負責項目的狀態和進度,項目任務狀態和進度;
員工:參與項目情況,所負責任務清單及狀態。
以上是建議的幾類報表,也可以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定義一些特殊報表。但要記住,不要試圖通過系統得到所有的報表。
3.5 項目問題管理,風險管理
項目管理系統一般會提供項目問題和風險管理。這部分功能主要需要考慮清楚項目問題和產品問題的區分。在產品數據的變更管理中,一般也會提供“問題管理”。這里主要指“產品問題”,產品問題觸發變更請求,變更請求引起數據變更。這兩個有重合的部分。我們一般可以定義:產品相關的問題,通過數據管理模塊處理。項目管理相關的問題(會引發項目范圍,周期,預算等變更的問題),通過項目管理的問題管理模塊進行管理。
四、變革的阻力
所有的變革都會遭遇阻力,只是阻力的大小不同而已。PLM項目管理實施中的相關人,典型分為以下幾類(圓圈大小代表人數多少):
圖3 項目管理系統相關方分析
領導層:領導往往對項目管理系統持支持態度。實際上,實施項目管理系統往往是領導推動的。因此,領導層往往是項目管理系統的支持方。并且,領導層擁有決策權,對項目管理系統有很多推動力。但領導層也面臨著來自廣大員工的壓力。
部門經理:部門經理對項目管理系統一般持反對看法。因為項目管理系統會一定程度上削弱部門經理對部門員工的權力。如果執行“項目制”或“強平衡矩陣”,則意味著項目經理可以直接為部門員工分配任務。對部門經理而言,項目管理系統若不能給他帶來部門管理方面的價值,他們多半會反對項目管理系統。
項目經理:項目經理對項目管理系統比較矛盾。一方面,他們希望借助項目管理系統分發和跟進任務,避免以往靠他們“嗓門大,關系好”的方式推項目。但另一方面,項目管理系統依賴細致準確的項目計劃,則又對項目經理提出了挑戰。所以,項目經理們對項目管理系統的需求,是希望系統能簡化項目計劃的過程,但又能借助系統跟進任務和收集信息,可謂“愛恨交織”。但總體而言,偏向于支持。
項目成員:廣大員工是項目管理系統的直接使用者,也是有力的反對方。因為對于員工,項目管理系統并不能直接為其帶來價值,反而需要他們反饋工時、交付物、填寫進度,增加“額外工作”。因此他們基本都是反對的。并且人數眾多,是項目管理推進的主要阻力。
基于上述的分析,建議在項目管理系統實施過程中,采用“滿足領導層,爭取中間層,方便基層”的策略。
對于管理層,要滿足其通過系統了解公司項目執行情況,資源使用情況的需求。通過系統報表功能,及時、準確地為管理層提供項目信息。
對于部門經理和項目經理,需要充分了解其對項目管理系統的需求,為其提供管理價值。同時也要簡化他們的操作,減少來自他們的阻力。
對于廣大的項目成員,實施的主要工作是盡量簡化系統操作復雜度,讓其在項目數據反饋上面所花的時間降到最低,減少他們的抵觸情緒。
當然,以上都是在系統層面的努力。我們還需要在管理方面予以配合,尤其在推廣初期,需要借助統計、通報,甚至一定的獎勵懲罰措施,保證系統一開始能推動起來。
五、總結
總之,項目管理系統是隨著PLM數據管理的成熟,項目管理方法的普及,以及企業內部管理的壓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按照我們實施的經驗,項目管理系統實施的成功率,是由“項目管理制度完善度”、“系統功能支撐度”和“變革阻力”共同決定的,并不能通過單獨改善某一個因素達到理想的實施效果。企業在實施PLM項目管理前,先要審視本身項目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在PLM項目管理系統選型中,要審視系統功能的匹配性。二者可從借助分析模型進行分析(如圖4)。
圖4 項目管理系統實施的分析模型
另外,在實施和推廣的過程中,要想方設法減小變革阻力。建議采用“滿足領導層,爭取中間層,方便基層”的策略。并配合一定的獎勵懲罰措施,才能使PLM項目管理系統順利推行下去。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