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翻譯至:Solar Power Europe: EPC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V_2_0
1 簡介
1.1. 基本原理、目的和范圍
太陽能光伏是一個成熟的產業。它在全球的發展是驚人的,在過去的30年里每年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超過10%(見圖1)。
這是由于該技術產生的能源成本同樣顯著降低(見圖2)。持續降低成本對于保持與其他能源技術的競爭力至關重要。本指南旨在進一步降低成本。
光伏發電成本是由資本支出、運營成本、財務及光伏系統能量產出組成的函數。市場上競爭殘酷,競爭以成本為先。這可能并不理想。這一做法也許并非上上之策。質量保證是這些要素之間的紐帶,因為節省資本支出可能拉高運營成本或降低能源產出。在這些準則背后,一個基本想法是最大限度減少與這種孤立的優化方法帶來的風險。
光伏資產必須具有成本效益,這樣才能確保技術被廣泛接受。同時,它們又必須實現預期績效,以吸引投資者的目光。為了將這兩者聯系起來,整個行業采用了不同的質量保證策略。本指南詳細說明了資產保值所必需的要素,并指明了可選的和推薦的補充內容,以支持各類方法得以采用。
該指南系統地介紹了光伏發電的工程、采購和施工 ( 工程總承包 ) 階段。我們認為質量是整個流程的基礎,并且通常在流程中越早引入質量,整個系統構建以及運營和維護 ( 運維 ) 成本就越低。有關質量如何支撐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生命周期的更多信息,請參閱歐洲光伏產業協會的生命周期質量最佳實踐指南的第4.4節質量管理(可從 www.solarpowereurope.org 獲取)。
在本指南中,我們詳述了“E”、“P”和“C”階段之間的聯系,以及開發和工程總承包、工程總承包和運維階段之間的環節,以盡量減少移交問題。質量保證一般通過執行標準來實現。附錄A中列出了詳細清單。本指南并非要取代其中任何一種方法,而是要支持這些方法的應用,并指出一些相關用途。
1.2 如何從本文檔中受益
本指南包括成功提供專業工程總承包服務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盡管指南不是針對個別利益相關者量身定制,但指南的目的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相似的——了解強制性要求和高質量工程總承包服務的必要性,以及將建議納入服務包中,使工程總承包服務更為高效。任何直接相關的利益相關者(如上所述)都可以從這項工作中受益,在不降低標準的情況下根據他們的需要進行調整,同時知道該要求什么、提供什么或期望什么。該指南對任何參與評估或從事資產風險最小化的行業人士特別有用。雖然重點是歐洲,但大多數內容可以在世界其他地區使用。本指南所述要求適用于其他地區,無需更改,且對于具有獨特特性的其他地區,可輕松地進行附加要求或修改。
根據歐洲光伏產業協會的其他最佳實踐指南,本報告的價值主張是其以行業為主導的性質,收集了工程總承包、AM、運維服務提供、公用事業、制造商領域的知名和領先公司的知識和經驗、數字解決方案提供商和保險提供商。當前第二版的范圍包括公用規模部分,更具體地說,超過1 MW以上的系統。該指南基于全球運營公司(以歐洲為重點)的經驗,確定了可在全球適用的高級要求。本指南未包括諸如法律要求等具體國家因素,因此,如要在特定國家使用本指南,應單獨考慮這些特定因素。
其內容涵蓋技術和非技術要求,并在可能的情況下將其分為以下幾類:
- 最低要求:低于這一要求時,工程總承包服務被認為是低劣或不可靠的,并構成專業和可擔保服務提供者的最低質量門檻。
- 最佳實踐:即被認為是最先進的方法,通過技術和財務方面的平衡獲得最佳結果。
- 建議:可以提升服務質量的建議,但建議的實施取決于資產所有者的考量,如可用的預算。
為區分這三類,如“應該”等動詞表示最低要求,除非另有規定,如“應該,作為最佳做法”或“作為建議”。
2 從準備建造到COD的風險管理
本章以歐洲光伏產業協會的生命周期質量指南第4章“生命周期項目管理基礎”為基礎,制定了識別和降低風險的技術。雖然風險存在于項目生命周期的所有階段,但必須在項目開發階段對其進行映射和緩解,以降低其發生的可能性和進一步影響的權重。對于風險的大小和可能性,往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為了更好地理解資產所有者的風險視角,請查閱歐洲光伏產業協會的資產管理最佳實踐指南(2.0版)。
2.1. 風險的量化
技術項目中風險分析的典型方法是應用經典的失效模式和影響分析 (FMEA),其中可以通過風險優先級編號(RPN)對屬于某個階段和組件的各種風險進行優先級排序。在FMEA中,每個已識別的風險通常根據其嚴重性(S)、發生率(O)和可檢測性(D)進行評估;用數字對每個評估參數進行評分。通常,RPN用以下公式將這三個因數相乘獲得:
風險優先級編號(RPN)因素:RPN = SRPN x ORPN x DRPN
技術風險是指光伏組件、逆變器和其他工程和電氣組成元件,以及系統、能源預測和安裝所產生的風險。部分風險僅限于開發的特定階段,例如施工風險,而另一些風險則貫穿從規劃到運營的整個周期,例如違約風險。有關使用FMEA量化技術風險的更多信息,請參閱www.solarbankability.org 上的光伏融資性項目。
緩解措施的成本需要包含在成本效益分析中,該分析必須考慮到參與光伏項目的利益相關者的期望。.緩解措施必須沿著光伏價值鏈確定,并將其分配給各種技術風險。
- 設計階段的典型緩解措施與組件選擇有聯系(例如,標準化產品、具有已知跟蹤記錄的產品)、
- 運維友好型設計(例如,站點的可訪問性、國家級監測系統的藝術設計)、
- LCOE優化設計(例如,追蹤器與固定傾斜、中央與串式逆變器、光伏資源數據的質量檢查)。
- 運輸和安裝期間的緩解與供應商鏈管理(例如,組織良好的物流、運輸期間的質量保證)、
- 質量保證(例如,預先規定驗收程序)、并網(例如,電網代碼知識)相關聯。
這些緩解措施對總體能源產量的不確定性產生積極影響,提高初始能源產量,并降低運營階段的運維成本。
為了更好地理解哪個利益相關方負責緩解風險,還有必要考慮風險的歸屬。適當的規劃、監督和質量保證行動在光伏項目的所有階段都是至關重要的,以最大程度減少損壞和斷電的風險,優化保證條款的使用,以及光伏電站的整體性能。.在實踐中,很有必要了解緩解措施中的綜合效應,以便能夠計算其影響并評估其有效性。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包括各種緩解措施的組合,并根據市場細分和工廠類型制定最佳策略。
需要特別注意與健康、安全、安保和環境 (HSSE)問題相關的技術風險。有些HSSE風險與任何性能損失無關,但必須加以處理以減少可能的危害(導致電氣故障、火災等的風險)。
2.2. 金融風險因素和融資風險
光伏發電站項目擱淺通常是由于股權方面受到重大損害造成。這是因為,在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開發和工程總承包階段的風險是最高的。金融風險涉及市場、建模、信貸、流動性、運營和其他風險(如聲譽、法律、IT等)。在許多項目中,融資模式本身就已構成一項先天性風險,特別是在樂觀假設下,沒有考慮具有關鍵影響因素的足夠敏感的場景。
對于融資風險評估的有關工程總承包部分,了解(但不限于)以下風險是很有必要的:市場風險(特別是從工程/設計到商業運營日期(COD)的價格和貨幣波動)和現金相關交易風險,例如,如何有效地保證預付款不受未來交付的影響。
緩解風險措施的例子包括由國際認可的金融機構和代管賬戶支持的履約債券。融資風險分析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項目各方的償付能力及其各自的商業習慣。特別是當涉及到與新業務合作伙伴的首次互動時,業務習慣,包括他們的價值觀,可以對項目的財務穩定性產生重大影響。
通過幾種背景調查可以幫助揭示新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如第三方推薦和財務健康(信用)檢查。融資風險的一個重要考慮點是可融資性。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銀行有不同的標準來評估一個項目及其潛在風險。從工程總承包的角度來看,有兩點因素至關重要:首先,確保你自己的銀行接受你商業伙伴銀行發行的任何債券。其次,另外重要一點是,了解貸款銀行對光伏發電站買方的技術要求(通常只有長期要求)并遵守這些要求。
2.3. 國家和監管風險因素
國別風險是指在某一國家投資或借貸的風險。例如,貨幣管制、貶值或監管變化等金融因素,或大規模騷亂、內戰和其他潛在事件等穩定因素都會導致公司的經營風險上升。該術語有時也被稱為政治風險。經合組織、標普、穆迪、惠譽、世界銀行和其他機構。經合組織、標普、穆迪、惠譽、世界銀行和其他機構。
在軟性方面,一個國家所處的文化背景也會提供一些重要信息,而這些信息通常不會在國別風險分類中呈現。例如,在許多國家,承認未能完成任務可能不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文化行為。
對于工程總承包服務提供商而言,直接影響項目的主要有形國家風險來自清關、當地法規、當地法律(包括勞動法)及其執行的有效性(包括當工程總承包合同受制于不同國家法律時)、當地內容要求、當地現場條件、貨幣風險(特別是貨幣貿易限制)、商業習慣(包括賄賂)和政局穩定(包括暴力)。為了評估面臨賄賂的風險,人們可以在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上查詢國家特定的腐敗指數。它通常也反映在上述國家的風險分類方案中。
2.4. 合同風險因素
通常情況下,合同不能涵蓋整個項目,或者規定不夠明確,因此存在巨大的解釋風險。為防止施工期間出現意外風險和爭議,國際承包商應密切關注當地項目特點和合同慣例。有關此主題的詳細信息,請參閱第12.2節的合同風險分配。有關在簽署方之間平均分配風險的現成運維合同模板,請參考開放式光伏合同 (可在https://opensolarcontracts.org/獲?。?。
2.5. 技術風險因素
與工程總承包相關的主要技術風險與正確使用關鍵組成元件有關。關鍵組成元件是指至少以最低可接受標準安全運行光伏系統所需的基本組成元件。根據這個定義,光伏系統的關鍵組成元件是:
? 組件
? 逆變器
? 安裝結構
? 布線——包括連接器
? 變壓器
一般來說,國際和地方標準和規范,如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可作為支持性文件,以實現最低限度的技術風險分析。但是,工程總承包項目中還涉及其他技術風險方面,這些方面并未包含在此類標準中。
雖然建議將關鍵組成元件試驗作為質量審查 (QR) 的一部分,但更關鍵的是,要使用最先進的技術正確安裝這些組成元件,用于建設高性能發電站。研究表明,工廠績效低下最有可能是系統性問題。
2.6. 其他風險因素
在工程總承包項目中有影響作用但尚未解決的其他風險因素可能包括:
? 組成元件的可用性
? 運輸、運輸損壞
? 延誤,如遲裝運
? 當地認證、進口條例
? 進口稅
2.7. 結論和建議
總之,即使質量管理中的前期成本可能會使光伏系統成本增加約2%,但如執行得當,質量管理從長遠來看是有回報的,包括適當的合格評定,尤其是在光伏項目的工程總承包階段(或啟動階段)。
在該領域,不良資產的例子不勝枚舉,其中一些甚至代表安全隱患。該賬單雖然從表面上看,受益于初始階段的節約,但從長遠來看,可能會導致因采取采取糾正措施的而產生嚴重的計劃外成本;參見圖4-4中概述的案例研究。雖然這還不是最壞的情況,但5年的運行直到發生故障,還不到系統周期的20%,而且在第五年和第六年,損壞導致了約38%的額外的、計劃外的投資。
適當的質量和風險管理應在任何光伏發電站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占有一席之地。對光伏發電站進行檢查和定期評級始終是對系統健康、性能良好的確認——因此及早標明早期要采取的糾正措施也是很重要的。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