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些同學,都說,橡膠怎么能漲這么多?他的基本面,現貨面都不好的,國外疫情加重,汽車需求不好,輪胎也沒多生產,另外,怎么就上去了呢?
這里,談下,我的一直以來的交易觀點,我如何看待這些品種的基本面,以及,當技術面和基本面矛盾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入場?
這里大家看下下面這張圖,15年的螺紋鋼這種位置,在2016年底部起來后,我做多了2波螺紋鋼。
看圖中,當時在螺紋鋼最底部的1570這種位置,他的這種位置比較低,很多人當時都覺得它不會漲,因為當時新聞,包括螺紋鋼基本面,都是說產能過剩,沒個幾年消耗不完!!和現在的橡膠消息一個樣。
但是當時,卻突然出了一個政策,說國家推出一個供給側改革,其實說到現在我也不明白這個供給側改革到底搞什么,這是心里話,等過了兩年我才明白。通俗的理解,就是防止國有企業虧損,國家要采購買進去,把他價格推起來,不要讓大家去虧錢,這是我的理解,扶持國有企業。不然這些大鋼廠都虧大了,長期下去,影響民生。至于小企業,優勝劣汰,無形當中會把價格給你推上去,這是一種規律。
特別是我那一年做了螺紋之后,我就明白一個道理,也是我的一個切身的心得,大家不要被基本面嚇倒,也不要被它困擾。還是我的一個觀點,越是基本面最差的時候越是底部,一定要記住這一點。
我們經歷過太多的行情,會發現,都是行情走出來半山腰了,大家才發現,哦,原來機會來了,我要不要下單。其實它底部早就出現信號給你了,大家都在猶豫,事后一看的話大家說,哎呀,早知道我提前入場了。所以我建議大家用心地去看看過去所有品種的歷史圖,低位高位,你就發現其實就是這么簡單一回事,沒那么復雜,把大方向格局看明白了。
這里我再做一個總結,當技術面跟基本面,2選1的時候我們怎么辦?如上面的圖片中,我提3個建議:
第1,我的實戰案例,我建議大家以各自的技術信號系統為主,基本面只是作為一種輔助參考。我從來不會把基本面當作入場信號,包括我現在去做,經常去做一些現貨調研也是一樣,我不會把調研作為我的一個入場依據。
說實際一點,基本面的東西有些虛,在圖形上,你找不到支撐點,你也找不到賣出點。你說現貨很差,那什么時候會好起來呢?到底是走出來了一大截了你才覺得好了,還是在哪里?所以這個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但是,完全不看基本面也不行,我是會把它當作輔助,技術面為主。那這樣子,大不了我試錯1,2次。錯了,我就止損。但是有個前提,我的止損一定是固定好的,千萬不要用技術面來入場,然后用基本面來止損,搞著搞著就是大虧。這個虧,我以前都吃過。
第2,說下物極必反的原理,剛剛也講了,就是說看淡基本面,大家不用去太計較這個基本面。在行情絕對的高位,跟絕對的低位的時候你一定要明白,第一,低了就會漲,高了就會跌,這個是一種規律。而不是人為能改變的,包括我現在回過頭去看螺紋鋼跌了,我說國家為什么會出手去救呢?我們先拋開這些不說,雖然說很意外,但其實就是它價格運行當中的必然,今天假設螺紋鋼跌到1500沒有國家去救,也會有其他的原因出來,也會有美國要采購你等等很多的因素出來。這個我們都不用去疑惑,“哎呀,為什么會這樣?”
我認為,這個也是我的觀點,往往是價格會導致一些事件的發生或者新聞的發生,而不是新聞的發生導致價格的發生,這是我對價格的一個邏輯認知。如果你能理解進去,我相信可能會有一定的幫助,這也是為什么我去做趨勢的時候,心里總是挺開心的。有時候價格越低我越開心,越高我也越開心。我最糾結的就是他在中間段,因為這個時候蠻難的,到底是做漲還是做跌,是不是?必須要選個方向出來。
第3,關于一個資金管理的重要性。包括我,這個無論是做技術面還是基本面,資金管理永遠是第1位,就是風險控制。包括我在2015年螺紋鋼,我做多,連續錯了3次,最后,在2016年,我做多單把它賺了回來。所以說還是一個點,本金還是最重要。只要本金損失不大,哪怕你等7個月6個月,后面都有翻本的機會。怕的就是說你本金一開始在那里瞎做虧了很多,止損無限大。到最后的時候,真正大行情,信號來了,你就不敢下單了,百分百是不敢下單的,因為你虧了很多。
這個我希望大家用心去理解一下,另外,我們說橡膠的基本面如此,帶來的走勢是這樣。這個是好事,因為,行情都是不斷地在重復,行情是人在做,人性不變。其實,是給我們做了個好的提前預判標準。未來,處于歷史低位,基本面又差的品種,有哪些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