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是黨組織領導下的基層治理單元,也是基層黨建作用發揮得有效載體。山陰縣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從小處著眼、末端發力,全力構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制度化推進、常態化開展的基層治理標準體系,實現“基層大小事一網覆蓋、群眾急難事及時響應、最后一公里暢通直達”的治理新格局。
在山陰縣惠豐社區的便民服務中心,來這里辦事的群眾只需通過社區的網格劃分平面圖,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找到自己所在網格區域的網格員來辦理相應的業務,大大縮短了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
辦事群眾 高華:我們這次從外地回來,過來辦理登記承諾書,一兩分鐘就辦完了,特別方便,特別快捷。
山陰縣惠豐社區有常住人口5800多人,按照“全科網格”的規定標準,社區被劃分成6個大網格和104個微網格。網格員通過“線下日常巡查” “線上微信群互動”,建立24小時應答機制,精準作用于各家各戶。惠豐社區的熙寶家園小區曾經是一個典型的“問題”小區,物業只收費不辦事,間斷性停水、停電長達三年之久,導致居民無法正常生活。全科網格實施以來,網格員積極協調,全力化解物業與業主之間的矛盾,如今的小區管理規范有序、鄰里關系和諧融洽。
山陰縣熙寶家園小區居民 葉觀勝:在社區網格員的幫助和支持下,我們現在成立了業主委員會,居民自管,現在我們小區基本上有電、有水、有電梯,居民實現了正常的生活,非常美滿。
如今在山陰,“網格化治理”已經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神兵利器”。山陰縣北周莊鎮將“微網格”建設作為推動實現基層治理的關鍵環節,通過凝聚“微力量”,實現基層治理能力“大提升”。
山陰縣北周莊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 樊慧敏:將鎮轄區以村為單位劃分為5個片區、18個基礎網格、175個微網格,將區域內所有單位、企業、道路、房屋、設施、農田、山林、流域等都納入了網格管理,做到了邊界無縫隙、空間全覆蓋。
通過打造“全要素”網格,北周莊鎮將日常宣傳、隱患排查、疫情防控、鄰里糾紛等鄉村工作化為N類元素,納入網格治理體系,推行一網統籌、一網通辦,形成縱橫交織立體脈絡,讓問題解決在一線。
山陰縣北周莊鎮北周莊村村民 張生利:大事小事我們都找網格員,老年人去不了,網格員上門代辦,他們真是我們的貼心人。
目前,山陰縣共有專兼職網格員282名,197個村網格、85個社區網格和126個專屬網格,并且全部設立了黨支部,下設黨小組519個,實現了“網格延伸到哪里,黨的組織就覆蓋到哪里”,形成了“黨建引領、多網融合、全域治理”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小網格”也托起了“大平安”,今年以來,山陰縣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3%,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1%,社會治安狀況持續好轉,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山陰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 主任 苗蔚:研究制定了五級網格體制管理辦法和黨員網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等,形成了網格化服務管理與基層黨建深度融合、平安建設與基層黨建互促互進的強大合力,為基層網格治理工作打造了山陰樣板。
來源:這里是朔州
編輯:麻世杰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