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找工作不容易,最常碰見的情況是投了簡歷已讀不回,有機會進入面試階段那也算是千恩萬幸了。
這時候大家最怕的情況可能就是HR突然讓先自我介紹一下,而你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該說什么,從哪說起,甚至開始結巴。
面試還沒結束你就知道完蛋了,“我這說的啥呀!”
然而這就是現實,你永遠不會有第二次給人留下第一印象的機會。
通常,面試官會在面試的前三分鐘內做出決定。
那如何在面試中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呢?
今天我不從求職者的角度,而是從面試官的角度,從老板的角度同大家分享,對于“請你自我介紹一下”這個問題,該怎么進行更好的回答。
我的一位專業HR朋友告訴我,他面試過成百上千的候選者,都數不清有多少人在面對這個問題時表現不如人意,但其中又有不少人的回答讓他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我不講純理論的東西,而打算用一些例子和對這個問題的最佳回答給你總結一套最佳話術,看完這篇文章,你絕對能知道自我介紹時該說什么且如何說了。
我還會給你一個小模板,這樣下次面試的時候,你可以結合自身經歷套用。
我先糾正兩個認知吧。
一:一般大家聽到要自我介紹時,可能會想,“我把我家底都告訴你。” 然后二十分鐘過去了,還沒開始說任何重要的有價值的東西。其實,當HR讓你自我介紹時,他們并不是在問你整個人生故事,他們想了解的不是你喜歡唱歌、跳舞、打籃球、也不是你的家庭背景或者你的寵物名字。
他們是想問你能為公司、為工作帶來什么。
所以從現在開始,以后你再聽到“自我介紹一下吧”這句話時,腦海里可以自動翻譯成“你能給公司帶來什么價值?能為公司解決什么問題?”
二:做你自己,但做最好的自己。 人們在這里犯的錯誤之一是他們覺得自我介紹嘛,放輕松,我平常咋樣現在就咋樣。
你想要表現真實的一面,不想演戲,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就那么實誠,啥都說。
我記得當我第一次坐在HR的對面時,我感覺有點跟約會似的。同樣是剛開始了解彼此,所以一定要展現最好的自己,盡量多展現自己的長處。
因此,當他們問你問題時,你說的所有東西都要想辦法與他們的工作內容聯系起來,想想對他們有什么好處。
我來舉個例子,假設張三正在應聘新媒體運營經理崗位,HR說,“請先自我介紹一下。”
張三是這么回答的,“嗯,我嗯,我,我,我算是在新媒體環境中長大的,嗯,我天天刷微博看抖音,這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所以我對它非常熟悉。”
“差不多三年前的時候,我覺摸著沒準我后半輩子就能靠這玩意過活了。所以我開始進入這個行業,跟誰誰誰合作過,和某某某打過交道。”
“嗯,然后,現在,你知道,最近我打算結婚,我的女朋友跟我說,想結婚得先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所以我就來應聘貴公司了,我想找的是一家有潛力的公司,有良好的發展機會的。你們公司地方離我的家也不遠,開車十分鐘就能到。"
看出問題了嗎?像這樣的回答,通篇都是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都是關于張三他自己,他需要啥啥啥。
這樣可不行。如果你是HR,當你問這個問題時得到這種答復,你是什么感覺,可以在評論區分享一下。
與其扯東扯西,漫無邊際地談論教育、工作背景和你想要什么,不如去談談你有什么價值,能給他們帶來什么好處。
我給你一個簡單的模板,可以把這個記下來。第一部分是已取得的成就,可以這么說:我一直是——。或者,我的背景是——。
還是拿新媒體運營經理來說,說到已取得的成就,在過去的三年里,我一直在做新媒體運營的工作,我專門幫助公司和企業家運營抖音號。僅在過去的三年里,我已經幫助了十多個不同行業的幾十個客戶。一般來說我能做到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里讓他們的粉絲數增長三到五倍,這是我所擅長且感興趣的。然后我也已經在推薦信上列出了一些與我合作過的客戶。
你看這種回答怎么樣,你在談論你的成就,但沒有吹牛。這更多是為了證明和展示你的技能,你的長處。這就是第一點,已取得的成就。
然后,第二部分是實力,話術是,"我的優勢是—— "或 "我的真正優勢是——",你填空就行了。
我真正的優勢是我可以真正了解你們的目標受眾喜歡什么,愿意分享哪些內容,我最擅長針對他們的喜好產出相應的高價值精品內容。
第三部分,適配。意思是你如何將你的背景與優勢適配到新的公司與工作機會中。
話術:我追求的是——。
我追求的是一家我可以為其增加價值的公司,我可以為其帶來正向發展,在這家公司我能夠加入一個強大的團隊。
你們公司是這樣的嗎?在最后,你問一個這樣的問題。
誰提出問題,誰就掌握了話語權。這時候,HR會說“是的,我們就是這樣的” 或者 “我們可能不是你要的那種公司”。
雖然你是在面試中,但這并不意味著你不需要推銷自己。
你可能想問,你這意思是不是想讓我把這模版背下來?
答案是:必須的呀。你肯定不能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面試。
并且,你還要把它寫下來,對著鏡子練習、排練,直到你爛熟于心。
當你說很多很多遍,重復很多很多遍,這樣你面試時的表達會非常自然,而不是驚慌失措,結結巴巴,不知道該說什么。
覺得我說的有用就關注我吧,以后我會發更多幫助你提升自己的有價值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