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一般由街道牽頭,以小區為單位,主要改造外墻、小區道路污水管等等。一般有項目承包商牽頭施工,周期大概在3~4個月之間。
這里有一個比較關鍵的角色是運營商。眾所周知,老舊小區往往因為歷史的原因,外墻上有很多運營商的線路,那么這次改造的一個目的就是讓這些線路上改下,消失在大眾視線。那么好,這里就會牽扯到方方面面的規劃、溝通和協同。譬如,有些群租戶,可能租的也不是很規范,改造后就是導致線路沒法拉;有些沿街商鋪,這里往往是三網設計的遺漏環節,改造后出現覆蓋盲點,而客戶又往往是在做生意的,影響比較惡劣;還有就是現場的施工,實際上道路開挖、外墻粉刷時就會導致運營商的線路中斷,而運營商卻是把重點放在割接環節,導致前期準備不足,引發一堆的客戶投訴。
所以,小區方面需要一個項目管理者,要有相應的制度,提前拍摸,協調介入,解決各個施工環節的問題,最終配合改造方完成老舊小區改造。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