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水記者王曉馨
事業興衰,關鍵在黨;管黨治黨,重在基層。
2022年,天水市各級黨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主動對標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和市第八次黨代會新部署、新要求,組織實施基層黨建全面提升工程,持之以恒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全市基層黨建工作質量持續提升。
突出政治引領 基層黨建責任體系健全完善
根深才能葉茂,本固才能枝榮。
我市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落實全面從嚴管黨治黨要求,不斷完善職責清晰、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基層黨建工作責任體系,確保牽引有力、運轉有序。
市委常委會會議、黨建領導小組會議先后12次研究部署基層黨建工作,市級黨員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帶頭聯系黨支部、包抓集體經濟薄弱村,帶動各級黨組織扛牢主體責任,明確著力方向,細化措施任務,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工作局面。
信仰的旗幟高高飄揚,思想的光芒熠熠生輝。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持續鞏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市、縣舉辦各類現場教學班次145期,培訓3.2萬人次。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后,引導各級黨組織抓好集體學習,創新載體方式,開展板凳課堂、“送學上門”等宣講2100場次,通過新媒體平臺開展遠程培訓,受眾達56萬人次,持續掀起學習宣傳熱潮。
一次次洗滌心靈的深入學習,一次次觸及靈魂的自我剖析、一個個立說立行的生動實踐……各級黨員干部真學、真查、真改、真干,經歷“熔爐淬火”,祛除了“雜質”,“提純”了思想,錘煉了黨性,凝聚了共識,匯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聚焦強基固本 全面筑牢鄉村振興組織保障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鄉村振興各項政策,最終要靠農村基層黨組織來推動落實。我市緊緊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強化縣級黨委抓鄉促村責任,持續建強農村基層戰斗堡壘。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武山縣四門鎮上灣村的群眾對此深有體會。
寬敞平坦的村組道路通往每家每戶,產業園里稻穗飄香、產業興旺,村民收入逐年攀升……從昔日的村莊破舊、經濟落后實現華麗“轉身”,上灣村蘊藏著在黨建引領下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幸福密碼”。
秦安縣劉坪鎮依托資源稟賦,以“桃花小鎮”品牌為依托,全力創建“中國美麗田園”——劉坪萬畝桃園國家3A級旅游景區,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強“自我造血”功能的同時,也讓村民搭上了致富順風車。
今昔對比,秦安縣劉坪鎮黨委副書記李生平有一個深刻的感觸:堅強有力的黨組織是推進鄉村振興、農村發展的“主引擎”。
劉坪鎮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打造過硬黨支部的重中之重,推廣實施“黨支部+合作社”機制,探索出一條盤活資源資產、發展產業項目、特色經營促增收的新路徑。
如今,產業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跟進到哪里,在產業發展一線,在項目工地現場,都有一個個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黨員身影,實現了群眾致富,集體增收,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
“農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2022年,我市突出抓村級帶頭人隊伍建設,結合鄉村換屆“回頭看”,調整優化村班子228個、村干部461名;鼓勵支持124名村干部學歷深造,2491名大學生村文書作用發揮更加充分,成為村“兩委”班子的鮮活力量,村級帶頭人隊伍結構持續優化。
堅持精準施策 基層戰斗堡壘堅強有力
城市社區、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兩新組織”……每一個領域的黨建工作都有自己的鮮明特色,需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
麥積區北道埠街道地處老城區,曾經一段時間,轄區“三無”小區較多,由于無物業、無主管單位、無人防物防設施,一些小區垃圾亂堆亂放、出入車輛無人管理。為了徹底改變這種面貌,街道黨工委積極召開“大工委”會議,動員轄區單位、社區干部、黨員志愿者和小區熱心群眾各方面力量,對“三無”小區進行綜合整治,有效解決了“三無”小區無人管的狀態,得到了居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2022年,我市將全市123個社區劃分為1265個網格單元,全覆蓋建立網格黨組織,選聘專兼職網格員2688名,推動黨建、綜治、信訪、衛生健康等多網合一、互聯互通。按照每萬城鎮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的配備標準,新選聘專職社區工作者114人,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用得到更好發揮。
在機關,制定《關于破解“兩張皮”問題推動市直機關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具體措施》,部署開展“雙培雙融雙提升”“三進三幫三助力”等活動,組織開展志愿服務8250余場次,培育了“公務車內黨旗飄”等一批機關黨建特色品牌,黨建與中心工作實現更深融合、更多互動。
在國企,修訂完善《市屬國有企業重大決策事項清單指引》,明確企業黨組織決定決策事項25項、前置研究討論事項46項。指導41戶市屬企業將黨建工作寫入公司章程,在車間班組、生產一線建立黨組織95個,黨支部書記和車間負責人“一肩挑”比例超過97%。
在事業單位,認真落實公立醫院、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院長(校長)負責制,6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4所駐市高校健全完善議事決策制度和協調運行機制,確保黨組織的領導作用發揮,79所中小學校黨組織實現書記、校長分設,保障了黨建工作與事業發展同步推進。
如何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切實把各方面的力量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為了破解難題,我市建立常態化排摸、動態化組建、長效化督導機制,清理“僵尸”企業、“空殼”社會組織600多家,市、縣分級組建交通運輸、物業服務、快遞物流、律師事務等行業黨委,成立“兩新”領域黨支部108個,選派黨建指導員1045名,全市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分別提高至90%以上,黨的工作實現全覆蓋。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新征程上,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關于基層黨建工作的部署要求,繼續實施全市基層黨建全面提升工程,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