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辦一所有質量的新樣態學校”為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加強常規管理,大興教研之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突出學校教學特色,更好的為XX學校未來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工作目標
(一)夯實并細化教學常規管理——備、教、批、測等教學工作的環節,尤其是集體備課環節,提高教師鉆研教材的意識和備課的實用性。落實我校“三導五定七環節”校本教研模式。
(二)夯實并細化教、科研工作,尤其要改變教與學的方式,設立各學科雙周教研日,每周集體備課制,認真參加各級各類的研修、培訓活動。各教研組要有教研計劃、教研活動安排、研內容、主持人、及教研活動記錄。
(三) 全面深入課堂,教務處每天不定時進行巡課,及時掌握教師及學生的上課和學習狀態,全面深入課堂,加強七年級課堂教學的監控與管理。
(四)加強七年級學科的銜接和各班級均衡發展的管理。根據上學期教學中學生兩級分化的情況,各學科教師要拿出有效方法,縮減學生間差距。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五)有效落實雙減”,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力爭做“輕負高效”的教師。每周做好作業布置記錄。每月教務處檢查。
(六)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加大培訓力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教師基本功訓練和崗位練兵。
三、重點工作及措施
(一)規范管理、常規先行。
采取“三查、兩看、一分析”的管理措施,即查教案、查備課、查批改作業;看課堂教學效果、看學生學習情況;分析質量監測成績。落實“推門聽課”管理制度,實施“兩不一直”管理機制,即:不通知、不打招呼,直插課堂。有效開展教學“四個一”活動,即:每周一次組內集體教研、每周一次組內集體備課、每周一次教學工作小結和反思、每周一次組內經驗交流。以此來規范我校教學工作,確保教學工作扎實落地。
(二)有效教學、突顯特色。
為確保我校課堂教學取得實效,并突顯我校辦學特色,本學期集體備課要遵循我校“一課三備”集體備課模式(即:個人備課形成初案——集體討論形成共案——整理重組形成定案)精心設計導學案”,從課前導學(預習案)、課上導學(探究案)、課后導學(鞏固案)三個方面高效精煉備課、上課、復習流程;提高課堂駕馭的能力,讓課堂提質增效。
(三)加強學科教學的階段性的質量監測與分析。
各學科教師要認真對待每次的質量監測工作,試題要精挑細選,確保監測質量,真正有效發揮監測的評價功能。每次監測要及時進行質量分析與總結,為下段的教學提供經驗和改進措施。總結經驗,改善不足,促進提高。
(四) 深入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以教研促教學,以教研提質量。“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示范引領和傳、幫、帶作用,崗位大練兵展示活動,通過聽課、評課、集體教研等形式,資源共享、捆綁發展、合作共贏。本學期各教研組要繼續組織多樣的有針對性的教研活動。切實達到教學質量提升的目的。
四、教師及教研組主要工作
(一)學——教師要積極參加教導處、教研組組織的業務學習,保證一周一次學習的質量。教研組長要認真做好規劃和準備工作,扎實有效地保證活動時間和活動內容。教研組長要計劃好教研主題研討活動,切實有效地解決教師的困惑和實際教學問題。教師要自主學習研究高效課堂教學等教育教改理論文章。
(二)聽——教師要每周至少聽課一節次,積極鼓勵教師跨學科,互相聽課,相互交流,認真完成一定數量的評課,并做好聽課議課評課工作。學校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得少于40節,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得少于30節,聽課要有記錄,有評課內容。
(三)講——本學期教研活動月初步定在四月份。本次活動內容為青藍工程青年教師展示課。青年教師要講一堂高質量的公開課。學校組織全校教師觀摩學習,并對優質課進行評比。
(四)讀——每學期精讀:一本教育專著,提升認識。寫一篇讀書筆記,或讀書心得。
(五)思——每學期認真撰寫一篇有獨到見解的教學反思、案例分析、教學故事、教學感悟等。認真做好期中期末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每學期要求教師完成“五個一”即:每學期閱讀一本教學書籍;完成一篇優秀教學設計;撰寫一篇教學敘事;撰寫一篇教學論文;評一節優質課。學期末材料上交教務處。完成教師成長記錄冊。
加強對教研組活動常規管理和考評。教研組、備課組活動是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教師鉆研教材、課程標準,探求教法的主陣地,是培訓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有效途徑之一。教研組長要根據教導處工作計劃,制定好實實在在的活動計劃,保證每周的教研組活動落實有效,真正做到有計劃,有實施,有記錄,有考勤,有總結。每次活動要安排好活動內容、主講人、方式、時間、地點,并扎扎實實地開展活動。有詳實的活動記錄和照片。
集備組的集體備課要堅持我校三導五點七環節常規課堂教學模式基本框架。在教研活動中應做好相關活動內容的記載,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進而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率。
教務處積極支持鼓勵教師深入探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于教學,能夠較為熟練的應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備課等,逐步實現資源共享,利用智慧云平臺學習、備課下載或制作課件,做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結合研究的有心人。
打鐵還需自身硬,過硬的工作本領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保證,全體教師要在專業能力和教學基本功夫上下功夫,提高課堂執教水平。
五、工作時間安排
一年之計在于春,只有春天的耕耘才有秋天的收獲,在新的學期,讓我們攜手并進,合作互助,發揮團隊力量,滿懷信心迎接挑戰,滿腔熱情投入工作,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我校的發展而努力工作。
《學校2023年各項工作計劃匯編》(最新版)共計14個方面138篇最新款工作計劃,篇篇精彩!篇篇起舞!分別為“學校工作計劃(23篇)”“學校2023年工作謀劃(23篇)”“黨建工作計劃(13篇)”“師德建設計劃(5篇)”“德育工作計劃(13篇)”“教學工作計劃(12篇)”“教科研工作計劃(8篇)”“ 教學質量提升計劃(6篇)”“ 校本培訓工作計劃(8篇)”“ 學校安全工作計劃(11篇)”“ 學校后勤工作計劃(5篇)”“ 學校體育工作計劃(5篇)”“學校工會工作計劃(3篇)”“ 學校辦公室工作計劃(3篇)”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