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陸柯言
界面新聞編輯 |
4月20日,華為宣布已實現自主可控的MetaERP研發,并完成對舊ERP系統的替換。
為了表彰在此項目中做出重大貢獻的相關團隊和個人,華為在東莞溪流背坡村園區舉辦了“英雄強渡大渡河”MetaERP表彰會。據悉,用友、金蝶、武天喻軟件、奇安信、元年科技、中軟國際、軟通動力、賽義信息、漢得信息均在其合作伙伴之列。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是最關鍵、最重要的企業級IT應用。在過去20余年間,ERP作為華為企業經營最核心的系統,支撐了華為每年數千億產值的業務,以及全球170多個國家業務的經營。如果沒有舊有ERP系統,訂單需求、發貨、運輸等信息都要回歸到“農耕時代”。
國內大型企業或擁有跨國業務的公司,多數都采用SAP或甲骨文這兩大海外巨頭的ERP系統,華為過去也是如此。但在2019年5月16日,美國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后,華為遭供應商斷供停服。
為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華為最終決定啟動對舊有ERP系統替換,并開啟研發自主可控的MetaERP系統。
自研ERP是華為有史以來牽涉面最廣、復雜性最高的項目。三年間,華為投入數千人,與聯合產業伙伴和生態伙伴共同研發出了超大規模、基于云原生的MetaERP,并成功完成對舊有ERP系統的替換。
據介紹,華為MetaERP基于華為歐拉操作系統、GaussDB等根技術打造,實現了從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到應用系統軟件的全棧自主可控。
MetaERP的起名靈感源于Metadata元數據,強調在企業業務流程變化快、業態多的場景下,也能夠快速響應多變的業務管理需求。華為強調,這一命名與“元宇宙”并無聯系。
MetaERP是華為替代計劃的其中一環。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在今年2月的總結表彰會上表示,華為在被制裁的三年間,完成了硬件、軟件開發78款工具的替代,保障了研發作業的連續,其中包括芯片設計軟件EDA。
自研ERP之所以最為復雜,是因為這不僅僅是對數據庫、操作系統、開發語言等核心技術的考驗,更需要長期立足于企業實際業務場景來研發和迭代。SAP、甲骨文等巨頭在多年實踐經驗中形成了較高的行業壁壘,國內即使有用友、金蝶這樣的行業參與者,但在高端市場的份額仍然難以與之抗衡。
華為是舊有ERP系統全球使用體量最大的企業之一,對ERP的承載能力要求極高。根據華為公布的數據,MetaERP已經覆蓋了華為公司100%的業務場景和80%的業務量,經歷了月結、季結和年結的考驗,實現了零故障、零延時、零調賬。未來的挑戰是,從“能用”逐步邁向“易用”、“好用”。
“現在終于可以宣布,我們已經突破了封鎖,我們活了下來。”華為董事、質量與流程IT部總裁陶景文在表彰大會現場表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