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安創新社會治理系列報道①
這個學期,因為照顧患病父親休學兩年的小偉,獲得2萬元資助回到了大學校園;這個多雨的夏季,村里的排污線路和截污水池做了調整,耕地內澇問題得到了緩解;2022年以來,村里多了個黨建驛站,矛盾糾紛有了新的調解平臺……
“自從惠州市公安局警務督察支隊黨支部和我們村黨總支部‘結對共建’后,實實在在地幫我們解決了很多難題,鄉村治理更加和諧有效。”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汝湖鎮新光村黨總支部副書記嚴東源說。
嚴東源所說的“結對共建”,是惠州市公安局于2022年創新啟動的“全市公安機關堅持黨建引領開展結對共建推進一村(居)一警提檔升級”工作。2022年以來,惠州市公安局緊扣“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主題,持續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全市公安機關229個黨組織通過兼任基層黨組織副書記、機關警力定期下沉的形式,與全市13個重大項目、22個工業園區、11個臨深臨莞重點區域、180個重點村(居)進行結對共建,共謀工作,全面掌握基層治理的難點堵點和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同時結合各警種業務部門自身特點,制定計劃措施。
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政工科黨支部深入結對村居,到龍津村吳屋村小組一村民家中開展交通安全“進農村、進家庭”活動,現場向群眾講解交通安全常識、發放宣傳資料。
基層是國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各類矛盾問題復雜多樣。如何做到收集問題更全面、解決問題更及時?惠州公安的答案是:牢牢抓住基層黨建這個“牛鼻子”,不斷推進新時代基層黨建創新,通過黨建引領機制體制變革,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暢通“毛細血管”,激活“神經末梢”,進而為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趕工期,搶建設,追產能,中韓(惠州)產業園里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目前我們園區引進了86家企業,其中53家已經落地投產,產值達千億,是名副其實的千億園區、發展熱土。” 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黨委書記池水清向記者介紹。
作為起步區,這里工程建設多、流動人口多、矛盾糾紛多、安全隱患多,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警務室民警潘春濤和他的同事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棘手的難題。
“村警吹哨,部門報到。大家齊心協力,做到建設同步、服務同步、管理同步,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潘春濤干勁十足。
惠州市公安局重大項目專班深入中廣核太平嶺核電站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傳活動,為企業員工講解國家安全法律法規。
“村警吹哨,部門報到”是惠州公安探索建立的一套基層問題流轉處理機制。基層村居民警遇到“疑難雜癥”,可依托“村警平臺”,對接協調刑警、交警、治安等業務警種合力解決,惠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政委許先茂告訴記者。但公安一家的力量始終有限,在黨組織結對共建的實踐過程中,惠州市委組織部印發了《惠州市“百村共建、“一村(居)一警”結對共建基層問題交辦處理實施辦法(試行)》,公安機關依托鎮街、縣區委組織部、市委組織部三級力量,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解決結對村居的疑難問題,打造基層問題流轉解決的管理閉環,從而避免基層聲音上不去,基層問題原地打轉。
針對活躍的夜經濟,潼湖派出所、城管執法隊、園區黨群辦多家合力,為124家夜市流動攤販建立檔案,“一攤一檔”規范化管理;針對偷倒建筑垃圾等違法行為,多部門協同成立專案組,深挖徹查背后利益鏈條,斬草除根……
“結對共建,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得到很大提升,同時我們基層民警的聲音和力量也得到放大。能為老百姓解決更多的問題,我們干事創業更有動力。” 潘春濤表示。
黨建結對“接地氣”,共建活動“聚人氣”,警力下沉“提士氣”。惠州公安不斷推進新時代基層黨建創新,不僅使機關民警的黨性得到錘煉,服務意識和業務能力得到提升,同時也為派出所和廣大村警減負增效,進一步提振了基層警隊的士氣。“經過半年多來的積極探索實踐,惠州市縣兩級公安機關黨組織和基層黨組織緊密結對,搭建了共建平臺,初步實現了黨建與業務、機關資源與基層需求、維護平安穩定與護航經濟發展‘三個相融合’。”惠州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市局共建辦主任朱昆智表示,接下來,惠州公安機關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深化公安改革,在黨建引領結對共建工作上持續發力,推動一村(居)一警提質增效,在基層治理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通訊員:粵公宣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