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化工事業部為例
文/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化工事業部黨委
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召開以來,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化)化工事業部黨委聚焦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目標,強根鑄魂抓黨建,厚植優勢促發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為企業開創新局面打下了堅實基礎。面對未來發展,在落實黨的二十大新部署新要求中,如何在推動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和創新發展中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保障作用,對于黨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構建“融合·賦能·價值”型
黨建工作體系的重要意義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一路走來不斷發展壯大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企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不斷前進的根本保證。
構建“融合·賦能·價值”型黨建工作體系是承擔政治責任的題中之義。中國中化肩負著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的戰略使命,化工事業部作為中國中化直屬二級子公司承擔著補齊化工新材料短板的光榮任務。作為國資央企,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是我們的核心責任。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指南。探索建設“融合·賦能·價值”型黨建工作體系,是提升基層黨組織抓重大任務落實能力的重要方式。
構建“融合·賦能·價值”型黨建工作體系是將黨的獨特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現實需要。建強黨建工作是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提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存在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根到底在于開展黨建工作的系統性不夠。探索建設“融合·賦能·價值”型黨建工作體系,是全面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的有效途徑。
構建“融合·賦能·價值”型黨建工作體系是黨建創新發展的迫切需要。推動黨建創新發展,強調的是黨建工作在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創新發展中的貢獻率。開展黨的建設工作,不能僅僅關注自身是否取得好的效果,更要強調通過內在持續創新發展、良性高效運轉激勵和引領中心工作取得好的效益,需要有系統完善的黨建工作體系作為內在支撐。探索建設“融合·賦能·價值”型黨建工作體系,是推動黨建創新、賦能增效中心業務的探索與嘗試。
“融合·賦能·價值”型
黨建工作體系的內涵闡釋
“融合·賦能·價值”型黨建工作體系,以解決“組織設置分離”與“隊伍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為前提,以領導作用、績效目標、能力建設和監督考核為核心要素,構建完整的黨建與中心業務深度融合的過程(見圖1)。
融合發展是基礎。從物理學角度,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融合首要的是組織架構、人員配置與制度設計及管理方式的融合,即落實好“四個同步、四個對接”“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一肩挑”等要求,這是前提和基礎。從心理學角度,“融合”是指不同個體或不同群體在一定的碰撞或接觸之后,認知、情感或態度傾向融為一體。構建融合型黨建工作體系就是要形成一套融合管理方法,使各類組織具有更強的自適應力和凝聚力,從而有效發揮整體效能。
賦能增效是核心。對于企業而言,最根本的目標就是創造效益。賦能增效,關鍵要把握四個維度。領導作用。黨建工作體系有效運行的核心驅動力。績效目標。在績效目標設定上達成一致,尤其是在關鍵KPI指標設定上保持一致。能力建設。抓住“人”這個關鍵要素,關注人員成長和團隊協作。監督考核。以責任落實為主線,以監督考核為抓手打造管理閉環。
價值創造是根本。對黨建工作而言,“創造價值”首先是產生政治價值,就是要牢牢把握建設現代企業制度的根本方向,加強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的統一,確保黨的意圖貫穿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全過程,確保黨的各項決策部署得到堅決貫徹落實。其次是產生經濟價值。經濟價值創造是任何企業實體的首要目標。這就要求黨建工作要實實在在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助力管理生產效能提升、領航技術攻關、打造戰略好產品、確保安全穩定可持續發展。
構建“融合·賦能·價值”型
黨建工作體系的思路方法
“融合·賦能·價值”型黨建工作體系的提出旨在從企業實際出發,運用科學方法,創新性開展黨的建設,實現黨建工作價值最大化和效能最大化,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工作思路要清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對企業的全面領導,以提升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組織推動力、創新發展力、示范引領力和凝聚保障力為重點,構建“融合·賦能·價值”型黨建工作體系(見圖2)。
聚焦一個工作目標。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為科學決策賦能,為推進中心工作增勢,為重點戰略項目落地助力,為整合融合增添活力,為建設創新型化工新材料領先企業提供堅強保證。
遵循一個工作主線。圍繞改革創新發展建設,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融入中心、分級管理,重引領、提質量、強作用、促發展,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位、把黨的建設落到實處。
打造“五位一體”工作格局。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委職能部門協調配合、各級黨組織齊抓共管,以“治理、組織、責任、文化、監督”為核心的黨建工作新格局。
突出四項重點任務。黨建引領作用的發揮與實現、黨建管理目標的導入與轉化、黨建工作能力的建設與提升、黨建工作成效的考核與評估。
工作方法要科學。通過黨建與經營融合關鍵要素的識別、工作過程的設計、作用發揮機制的構建,搭建自身能夠內在持續創新發展和高效運轉的黨建工作體系。
在領導作用發揮與責任實踐上實現有效融合。黨建引領作用發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發揮黨的領導作用,緊緊牽住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建立落實流程完整閉環、動態迭代的黨建責任體系。二是積極踐行“有感領導”,認知黨建工作責任,主動關注和識別獲取所有黨建與業務活動需求與要求,形成目視化臺賬。
在需求整合與目標設定上實現有效融合。從年度經營任務、年度黨建重點任務“兩個維度”進入,完整捕獲需求,轉化為工作目標和要求,分解為一攬子黨建行動計劃。強化內部審核檢查,分析黨建工作和體系運行情況,提出不符合項和潛在不符合項,制定落實目標與計劃調整方案和糾正措施,做到目標管理和問題整改“雙歸零”,確保黨建工作與經營管理目標同向同行。
在賦能增效與價值創造上實現有效融合。黨建工作與經營管理體系運營機制、方法、載體要做到相契合,關鍵要抓好能力建設,建立健全規范化制度體系,構建標準化黨建工作流程,建強高素質專業化黨務干部隊伍。形成有效溝通與反饋,建立黨建與經營、黨組織與黨員職工的溝通反饋渠道。給員工更多價值體現,緊扣生產經營任務重點,搭平臺、建舞臺,使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現有效滲透。
在價值引導與指標管理上實現有效融合。評價黨建工作成效不能僅僅評價黨建工作自身成效,還須以發展成效、建設成效來檢驗黨建工作成效。在考核指標、考核方式、考核結果運用上,要統籌考慮黨建考核評價體系與各管理體系和評價標準的匹配協調,做好鏈接融合。
構建“融合·賦能·價值”型
黨建工作體系的具體實踐
化工事業部黨委從圍繞中心發揮價值的角度設計和延展工作思路,以形式靈活、機制高效、作用明顯、示范有力為目標設計融合載體。
以責任清單和目視化管理臺賬點亮黨建工作“指向燈”。首先落細落小形成責任清單。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為根據,制定《黨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任務清單》《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清單》《黨委領導班子“一崗雙責”清單》,把握學習、執行、部署、檢查四個關鍵環節,以建立需求清單和目視化臺賬形式,建立落實流程完整閉環、動態迭代的黨建責任體系。其次形成目視化管理臺賬。建立健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調查研究和聯系點制度,制定黨委領導班子《學習學時情況統計表》《落實雙重組織生活、開展聯系點和調研工作情況統計表》《民主生活會整改落實情況統計表》,按月或季度跟蹤落實情況,依托黨委會定期通報、提示提點,及時糾正偏差。
建起黨建管理目標導入與轉化“坐標系”。一是整合需求、設定目標。把滿足經營發展需求和助力經營目標實現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完整捕獲不同層級不同類別黨組織需求,制定年度黨建工作要點,分類形成黨委、業務板塊、職能部門黨組織年度黨建工作任務指標,分解形成月度黨建工作計劃,轉化為工作目標和工作要求。二是對照檢視、審核檢查。建立季度黨建工作例會和黨建工作月報機制,通過日常檢查、定期測評、設置展板、例會通報等方式,分析黨建工作和體系運行情況,提出不符合項和潛在不符合項。深入基層一線開展現場評審和黨建基礎工作專項督促檢查行動,確保黨的建設有質量、不走樣。
打出黨建能力建設與提升“組合拳”。一是從嚴把關關鍵流程和關鍵節點。以黨內各項重要規章制度為藍本,制定落實黨委、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從組織建設、組織生活、黨員管理、工作臺賬、活動陣地等六方面,定義基層黨建一級過程,建立層次明晰、結構合理、領域完備、銜接自洽的黨建管理領域制度程序文件。二是搭建黨建交流平臺和展示舞臺。按照“講清工作思路與工作舉措、講清工作載體和具體抓手、講清工作亮點和發展成效、講清問題短板和努力方向”模式,交流分享基層良好實踐;依托《紅色引擎》欄目,采用文字、圖示、列表、展板形式,全方位展示黨建工作開展情況,月月有交流、有計劃、有部署,建立起與基層黨組織、黨員職工的溝通反饋渠道。三是以黨建品牌項目化走出“成果之路”。聚焦經營發展實踐,策劃開展“攻堅克難、黨旗飄揚”“黨員身邊無違章無事故”“黨建共建,聚合力、促發展”等主題活動,通過創建黨員攻關隊、突擊隊、示范崗、責任區,助力科研創新、產品實現、項目建設、管理提升、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等。
以責任制考核評價鍛造“糾偏尺”。一是考核指標設定。以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級重要決議決定、經營管理重點任務、黨建規范管理和創新創效要求及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為藍本,提煉形成任務類、基礎類、激勵類和約束類指標,通過逐級分解、逐級細化,使考核評價內容和指標設置更加科學、更加全面和更具有針對性。二是考核方式設定。從主體責任、基礎管理和工作效果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將日常考核、年度考核與職工滿意度測評結合起來,全方位、多層級考核評價黨建工作績效。三是考核結果運用。突出黨建考核與經營考核“雙向進入”,黨建工作考核評價結果按照20%比重納入黨委單位和業務板塊組織績效考核,按照10%比重納入職能部門組織績效考核。同時,將經營業績情況作為重要指標納入黨建考核,真正把黨建考核與項目攻堅貢獻率掛起鉤來。
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化工事業部黨委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管用的黨建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推進了改革發展、促進了黨務干部整體素質提升。對照黨的二十大提出的黨的建設新要求,構建“融合·賦能·價值”型黨建工作體系仍然是一個持續深化的重要課題,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豐富和完善。
來源|《國企》雜志2023年4月號(下半月刊)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