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部署會。
沈陽所成立60周年升旗儀式。
赴江西瑞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
顧誦芬圖書館啟用儀式。
沈陽所、沈飛、南京機電黨委舉辦黨史學習教育讀書班。
沈陽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
航空工業沈陽所:
近年來,航空工業沈陽所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航空工業“1122”黨建工作體系要求,堅持“抓黨建、把方向、帶隊伍、揚正氣”工作思路,緊緊圍繞新時代航空工業發展戰略和“兩步走”戰略目標,突出實踐特色,持續強根固魂,探索形成具有軍工科研院所特色的領航型、融合型、卓越型、專業型、創新型、價值型“六型”黨建工作體系,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研究所高質量發展。
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著力打造領航型黨建工作,確保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作為新中國第一個飛機設計研究所,堅持黨的領導,完成黨和國家賦予的歷史使命,是沈陽所的光榮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沈陽所黨委牢記“國之大者”,突出政治領航、思想領航,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領導作用,確保研究所始終沿著正確方向行穩致遠。落實黨建工作進研究所章程要求,明確了所黨委在研究所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建立和完善黨委作用發揮機制,落實黨委會前置研究討論,完善黨委會議事規則、決策清單,明確所黨委和所領導班子的決策分工,定期召開黨委會研究型號研制、科技創新、國企改革等工作,結合實際制定針對性黨建工作措施,并納入年度黨委工作計劃,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研究所的發展優勢。
堅持服務科研工作不偏離,著力打造融合型黨建工作,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沈陽所黨委始終站在全力維護國防安全和引領航空武器裝備研制產業鏈快速發展的高度進行謀劃、推進,堅持服務科研不偏離。作為航空工業主機單位,沈陽所黨委堅持以堅決完成好科研型號任務作為研究所的最大政治任務,抓好型號研制全線黨的建設。制定《加強型號研制全線黨的建設工作方案》,從“政治引領”“戰略協同”“聯建共建”“型號廉潔”“型號文化”五方面豐富加強型號研制全線黨的建設工作內容和推進載體。聚焦重點科研型號,制定專項黨建工作方案,牽頭成立試制現場臨時黨組織、組建共產黨員突擊隊、開展勞動競賽和技術攻關,凝聚起用戶、主輔機單位各方攻堅力量,為關鍵任務的推進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持續推進“黨旗在科研一線高高飄揚”主題活動,廣泛開展共產黨員工程,創建黨員先鋒崗、責任區,深入實施“雙向培養”,推動黨建工作與研究所融合發展、黨建與業務“雙融雙促”、黨員與職工融合成長。
堅持建強基層黨組織不放松,著力打造卓越型黨建工作,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沈陽所黨委以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遵循,在建強卓越組織、錘煉卓越隊伍、培育卓越文化上下功夫。落實“四同步、四對接”要求,加強新組建單位、子公司等黨組織建設,確保“研究所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2017年以來,所黨委先后實施黨組織建設推進、鞏固、提升的“三步走”工程與黨員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向基本隊伍建設縱深發展。大力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5年來調整干部283人次,年齡結構進一步優化。“80后”干部占比近60%,技術帶頭人占比近40%。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一體推進“三不”機制體制落地,推動“兩個責任”貫通協同,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樹立監督執紀正確導向,營造風清氣正、實干擔當的成長氛圍。所黨委于2016年成立所黨校,累計開展黨性教育培訓班80余期,管理培訓班60余期,為飛機設計事業發展培養了一支理想信念堅定、管理語言統一、作風紀律過硬的干部人才隊伍。全面開展文化升級,深入挖掘建所60年來的文化積淀,牢記航空報國初心、航空強國使命,研究所“因戰機而生、為奮斗者圓夢、協同成就未來”的核心理念得到廣泛認可,成為全所黨員干部職工的行動指南。
堅持時代性、把握規律性,著力打造專業型黨建工作,全面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沈陽所黨委強化黨建工作專業化管理,加強黨建工作的計劃、組織、管控和評價,實現與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應用工程化管理思維,探索構建了“4A、3S”常態化黨建責任體系,實現了基層黨建工作的長效常態管理和科學化水平可持續性提升。以航空工業“1122”黨建工作體系指標為依據,系統構建基層黨組織星級量化考評模型,進一步明確了抓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路徑和方法。主動適應數字時代發展趨勢,推動“互聯網 黨建”建設。2017年以來,策劃了涵蓋10大業務模塊、46個工作單元的“黨建云”實施方案,以及能夠實現全業務線上流轉、全過程實時監控的“云 網 端”新一代黨建信息化系統。加大對黨支部書記培養力度,通過教育培訓、崗位鍛煉、交流任職等多種手段,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和黨支部班子,打造專業化黨務工作者隊伍。
堅持改革創新,探索新路徑,著力打造創新型黨建工作,不斷激發黨建工作活力。為積極探索落實“集團抓總、主機牽頭、體系保障”機制的新路徑,沈陽所黨委創新黨建工作方法,2017年起與沈飛公司、南京機電黨委共同謀劃,將結對共建從基層黨支部層面提升到黨委層面。三家黨委以“黨建共建、發展共贏”為主線,以“戰略共鳴、資源共享、隊伍共帶、任務共進、文化共創”為推進機制,探索形成了“黨建搭臺、業務唱戲、雙融雙促”的良好態勢和推進格局,在引領保障科研生產任務高效完成、促進航空產業鏈協同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扎實成效。為促進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水平全面提升,所黨委在總結督導工作規律的基礎上,引入目標管理理論、PDCA質量管控體系等現代管理工具,創新構建了“5P”黨務督導工作模式,促進基層黨組織工作持續循環提升。
堅持錨定價值坐標,著力打造價值型黨建工作,不斷生成奮楫揚帆的不竭動力。沈陽所黨委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實現高質量價值創造,不斷提升政治價值、人才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創造能力。始終堅持傳承紅色基因,60年來設計研發出殲8、殲11、殲15、四代機和無人機五大系列、40余個航空裝備重點型號,有力支撐了一流軍隊建設,捍衛了祖國的和平與安寧,持續創造政治價值。在長期工程實踐中,培養出一支以顧誦芬、管德、李明、李天、楊鳳田、孫聰、王向明7位院士為杰出代表的高素質航空科技人才隊伍,涌現出新中國首任飛機總設計師黃志千烈士、航空工業英模羅陽烈士等先進典型,對外輸送了1000余名高層次科研和管理人才,持續創造人才價值。深入落實航空工業文化建設規劃、先進文化力建設指導意見,積極探索研究所文化力生成路徑,大力開展建所60周年系列宣傳,研究所品牌形象不斷提升,持續創造文化價值。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飛鯊助學·圓夢航空”助學計劃支持“志在航空”的192名遼寧兒女實現大學夢、航空夢;航空科普志愿服務隊走進軍營和學校,走上網絡和云端,研究所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持續創造社會價值。
沈陽所黨委通過持續推進“六型”黨建工作體系,把準、把穩研究所發展方向,有效推動保障中心工作的順利完成,全所上下以奮斗和實干開啟跨越發展新篇章。沈陽所將繼續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指引,堅持“支撐一流軍隊建設是航空工業最大的政治”理念,錨定“成為世界一流的航空武器裝備研發機構”愿景,面向“十四五”持續貢獻“領先創新力”,努力成為航空工業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擔當航空產業鏈“鏈長”職責,在航空科技自立自強的征程中奮發有為、奮斗實干,以優異的航空裝備科研成果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航空工業沈陽所黨委供稿)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