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14:21
來源:中國網
鏈接已復制
字體:小大
8月30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相關情況。
(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田祖蔭介紹,到2027年,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特殊教育優質融合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學前教育階段,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力爭達到60%以上;義務教育階段,擴增一批新優質學校,優質學位供給大幅增加;高中教育階段,培育一批優質特色高中,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扎實推進,高中階段毛入學率持續提升;特殊教育方面,特教學校在20萬人口以上的縣基本實現全覆蓋,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保持在97%以上(2022年為96%)。
針對學前教育保障機制不健全、優質普惠性資源不足問題,《擴優提質行動》提出學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動。第一,首次明確公辦園公用經費標準,提出“各地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原則上應于2024年達到600元/年·人”。第二,要求優化普惠性資源結構,穩步增加公辦學位供給,積極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在城鎮新增人口集中地區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園。第三,加強民辦園收費監管,強化營利性民辦園收費調控,遏制過高收費。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