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隨著物質水平的持續提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也越來越高,也為我們基層治理效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
堅持黨建引領,延伸基層鏈條,推動基層治理。要做到讓居民不出樓門就能找到黨組織,不斷健全完善基層黨的組織體系、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完善健全“五位一體”(村(社區)黨組織、村(居)委會、村(社區)監委會、集體經濟組織、綜合服務站)協調聯動治理架構,村(社區)“兩委”組織動員群眾充分發揮村規民約約束激勵導向作用,將環境治理、移風易俗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結合實際,通過村民共同表決后,完善村級治理制度,讓各方重新回歸“一張桌子”對話。基層黨組織只有發揮好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優勢,才能使各方力量緊緊圍繞在黨組織周圍,共同把家園建設得更美好。
堅持黨建引領,發揮群眾自治,推動基層治理。通過構建“村黨支部 黨員”的黨建網格,明確工作職責,不斷增強居民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實效。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對村(社區)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引導居民群眾通過制度化方式有序參與基層治理,有效激發居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落實村(社區)黨組織領導的基層民主協商機制,積極組織居民群眾自己說事、議事、主事,依法有序參與治理,化被動為主動,及時把問題矛盾化解在基層。
堅持黨建引領,撬動社會力量,推動基層治理。讓基層各方力量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共同服務人民群眾。要充分利用基層的組織資源、政策資源、群眾資源,提高社會組織的‘自我造血’能力,讓基層各方力量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在服務好居民的同時,又實現自身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同時,要精準把握居民訴求,充分調動廣大居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引導社會組織以項目化運作的方式開展志愿服務,讓居民群眾在互助中收獲更大的社會價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