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全區科技系統科研誠信和倫理建設,積極構建科技大監督格局,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和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12月18日,自治區科技廳在呼和浩特舉辦全區科技系統科研誠信、科技倫理專題培訓班。廳機關干部職工、各盟市科技局、高校、科研院所、醫院有關科研誠信和倫理工作負責同志參加培訓。
培訓邀請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研究員、科研誠信研究中心副主任袁軍鵬,系統講授科研誠信建設、科技倫理政策相關內容,圍繞實務重點難點問題研討思路、分析案例,對如何進一步推進科技監督和科研誠信建設做了指導。
科技倫理是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科技活動需要遵循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此次培訓旨在更好地發揮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對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推動高校、醫院及科研院所等各類創新主體不斷強化科技倫理和科研誠信管理主體責任,提高科研人員科技倫理和科研誠信意識。
“通過列舉科研誠信和科研倫理方面的案例、分析講述相關政策,有助于我們在以后的項目管理工作中有效提醒科研人員盡量避免這兩方面的問題,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處理科研誠信問題的規則,以及成立科研倫理委員會該怎么操作,對于今后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收獲。”自治區農科院科研管理處副研究員喬慧蕾表示。
呼倫貝爾市科技局政策法制科科長楊鳳濤在培訓中深刻認識到了科研誠信和科研倫理的重要性,“科研誠信不僅關乎個人的聲譽和職業發展,也關系到整個科研領域健康發展。科研人員應秉持誠實守信的原則,嚴格遵守學術規范和倫理要求,確保研究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他說,通過培訓,了解到了科研倫理的基本原則,這些原則不僅有助于確保研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也能夠保護研究對象的權益和福利,還學習了如何處理科研不端行為,提高了識別和處理這些行為的能力。
(來源:自治區科技廳政策法規與監督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