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在說起某家醫院的時候常常會用“三甲”、“二甲”這樣的等級來進行區分,很多人生病也總會擔心小醫院看不好,寧愿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掛一個“三甲醫院”的號,達到什么樣的標準才是三甲醫院呢?國內的醫院總共有多少個等級?這等級又是如何劃分的呢?
醫院等級劃分標準,是我國根據醫院規模、科研方向、人才技術力量、醫療硬件設備等對醫院資質評定指標。全國統一,不分醫院背景、所有性質等。按照《醫院分級管理標準》,醫院經過評審,確定為三級,每級再劃分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級醫院增設特等級別,因此醫院共分三級十等。
醫院標準
對符合標準的醫院發給銘牌:地方醫院由國家衛健委、省級衛健委頒發;野戰部隊醫院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頒發;武警部隊醫院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后勤部頒發。
一級醫院是直接為社區提供醫療、預防、康復、保健綜合服務的基層醫院,是初級衛生保健機構。(主要是農村的鄉、鎮衛生院和城市街道醫院(俗稱社區醫院),平時小感冒、擦破皮、吃多了不消化到這兒去就可以了)。其主要功能是直接對人群提供一級預防,在社區管理多發病常見病現癥病人并對疑難重癥做好正確轉診,協助高層次醫院搞好中間或院后服務,合理分流病人。
二級醫院是跨幾個社區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地區性醫院,是地區性醫療預防的技術中心。(一般小城市的市醫院、縣醫院、省轄市的區醫院,還有一些規模較大的企事業單位職工醫院,病情不是很嚴重需要小住幾天院的在這些醫院就可以解決)。其主要功能是參與指導對高危人群的監測,接受一級轉診,對一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并能進行一定程度的教學和科研。
三級醫院是跨地區、省、市以及向全國范圍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醫院,是具有全面醫療、教學、科研能力的醫療預防技術中心。(全國、省、市直屬的市級大醫院及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哈子疑難雜癥小醫院治不好的,發生重大事故命懸一線的就往這里送)。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專科(包括特殊專科)的醫療服務,解決危重疑難病癥,接受二級轉診,對下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和培訓人才;完成培養各種高級醫療專業人才的教學和承擔省以上科研項目的任務;參與和指導一、二級預防工作。
一、二、三級醫院的劃定、布局與設置,要由區域(即市縣的行政區劃)衛生主管部門根據人群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統一規劃而決定。醫院的級別應相對穩定,以保持三級醫療預防體系的完整和合理運行。
依據醫院的綜合水平,我國的醫院可分為三級十等,等級醫院管理將醫院分成一、二、三級,一、二級醫院分別分為甲、乙、丙三等,三級醫院分為特、甲、乙、丙四等。
醫院分等的標準和指標,主要內容應是:
(1)醫院的規模,包括床位設置、建筑、人員配備、科室設置等四方面的要求和指標;
(2)醫院的技術水平,即與醫院級別相應的技術水平,在標準中按科室提出要求與指標;
(3)醫療設備;
(4)醫院的管理水平,包括院長的素質、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現代管理技術、醫院感染控制、資源利用、經濟效益等七方面的要求與指標;
(5)醫院質量,包括診斷質量、治療質量、護理質量、工作質量、綜合質量等等幾方面的要求與指標。我國現行的醫院分等標準,主要是以各級甲等醫院為標桿制定的。甲等醫院的標準,是現行的、或今后3-5年內能夠達到國家、醫院管理學和衛生學有關要求的標準,是同級醫院中的先進醫院標準,也是今后建設新的醫院標準。
醫生職稱
初級職稱(醫士、醫師、住院醫師)
屌絲中的戰斗機,工資又低又沒地位還沒有門診資格,只有默默的在住院部跟到老油條些打雜,學經驗,大醫院的住院醫師都很慘,基本上都是輪換到在住院部值班,一值就是一年。
中級職稱(主治醫師)
大專畢業從事醫師工作6年,本科4年,碩士2年,就可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考試合格自動升級為主治醫師。主治醫師具有門診資格,他們在門診的時間比較多,掛號費也是最便宜的,但并不代表沒能力,只是職位比較低哈
副高級職稱(副主任醫師)
大專生在獲得中級職稱后7年,本科5年,碩士3年,博士2年,各項指標達標就可以晉升為副主任醫師,按人品爆發一次性到位從本科畢業到評上副高職稱最少要12年時間,差不多就34歲了。但是一般醫院職稱數量有限,按資排輩等上幾年也就快40了,某些醫師的人生最高點就停留在這里,這個級別的的醫生在門診時間一周大概就1-2天,小有名氣的可能需要提前預約,電話或網上都可以提前15天預約,當然還有更牛逼的,見下
高級職稱(主任醫師)
達到這個級別你就可以爭當高富帥、迎娶白富美,達到人生的巔峰了,主任醫師的級別相當于醫學院的教授,部分主任醫師也被評選為“教授”承擔一定的科研與教學任務,要達到這個級別需在評選為副主任醫師5年后才有機會,當然也需要在醫學事業上做出一定貢獻的才有資格,此高大上的醫生一周在門診的時間基本上就半天到一天,除了預約還是預約吧親。
護士職稱
初級職稱(護士)
在醫院實(shou)習(nue)一年才有資格參加從業資格考試,成績合格變成為最初級的護士小妹兒,這個階段的護士妹紙是最清純、最可愛的年齡基本上在24歲以內
初級職稱(護師)
中專畢業擁有從業資格證書,受聘擔任護士5年、大專2年、本科1年的護士妹紙們,就可以參加護師考試,考試合格后直接上升一個逼格,這時候的護師妹紙基本上都24 ,人也更憔悴,笑容也很少見,用起實習生來那叫一個得心應手
中級職稱(主管護師)
中專畢業受聘擔任護師7年、大專6年、本科4年、碩士2年的護師就可以參加主管護師考試,從本科畢業盤盤考試都受老天爺眷顧的妹兒到這個階段也就30了,眼圈黑得連粉兒都蓋不到,說話也比當小護士那會兒有底氣些
副高職稱(副主任護師)
大專畢業在醫院摸爬滾打20年,受聘主管護師5年才有資格,本科和碩士直接受聘主管護師滿5年就可以,博士2年。在申請副高職稱的前三年每年都要發表論文,而這個級別的護士阿姨才有資格成為一個科室的護士長。
高級職稱(主任護師)
護士妹紙們的終極目標,資深白富美,不過一般達到這個級別的護士都有點傲嬌,年齡也都40 了,但咋看都有50的感覺,高級職稱的護士從事管理幾乎不上臨床,醫院什么科護士長、護理部主任也都是這一群折翼的天使。
護士帽上那幾根杠
一根杠杠
一個病房的護士長,胸外科、泌尿科、乳腺科等等每個病房都會有這么一個女人的存在
兩根杠杠
科護士長,就是一棟樓的管理者,例如第一住院大樓、第二住院大樓、門診大樓等,這群人平時很少見到,妹紙平時看到她們都恨不得抱大腿,端茶送水的
三根杠杠
傳說中的護理部主任一個醫院就那么一個,是整個醫院護士妹紙的領導者,那地位、那霸氣度,總之主任一開口,小護士妹兒們抖三抖啊
現在護士
不像以前一樣都是衛校出來的,很多都是正規醫學院護理專業專、本科畢業的,以省醫院為例,一個病房至少三分之一擁有本科學歷,中專畢業的幾乎沒有,還有一些護士擁有碩士跟博士文憑但她們不上臨床,大多在護理部從事管理與研究工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