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科技大學土建學院教師賀鵬TIS云“知巖智隧”團隊,發揮多學科交叉融合優勢,聯合多家單位推出了“隧道施工全過程安全管控與智能決策系統(TIS)”,面向地下工程第一線,服務隧道施工數字化。目前,該系統成功應用于青島地鐵等重點工程,相關成果被評定為“國際先進水平”。
“隧道施工全過程安全管控與智能決策系統(TIS)”是山東科技大學聯合山東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山東省路橋集團、中交一航局等單位聯合推出的,是一款涉及“地質信息捕捉——動態優化設計——多目標施工組織——全工序過程管控”,集“即時感知——科學決策——主動服務——智能監管”于一體的數據驅動型服務平臺,涵蓋工程信息單元化集成與項目區塊鏈等級管控、巖體結構信息多元解譯與圍巖等級穩健評定、多源超前預報信息風險評估和預警三維可視化等8大功能板塊,同步實現虛擬漫游。系統架構分基礎層、數據層、服務層、應用層、用戶層,通過層次劃分,便于數據上傳、存儲、處理,形成層次分明、功能完善、易于擴充的軟件系統環境。TIS同步開發手機APP客戶端,直接服務于隧道項目管理人員與工程一線技術人員,為隧道施工全過程的數據集成、臨災預警、風險規避、遠程管控等提供可視化平臺,實現人物入畫、實時跟隨,為相關工程建設加上了一把至關重要的“安全鎖”。
截至目前,TIS系統已授權軟件著作權13項,相關成果經中國公路學會、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專家組評定為“國際先進水平”,科研成果得到中國工程院院士等行業權威專家的認可。
目前,系統已成功應用于山東臨臨高速、濟青中線高速、青島地鐵以及廣西浦清高速、廣東惠龍高速等國內重難點隧道工程。在應用過程,客戶對TIS系統的易用性、實時監測效果和數據反饋等功能贊不絕口,山東路橋集團有限公司工程現場項目負責人認為:“TIS系統有助于技術人員對地質情況進行準確把握,實現隧道施工過程的風險規避。”
據悉,“知巖智隧”團隊注重人才的“傳幫帶——鏈式”培養,傳承了山東科技大學老一輩專家在科研、治學過程中形成的優良傳統,立足“四個面向”,堅持“產、學、研、用”緊密結合,致力于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重大基礎工程建設。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薄克國 通訊員 江子豪 信永華 報道)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