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海南省委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中醫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集中展示2023年全省中醫藥工作發展取得的新成就、新特色、新亮點,增加社會各界對中醫藥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海南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海南日報組織開展了2023年度中醫藥傳承創新十大舉措評選。
01海南省中醫院獲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開啟打造現代化中醫強院新篇章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綜合司印發《第五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名單》,廣東省中醫院海南醫院(海南省中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正式獲批。廣東省中醫院海南醫院由廣東省中醫院作為項目輸出醫院,海南省中醫院作為依托醫院,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建設期間,將針對海南省跨省外轉的主要病種和海南省中醫院發展建設需求,引進優質資源,以高起點、高水準和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為定位,建設腫瘤、心臟、腦病、腎病、風濕病、急診、重癥、呼吸、骨傷、外科等中西醫融合的重點專科群,打造中醫經典診療中心、傳統療法中心、治未病中心、慢病管理中心等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發揮優勢的中醫特色診療區,實現醫院達到國內知名、技術一流水平,成為高水平的臨床診療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高層次的教學培訓中心及技術推廣中心,高水準的科技研究中心及創新轉化中心。
02開展中醫優勢專科集群建設
為充分發揮中醫藥臨床診療優勢,進一步提高我省中醫藥服務能力,2023年省中醫藥管理局安排專項經費用于優勢專科集群建設,已建設中醫優勢專科集群4個,涵蓋18個成員專科。一是建立專科集群管理運行機制,嚴格工作紀律。出臺2023年優勢專科集群建設方案,成立海南省中醫優勢專科集群建設工作專班,明確工作專班構架、職責,建立管理平臺和溝通協調機制。二是遴選中醫優勢病種,實現集群內專科同質化發展。每個集群建立集群專家委員會、優勢病種專家組,四個集群遴選中醫優勢病種共14個,由專家組組織制定中醫優勢病種的診療方案,并在集群內推廣使用。舉辦優勢專科集群優勢病種培訓班,對各集群中醫優勢病種及特色診療方案、技術進行推廣和培訓。三是實行“實時監測、年度考核”的動態管理制度。為切實加強專科集群建設任務監督管理,采取月調度的方式,各建設單位每月按照規定的時間和內容向工作專班報送工作進展,由工作專班進行匯總備案。
03制定《海南省南藥黎藥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0年)》
為貫徹落實省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的“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工程,建設南藥研發生產基地,將海南打造成中醫藥走向世界的窗口”目標,充分挖掘海南南藥黎藥資源優勢和自由貿易港政策優勢,省衛生健康委牽頭制定了《海南省南藥黎藥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0年)》,該《規劃》從南藥黎藥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貿易、研發創新、人才培養等全產業鏈推進南藥黎藥產業發展,為海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促進南藥發展規模化,提升對社會經濟貢獻度。通過訂單化種植、規范化種植等,南藥種植要達到200萬畝以上,建設10個以上南藥規范化種植基地,實現南藥產品生產原料的可持續供應。促進南藥發展品牌化,樹立海南“十大南藥”品牌。加強南藥臨床應用與新藥研究,制定南藥道地藥材標準,注重院內制劑推廣使用,研發南藥新藥特藥。促進南藥發展多元化,拓展特色南藥產業發展。通過南藥種植、加工制造、貿易、旅游、科研多元化全面發展,吸引國內外中藥產業龍頭企業落戶我省,建成中醫藥康養旅游基地。促進南藥發展國際化,打造中醫藥走向世界的窗口。規劃建立完善的國內國外線上線下南藥交易市場,建設南藥物流園區,完善南藥質量追溯體系,形成從產區到市場完整的流通體系。促進南藥科技現代化,創造安全優效南藥產品。加強南藥基礎學研究建設,建立良好科技支撐體系,提倡規范化標準化種植,落實知識產權制度,加快行業標準化建設,保障南藥產品質量安全。
04開展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遴選工作
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中醫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省衛生健康委聯合省旅文廳、省委人才發展局組織開展了2023年海南省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遴選,經組織申報、市縣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評選出了三亞市中醫院三期(三亞國際友好中醫療養院)、興隆南藥園、博鰲一齡生命養護中心、海南熱帶植物園、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等6家單位為“海南省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形成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我省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快速發展。
05海口市人民醫院創新中醫藥服務模式
海口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以仲景經方和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為核心,致力于在臨床實踐中探索中醫藥的現代化路徑,舉辦經方高級研修班,申請創建并發展“仲景醫學特色專科”。并經海口市衛健委批準,將“仲景醫學特色專科”列為海口市特色專科建設項目,于2023年初順利通過特色專科驗收工作。成立“中醫藥學術流派海南傳承基地”,強化中醫綜合診療的特色優勢。中醫科病房收治及門診量實現歷史性突破。2023年全年中醫門診量42695人次;病房收治患者2781人次。診治患者量增加的同時,人均診療費用實現同步下降,2023年中醫科住院患者次均費用較上一年度下降12.09%,門診患者次均費用較上一年度下降15.80%。
06東方市、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堅持傳承創新,促進黎苗醫藥發展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中醫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東方市衛健委在東方市中醫院設立符致堅黎族醫藥傳承工作室及黎族醫藥門診,該門診注重將傳統黎族醫藥治療方法與現代醫療技術結合,對傳統黎族醫藥治療方法進行改進和優化,運用到骨傷科、康復科、內科、婦科等科室患者治療中,并通過臨床療效證實了診療的有效性,為黎族醫藥的臨床應用奠定了科學基礎。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衛健委深挖黎苗醫藥特色專科,夯實黎苗醫藥發展基礎。通過民間走訪調查等方式,挖掘整理黎族醫藥。摸清黎苗醫藥人才底數。遴選10名黎醫藥工作者或有志于繼承學習黎醫藥的專業技術醫護人員參加海南省基層黎族醫藥人才培養,遴選3人參加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構建黎苗醫藥發展制度保障,全力推進《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苗醫藥保護發展條例》立法進程。制定黎苗醫藥發展規劃。結合該縣實際,起草了《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苗醫藥發展規劃》,旨在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貿易流通、研發創新、人才培養等全產業鏈推進瓊中民族醫藥事業發展。打造黎苗醫藥體驗區。
07瓊海市中醫院深挖經方內涵助力中醫創新
為突破壁壘,推動中醫藥創新發展,瓊海市中醫院采取舉辦經方訓練營活動等一系列創新性的措施,促進醫院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成立“脈證經方瓊海傳承基地”,定期邀請國內傷寒名家開展門診坐診、帶教指導。走出去、練內功、助成才。近幾年,醫院多批次選派中醫骨干參加“經方醫學傳承班”“仲景陰陽脈法傳承班”和“傷寒腹診培訓班”,還選派13名青年中醫骨干進京跟隨當代經方大家抄方學習,辦講座、推經方、教學長。自“經方醫學瓊海傳承基地”落地醫院后,經方學術發展受到各級中醫藥部門的關注和支持。2021年、2022年醫院又面向省內外相繼舉辦“瓊海經方訓練營(第一期、第二期)”。訓練營采取“線上 線下”“集訓 自學”“解案 沙龍”等形式進行,相繼吸引了全國各地中醫師聆聽講座。
08白沙黎族自治縣醫療集團推動優質中醫資源下沉社區,助力中醫藥傳承創新
白沙黎族自治縣委組織部(縣委人才發展局)首批創建了3個名醫名師非遺工作室,以領銜人姓名命名,縣領導授牌,每個工作室安排30萬元或50萬元的工作經費,項目周期三年。2022年白沙黎族自治縣人民醫院(縣醫療集團總醫院)羅海生入選名醫工作室項目,羅海生名醫工作室于2023年9月正式掛牌成立。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工作機制不斷健全,成效顯著提升,“傳幫帶”作用發揮明顯。羅海生為海南省第一批名老中醫下基層項目指導老師,項目繼承人是白沙黎族自治縣阜龍鄉衛生院的陳文珍主治醫師和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平鎮衛生院的馬美艷主治醫師。舉措:一是“俯身走下去”,定期下沉衛生院帶教兩位繼承人;二是“引領走上來”,通過繼承人到縣人民醫院跟師學習、抄寫跟師筆記、派繼承人外出進修學習等方式,進一步幫助基層青年中醫醫生快速成長。
依托海南省人民醫院全面托管白沙黎族自治縣人民醫院的有利“專家團隊”契機及“白沙中醫”品牌社會效應,組織中醫藥專家下沉七坊社區醫院開展中醫藥技術下沉駐點幫扶,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方便、快捷地享受省縣級高質量的中醫藥特色診療服務。2023年縣醫療集團總院委任中醫部門診主任楊永光到七坊社區醫院兼任副院長,2023年5月29日七坊社區醫院中醫館正式開館,全院多次動員,形成上下一盤棋,科室協調配合的良好格局。七坊社區醫院中醫藥工作在短短的半年里有了質的飛躍,凸顯省縣優秀醫療專家資源下沉基層的顯著成效,極大推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開展診療項目增多。建立醒腦開竅針法,微創無痛針刀療法、宮氏腦針等優勢專科療法;科室設置進一步增強,就診群眾增多。科室傳統中醫文化氛圍得到提升,購置了一批診療設備,開設七坊社區醫院龍江部中醫館門診和七坊部中醫館門診,并開設住院業務。2023年門診人次數2616人次。
09三亞市中醫院筑牢中醫藥服務陣地創新中醫藥產業發展
三亞市中醫院積極發揮中醫藥產業特色優勢,努力探索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新模式。自2002年以來,三亞市中醫院突出中醫藥特色和優勢,率先在全國開展“中醫療養游”,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建設,在中醫藥服務貿易方面已初具規模。成立海南省中醫藥健康服務集團。根據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海南省中醫藥管理局統一部署,三亞市中醫院2023年積極籌建海南省中醫藥健康服務集團,并于2024年1月底正式成立。建設海南省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2023年2月,三亞市中醫院積極申報海南省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遴選項目,并于12月份成功獲批為“海南省第一批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大力支持境外醫療中心發展。2017年12月底,三亞市中醫院阿拉木圖中醫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成為海南首家在境外設立醫療機構的公立醫院。2023年10月派遣第四批醫務人員前往開展診療活動,并在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支持下,開通了國際中醫遠程會診平臺。夯實川瓊合作基礎。三亞市中醫院在市衛生健康委的指導下,積極推進落實《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與海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部署,進一步夯實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川瓊中醫藥戰略合作協議落實落地。
10海口市中醫醫院打造全新海口“中醫名片”
2021年12月15日,海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海口簽訂關于促進中醫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傳承創新發展合作協議。海口市中醫醫院蓄勢待發,著力為海南自貿港打造一張全新的“中醫名片”。彰顯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的優勢。2024年初期,該院脾胃科已根據科室特色及實際情況,進一步優化科室的優勢病種,新增擬定了“胃痞病”及“腸瘤”的中醫診療方案。同時引進了中醫適宜技術的使用,深入探索消水貼、雷火灸、中藥離子導入在脾胃肝膽病的應用療效。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張聲生教授岐黃學者名醫工作室的落成,推動了優勢病種的改進,提升了海口市中醫醫院脾胃科常見肝、膽脾胃病及炎癥性腸病、肝硬化腹水等消化系統疾病診療水平,提高了專科區域影響力,培養出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在開展醫聯體、醫共體建設的地區,二級甲等以上中醫院要牽頭組建醫聯體、醫共體,探索實行中醫藥人員“縣管鄉用”。海口市中醫醫院已覆蓋秀英區周邊鄉鎮衛生院,逐步完善中醫醫療集團的建設,脾胃科已派駐醫師在西秀鎮衛生院進行幫扶工作。
來源:兜醫圈兒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