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日報消息 記者8月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一款分布式光纖地震傳感設備,監測長度可達40公里,目前已成功監測到我國臺灣宜蘭縣5.8級地震(8月5日)、菲律賓6.6級地震(7月24日)等。
據介紹,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陳旸、趙東鋒團隊與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王寶善、姚華建團隊合作,成功研制出的這款分布式光纖地震傳感設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可以使用現有通訊光纜進行地震監測、地質災害預測、地下結構成像、城市地下空間探測等。
研究團隊通過對相關激光光源、拍頻信號相位解調以及系統軟件算法等關鍵技術進行攻關,研制成用于高分辨率地震監測和成像的分布式光纖聲波/振動傳感設備。該設備監測頻率范圍為10毫赫茲至20千赫茲,定位精度為3.5米,監測長度達40公里。
該設備自今年6月部署在合肥紫蓬山進行連續觀測,已成功監測到安徽定遠縣2.3級地震(6月4日)、安徽宣城市2.7級地震(7月22日)、菲律賓6.6級地震(7月24日)、臺灣宜蘭縣5.8級地震(8月5日)等。(記者 陳婉婉)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