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上的醫美筆記究竟有多少是真實的?這家意欲打造產品體驗分享社區的平臺是否盡到了審核責任?
文 | 《財經》記者 姚佳瑩
編輯 | 魯偉
前一陣子“網紅小冉抽脂感染去世”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據相關通報,在這起醫療事故中,醫美機構存在術前缺乏認識、術中操作不當、術后觀察處理不及時等過錯,與患者死亡存在因果關系,需承擔全部責任。
這是眾多醫美亂象的最新一例。背后值得關注的是,小紅書這類“種草”(推薦好物,并且激起購物欲)平臺成為一些醫美機構的“引流”通道。
創立于2013年的小紅書,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平臺,用戶通過發布筆記,可以分享自己的購物體驗以及各類生活訊息。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7月,小紅書的用戶規模便已突破3億,月活躍用戶突破1億,此后小紅書再無更新此數據。然而,用戶增多的同時,小紅書上的筆記卻越來越真假難辨。
《財經》記者注意到,“抽脂”等涉及專業醫美的內容大量出現在小紅書的用戶筆記中。盡管在“網紅小冉抽脂感染去世”事件后,小紅書上關于“抽脂”的筆記已有所減少,但換個關鍵詞搜索“抽大腿”,仍能檢索出超過1萬篇。
《財經》記者調查發現,小紅書上不少醫美筆記并非用戶的親身體驗——從寫作、發布,到點贊、留言,都是批量“生產”,通過這些制造出來的筆記引流至非正規的醫美機構。
對于平臺上的虛假醫美筆記,小紅書向《財經》記者回應稱,2021年6月1日,該平臺上線“臻美行動”,旨在進一步打擊虛假醫美內容,提供更真實、有用的醫美內容。“臻美行動”上線近兩月,已下架違規醫美筆記7626篇,發現并封禁異常賬號4891個。
平臺的打擊,并沒有堵住虛假醫美筆記的漏洞。
5元就能代發醫美筆記
“小紅書圖文代發,8r(8元)一單,量大長期”“招聘大量小紅書素人號”,在豆瓣、百度貼吧,能找到大量類似招募筆記代發、點贊、收藏的帖子。按照招募帖所述,發布美妝、護膚產品的筆記,酬勞大多為每單5元-7元,或者贈送品牌方產品。而應召的人,多半只是為打發時間,掙點零花錢,例如有的帖子中會寫出“孕婦可做”的字樣。
品牌合作代發的招募一般會做詳細說明,而醫美筆記代發的招募帖,往往不會寫明代發內容,只標示了價格。門檻基本只有一個:小紅書賬號注冊時間超過30天,而對于帳號的粉絲量、是否發布過筆記并沒有要求,所謂“素人號”即可。
在查看了《財經》記者提供的小紅書主頁后,招募帖發布者稱:“我們發的是關于腿型的內容,圖文我們已準備好,你只需要復制圖文,按照原有的格式發布。”一般而言,每條筆記的保底價格為4.5元,閱讀量超過500的為5.5元,回復評論則每條再獲0.5元。
在《財經》記者表達了代發價格偏低后,招募帖發布者回應道:“我們昨天結算了一個12元的。”
得到應允后,對方將《財經》記者拉入一個100多人的任務發布QQ群,在這個群中,10名管理員每天都會提供多條筆記代發,或者點贊、留言的任務。加入者在管理員發布任務后發“1”接單,然后與管理員私信獲取發布內容。為了保證筆記看起來更加真實,接單原則是每天只許代發一條筆記,未經允許不得刪除。
從筆記發布到參與互動,每一環節均有“嚴謹”的設計。
《財經》記者注意到,與醫美相關的筆記普遍為短句,配上口語化的表達,使其更像真實分享。筆記的內容主要是先分享身材煩惱,接著展示在進行某醫美項目后的恢復情況。這類筆記往往不會直接說明在何處進行的醫美項目,而是會不斷暗示所選醫生和醫院具有專業性,在提及醫生和醫院時,一般用圖標表示。
每次接單時,管理員均會檢查《財經》記者的小紅書主頁,確保當天并未發文。“給你資料”,管理員將當天需要發布的圖文內容傳給《財經》記者,強調“圖片按標示順序排列,編輯好先不發布,截圖過來我幫你檢查”。《財經》記者接到的一條代發圖文,推介的是“直腿術”,該筆記的話題標簽是“腿型矯正”。這篇筆記聲稱,直腿術后三個月即可恢復,手術沒有強烈痛感,不會出現直腿術后無法下床的情況,膝蓋沒法彎、邁大步子有拉扯的感覺都是正常的。
▲ 圖為《財經》記者代發的其中一條關于直腿術的筆記
筆記發布后,還需完成后期“維護”,除了要刪除質疑的留言,還需按管理員的話術回復指定留言。筆記發布后,在特定時間段往往會收到3條-5條互動留言,大部分屬于特意安排,而安排這些留言,每條成本僅需0.2元。《財經》記者在群內獲取留言任務時發現,留言的筆記均為當天群內安排的代發內容,而留言話術也有規定,一般是詢價、稱贊或者詢問醫美機構。
▲ 圖為發布筆記后,管理員指定留言和指定回復
如果有人私信咨詢,《財經》記者需按管理員設計的話術回復,每條回復的報酬為0.5元。為了解后續的導流環節,《財經》記者用另一部手機注冊的小紅書賬號向自己的發布賬號私信,管理員在約三次回復后讓《財經》記者索要咨詢者微信,如果成功,能再得獲客收入3元-4元,而管理員則以發布者的身份添加留言者(這里也是《財經》記者)微信。
▲ 左為指定話術回復私信咨詢,右為指定話術套取用戶微信
在微信交流時,《財經》記者表達了想瘦小腿的愿望,對方“誠懇”回應無法提供幫助,直言直腿術不能瘦小腿,想瘦小腿得找其它合適的項目,如瘦腿針、小腿吸脂等。經過要求,對方推介了一名“博主”,聲稱在其牽線之下可以找到合適的醫生操作直腿術。在《財經》記者表達了對手術痛感和后遺癥的擔憂后,對方一再強調:“打麻藥睡了就好了,沒啥感覺”“什么都怕,什么都改變不了,根本不用擔心”。
上述“博主”實為醫美中介,并迅速推介了“瘦腿針”和“抽脂”兩個醫美項目,聲稱“往往項目做得越多,效果越好”。據對方介紹,瘦腿針即注射肉毒素,一般能維持3-6個月,此后還需繼續注射,三次即能達到永久效果,每針價格大概在2000元-3500元,進口的每針需要將近6000元。抽脂的話,一次即有永久效果,但需進行手術,一臺抽脂手術的費用大約在1萬多元。這名中介強調,為維持手術效果,不能劇烈運動。對于《財經》記者提出的所有擔憂和疑問,“找正規的醫院和靠譜的醫生很重要,一切都不是問題”成了一句萬能回答。
在《財經》記者應允面診、告知常住地后,這名中介向《財經》記者索要手機號,聲稱“將手機號錄入系統后,可以憑借手機號到對接醫院免費面診”,此后不到三分鐘,有三家當地醫美機構發信息與《財經》記者聯系。
從筆記發布、到數據維護,再到對接醫美機構,形成了一整個鏈條。
平臺盡到審核責任了嗎?
據《新京報》報道,一名受社交平臺影響,鐵了心做“小腿肌肉阻斷術”的女孩術后永遠無法久站,而她所在的維權群里,還有很多手術失敗的案例。這些女孩們想不到,社交平臺上刮起的一陣陣醫美項目風,背后充滿了“套路”,一步步將她們誘至非正規醫美機構。
在《財經》記者要求查看醫院資質和醫生執業資格時,某醫美機構直接將醫院介紹作為執業資質展示,推薦的醫生擁有四五個頭銜。經過《財經》記者查詢,其中看似專業的“中國醫學會美容協會”根本就不存在,而在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沒有查到這名醫生的會員資格。甚至這家醫美機構的資質也存在疑點,無法在當地衛生局官網查到其備案信息。
▲ 圖為其中一家醫美機構提供的“醫院資質”和注射醫師“執業資格”
醫療美容醫師執業資格考試的申報規定,醫療美容主診醫生的執業范圍需為外科、皮膚科、口腔及中醫。若內科醫生想成為美容皮膚科醫生,需先更改執業范圍,再備案,才可從事“瘦腿針”所需的肉毒素或玻尿酸注射。以肉毒素注射為例,其看似簡單,但注射哪個點位、每個點位注射多少量都有專業要求。
按照原衛生部發布的《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手術難度及風險由低到高分為四級,特定級別的手術項目只能由相對應的機構操作。而上述提及的“直腿術”和“小腿肌肉阻斷術”則從未進入《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
“直腿術”和“小腿肌肉阻斷術”在網絡爆火,源自于在各類社交平臺興起的所謂“漫畫腿”審美。“直腿術”通過抽取脂肪,再將部分脂肪填充到腿部凹陷部位,以達到腿型勻稱的效果,而“小腿肌肉阻斷術”則是隔斷小腿神經,使肌肉失去活動功能而自然萎縮,從而達到“瘦小腿”的目的,由于被割斷的神經無法逆轉,術后可能造成無法久站等后遺癥。
2021年7月30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通知,禁止開展小腿神經離斷瘦腿手術。該通知顯示,國家衛健委委托中華醫學會就該醫美手術項目進行了專家論證。論證結果顯示,該手術缺乏科學依據和循證醫學證據,直接導致神經不可逆損傷和下肢運動功能障礙,存在嚴重安全性問題,有悖于醫學倫理原則。
小紅書里早已搜索不到小腿神經阻斷術的推介內容,但《財經》記者通過搜索關鍵詞“直腿”,仍找到相關筆記超過18萬篇,其中相當一大部分涉及“直腿術”。
瀏覽這些筆記可以發現,同一個賬號,前后不一的文風、錯別字頻出,甚至與上條筆記照片不一樣的人臉。
為何這樣的醫美筆記,卻在小紅書平臺上廣為傳播?
在小紅書的用戶協議中,第六部分包含了免責聲明。其中第2條提到,小紅書對網站服務的及時性、安全性、準確性、真實性和完整性不作擔保;第4條則聲明,小紅書作為信息存儲空間和網絡交易平臺的提供者,經由平臺傳送的任何內容,包括文字、音樂、圖像等,小紅書無法保證其真實性、完整性和品質,都由內容提供者承擔責任。
《財經》記者近期在代發近十條筆記的過程中發現,代發的筆記發布后,即刻便能在平臺上搜到。
有知情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出于用戶體驗考慮,目前小紅書平臺上的筆記發布審核,主要手段是通過“關鍵詞”檢測和內部構建的多種模型進行文本分析,出現有風險的具體關鍵詞會被限流或者無法發布;此外,對導流的內容會進行限流。
然而,一旦“抽脂”變成“抽大腿”“抽月旨”,關鍵字檢測的手段便顯得捉襟見肘。內容治理非朝夕可就。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薛軍向《財經》記者表示,一般而言,對于平臺上涉及虛假宣傳或者誤導的內容,平臺需承擔審查義務。一種是基于技術手段的識別,在筆記發布前做事前審核。另外一種則是依靠用戶舉報,將問題筆記下架。“醫美等虛假筆記涉及專業醫療手段,應加強日常巡查,進行人工抽樣,強化對發布賬號的追責,對有不良記錄的賬號進行約束甚至清理。同時,可以建立鼓勵用戶舉報的機制,對有效舉報予以一定獎勵。”薛軍表示。
小紅書方面向《財經》記者表示,7月27日,小紅書再度升級了虛假醫美筆記的治理措施:一是,“臻美行動”升級,通過AI技術巡查、人工核查以及消費者舉報等全渠道方式加大對虛假醫美內容的治理;二是,邀請有資質的醫美權威專家和專業機構入駐小紅書,科普醫美知識、傳播理性醫美觀點,并探索健全醫美生態的內容規范。
“變味”的社區氛圍
小紅書創辦于2013年,一開始主要是為圓用戶的“海淘夢”。憑借當時在業內鮮見的海外購物指南一炮而紅,然而由于起初的PDF式靜態分享難以實時互動,2013年底,小紅書升級為UGC式的內容分享社區,主要是分享產品體驗和好物測評。
“小紅書上最近刮的風很大”,已成為推薦某個產品常用的話術,小紅書成了名副其實的“種草機”。2014年,小紅書發力電商業務,推出跨境電商平臺福利社。從社區“種草”,再到小紅書商城購買,形成了商業閉環,加上小紅書社區的產品搜索數據能直接服務電商,小紅書似乎破解了未來流量見頂之后的變現難題。
然而,電商離不開高效的物流、完備的售后,盡管小紅書打出“產地直銷”“正品保障”的口號,然而客服回復慢等售后問題、物流的低效、質量存疑等一直為人詬病,多數人更為習慣的是,在小紅書完成購物攻略,再到其他電商平臺下單。
2021年8月初,小紅書開始關閉帶貨筆記中的外鏈權限,直播帶貨的外鏈功能保持不變。盡管這似乎是打擊“軟廣”筆記的手段之一,但結合其同步推行的“號店一體”戰略(簡言之為入駐小紅書的達人、品牌開店),不難看出,小紅書旨在促成從社區到電商板塊的交易。
小紅書沒放棄電商夢,但前路并不清晰。在創辦初期,真實分享的社區氛圍確實為其沉淀了大批用戶,國貨美妝品牌“完美日記”便是借此在小紅書上打出知名度,然而此后再無“完美日記”類的神話,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進入小紅書,但越來越多的筆記實質只是廣告。
為了與廣告主索要更高價格,逐漸衍生出小紅書KOL的黑灰產業鏈,涵蓋內容設計到數據維護,此后平臺上的兩類現象幾乎相伴相生:人人皆有瑪莎拉蒂、以及“30元買入SK2空瓶”寫出的假測評。再加上大量醫美廣告催生的“容貌焦慮”,真實分享的社區變了味兒。
2020年11月,小紅書正式啟動對“炫富”“低俗軟色情”等不良信息內容的專項打擊,覆蓋全站所有筆記。數據顯示,專項啟動10天內,小紅書關閉相關話題12個,下架違規筆記1054篇,處罰相關賬號207個。此外,2020年9月,小紅書再啟動“啄木鳥”計劃,專項打擊虛假推廣行為。
但就《財經》記者對醫美筆記的調查來看,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和整治,小紅書并沒有根治虛假推廣的痼疾。
(實習生鞏小凡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