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藝術基金簡介
國家藝術基金(英文名稱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 英文縮寫為CNAF) 是經國務院批準,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旨在繁榮藝術創作,培養藝術人才,打造和推廣精品力作,推進藝術事業健康發展的公益性基金。國家藝術基金的資金,主要來自中央財政撥款,同時依法接受國內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捐贈。國家藝術基金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尊重藝術規律,鼓勵探索與創新,倡導誠信與包容,堅持“面向社會、公開透明、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工作原則。
二.項目概述
中國歷史悠久,是世界上古代帝王陵最多的國家之一,陜西為十三朝古都,民間有“七十二陵”之說。為響應習總書記的“讓文物活起來”的指示精神以及黨的十八大對“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的戰略部署,我們結合陜西地域文化資源及西安美術學院學科優勢,組織實施“漢唐帝王陵數字化考古藝術復原人才培養”項目。
該培訓圍繞古代墓葬考古學理論、方法和數字化虛擬修復的藝術表現展開課程,包括: 漢唐帝王陵考古數字化復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三維復原數字技術、科技表現及演示(VR、AR)、漢唐帝陵題材科普產品創意設計等內容進行培訓。通過該項目的執行為中國科普行業、考古行業及博物館行業輸送一批科普專題化、專業化人才,助推中國科普行業及旅游、文化產業發展。
項目實施主體單位西安美術學院,現為國家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權單位、陜西省重點建設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學之一。依托學院多學科(美術學、設計藝術學、美術理論)背景,將動畫藝術專業、攝影藝術專業、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戲劇電影美術設計專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等新興數字藝術專業進行全方位的優化和整合,構建最新銳的學科集群。學院實驗室具有一流的數字技術設備,包括VR、三維掃描、三維打印等設備,能夠支撐本次培訓需要。西安美術學院所具備的學科資源支撐、人才與技術平臺支撐,優秀的合作單位支撐都將成為此次項目實施的有力保障。
三.培養目標與意義
1.通過培養相關人才,深度開發我國豐富的古代帝王陵文化資源、創建考古數字化藝術復原技術獨立知識產權,將豐厚的古代帝王陵文化資源成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一部分。充分依托我國豐富的古代帝王陵考古成果優勢及巨大的科普消費市場,展開相關主題科普產品開發,豐富科普產品內容,助推科普產業發展,滿足公眾不斷增長的科普文化消費需求。
2.通過培育考古成果藝術復原可視化技術人才,驅動我國相關博物館展品復原和展陳可視化技術提檔升級,推動博物館產業化發展。通過培育藝術復原種子型人才,驅動高校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創新,促成在考古和藝術學科創建考古數字化藝術復原專業或專業方向。
四.培訓安排
1.培訓時間
根據《國家藝術基金申報指南》和《項目申報協議書》的相關規定,培訓周期定為2019年06月01日至2019年11月07日,培訓總時長共160天,其中,集中授課39天。
集中授課時間:2019年06月01日-2019年07月09日
作品創作時間:2019年07月10日-2019年11月07日
2.培訓地點
西安美術學院、相關博物館、考古現場等。
3.課程設置
(1)古代帝王陵墓葬考古學研究基礎、陵墓復原的基本方法、程序及相關技巧;
(2)古代帝王陵陵墓復原數字技術集成應用及造型表現方式;
(3)古代帝王陵陵墓資源布局狀況及陵墓考古領域新動態;
4.師資力量
培訓以西安美術學院師資為教學主體,同時聘請陜西省博物館、西安考古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文博機構、文創設計機構、科技公司的相關專家、教授組成導師團隊,在培訓期間開展授課、指導以及講座交流。
5.成績評定
成績評定主要針對學員課業完成的質量進行打分,具體標準(以百分計):出勤占20%;階段創作(論文、草圖、方案、作品樣稿等)占30%;最終完成創作占30%;參加展覽、發表作品或參加匯報演出占20%。
經評定、考核合格后,可獲得由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頒發的《結業證書》。
6.成果展示
計劃于2019年12月中旬進行結項研討會及成果展覽,包括學員作品及文集內容。
五.培訓對象
1.招生范圍及人數
面向全國招收30名學員
2.招生條件:
主辦方將根據報名者提供的材料擇優錄取,本項目招收的學員原則上年齡不超過45周歲,具體類型如下:
(1)高校研究古代帝王陵考古和復原主題、并有一定研究基礎的教師;
(2)高校藝術與科技、動漫產品設計、展陳設計及相關專業的骨干教師;
(3)博物館相關專職技術骨干及職業意向者;
(4)從事相關科普藝術設計和科普創意開發等相關主題的科普插畫師,繪本藝術家及CG工程師;
(5)任職于藝術與文博行業、藝術教育行業、設計研究院、相關公司機構的專業核心人員;
(6)任職于文化產業機構、數字媒體、影視、攝影、計算機等與藝術與文博專業相關人員。
此外,學員還需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從事本行業工作滿3年以上;
(2)取得與本專業相關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
(3)取得本專業副高級(含副高級)以上職稱的;
(4)在本行業有一定影響力和研究成果,并獲省級以上獎項或承擔省級研究課題的。
3.錄取方式
(1)報名截止后,項目組將組織專家按國家藝術基金相關規定,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學員遴選,擇優錄取;
(2)對于入選學員將以電話、郵件等方式發放錄取通知,請務必保持電話暢通,并于指定日期到西安美術學院報到。發送錄取通知后未回復確認者視為自動放棄錄取資格,錄取依次遞補。
六.報名事項
1.報名提交材料:
(1)簽字、蓋章的“漢唐帝王陵數字化考古藝術復原人才培養”項目報名表掃描件(見本文下方“附件下載”);
(2)本人身份證(正反面);
(3)學歷學位證書、職稱證書、獲獎證書、作品集及相關業績材料;
(4)正面免冠1寸白底照片4張。注:初審一律采用電子版報名。
請將上述材料電子版打包,并以附件形式,文件名稱為“國家藝術基金報名表 單位 姓名”發送至郵箱:362760617@qq.com。
2.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19年05月06日下午17:00 截止
3.報名流程:
提交報名表及相關材料→材料遴選→錄取通知→報到入學
4.報到方式
(1)報到時間:2019年5 月31日8:00—18:00;
(2)報到地點:西安美術學院2號教學樓604室;
(3)報到材料:請攜帶報名表原件(加蓋公章,一式兩份)、身份證原件、近期一寸彩色白底證件照4張(照片背面簽名)、相關證明材料原件(本人最高學歷證書、職稱證書、獲獎證書及其他業績材料)、單位出具準予脫產學習40天的證明原件(須加蓋單位公章)。
七.其他要求和注意事項
1.培訓費用
本項目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參加培訓學員在培訓期間的往返交通費、培訓期間的食宿、學習費用均由項目主體承擔。關于交通費報銷請參見附件《學員往返交通費報銷說明》(見本文下方“附件下載”)。
2.結業要求
培訓期滿后,學員須完成所有理論和實踐課程,并按照本項目規定提交作品。培訓教師對作品進行點評,成績合格者,由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統一頒發結業證書。作品將由本項目組織參加項目成果展及其他社會推廣活動。
3.學員管理
為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學員入選后,將針對每位學員實施跟蹤管理、階段檢查與結業評價。在培訓中學員發生下列任一情況,取消其培養計劃:
(1)嚴重違反國家法律和培訓有關的規章制度的;
(2)在學習中給培訓造成不良影響和重大經濟損失的;
(3)在學習、創作實踐中,弄虛作假或剽竊他人成果的;
(4)出勤率低于培訓周期90%的。
八.聯系方式
聯系人:孫老師
電 話:13363967105
報送郵箱:362760617@qq.com
地 址: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含光路南段100號西安美術學院
郵 編:710065
主辦單位對參與項目學員提交的作品有展覽、播放、研究、攝影、錄像、出版及媒體發布權;凡報名參加本項目人才培養的學員,視為已確認并遵守該招生簡章各項規定;本項目最終解釋權歸西安美術學院所有。
使用微信掃描“附件下載二維碼”或,跳轉到百度網盤下載本招生簡章及相關附件
附件一: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漢唐帝王陵數字化考古藝術復原人才培養》項目報名申請表
附件二:學員往返交通費報銷說明
附件下載二維碼:
https://pan.baidu.com/s/1uEAgaJ2dEQG5VhS78dUvkg
提取碼:da6d
「微西美工作室長期歡迎廣大師生前來投稿」
xmgfwx@sina.com
編輯:龍暾
新媒體負責人:邢書磊
執行負責:張鈺蓉
西安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微西美工作室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