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動和“基層黨建攻堅年”活動開展以來,河口鎮黨委蓄勢謀事、努力作為,堅持“三步走”用好黨員積分管理,努力讓“小積分”發揮基層治理“大效用”,以累計積分的形式把黨員履職情況和黨性狀況體現出來,通過“積分管理、按分排位、結果公示”,在全鎮營造“人人爭先”的激勵濃厚氛圍,全面激發黨員隊伍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內生動力,為推動小區黨員陣地建設賦能增效。
科學設計方案,梳理正確導向
一是合理劃分黨員類別。以黨支部為單位,劃分為三個類別進行積分管理。年齡在60周歲以下的、具有履職能力的黨員為普通類別;組織關系在支部,但工作生活在市區以外的地區達到半年以上的黨員為流動類別;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在支部轄區生活、身體健康、具有履職能力的黨員為高齡類別。
二是細化量化積分標準。依托小區黨員陣地建設,通過面對面交流、電話尋訪等全面排摸轄區黨員專業特長、興趣愛好,合理建立一支專業化服務隊伍,結合轄區特殊群體、“問需于民”臺賬及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單活動,科學設置積分規則及志愿服務事項。根據黨組織開展活動內容,分為參加“三會一課”“主題黨日 ”等組織生活、集中學習、志愿活動等三大類,合理確定每項工作活動的分值,增強黨員發揮作用和參與各類活動的積極性。
三是痕跡化管理。統一制作《黨員積分管理手冊》,實行一人一本,將黨員參加活動內容和積分情況記錄在冊,全程實行“痕跡化”管理,做到“做事必有分、有分必有檔”。
嚴格組織實施,系統積分考核
一是規范運行環節。在黨員積分評定過程中按照“確認—審核—匯總—公示”四個步驟進行。黨員積分采取黨支部根據黨員參加會議、活動等直接記錄積分,并參照《黨員積分制管理的實施方案》要求核實后,每季度在黨員大會上進行通報,將黨員積分管理考核情況在轄區各村(社區)黨組織的公示欄上進行公示,確保陽光積分。
二是完善考核機制。全年積分在60分以上的為合格黨員,60分以下的由各支部書記進行組織談話,不享受黨員的各種激勵關懷,約談指出存在問題,限期并幫助整改。
三是健全獎懲激勵機制。按分值排名,每年確定30%的黨員為優秀等次,可以享受走訪、慰問、送學等各項激勵關懷機制,結合民主評議情況,對積分較高、參與組織活動較好的優秀黨員在“七一”主題活動進行表彰。
創新學習方式,豐富組織生活
一是以開展深入扎實的黨建系列活動來不斷豐富黨員教育管理內容。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要求轄區各級黨組織開展好黨員集中學習與“每天學習1小時”學習教育工作,豐富活動內容,根據各村(社區)實際,以多種形式開展黨建“微課堂”、“鄉音傳黨音,黨音進萬家”系列宣講、外出參觀學習等。結合黨的二十大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常態化開展交流研討活動,確保黨員學習交流全覆蓋。
二是創新黨員教育形式,將“走出去”與“請進來”兩種形式有機結合,不斷激發黨員干部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田間大講堂”、線上線下結合等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形式,依托鎮級新媒體平臺,在常規化管理制度的同時,結合機關黨員干部、農村黨員、流動黨員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學習培訓活動,充分將黨員積分管理與黨的組織生活,與提升業務工作能力高度融合,提高黨員履職履責的能力和水平,保障黨員教育“不停步”。
三是切實運用好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及時更新、完善黨員積分情況。通過黨員積分管理“排位”,提高黨員參加黨內組織生活的積極性和參與志愿服務的主動性,切實發揮黨員干部在小區黨員陣地中的核心骨干作用,8小時內做好本職工作,8小時外積極主動參與村社服務,實現工作在單位、服務在一線、奉獻雙崗位。
供稿:劉芳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