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拂過,水波粼粼,目之所及皆是水清、岸綠、景美……眼下的羅平縣龍王廟水庫水質清澈、景色秀美,猶如一顆藍寶石鑲嵌在羅平縣城一隅,滋養著萬物。
推行河長制以來,羅平縣龍王廟水庫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成為羅平縣境內水庫、河流綜合環境持續向好的一個生動縮影。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河長制實施以來,羅平縣堅持黨建引領,以“黨建 河長制”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帶動河湖長、志愿者共同參與建設美麗幸福河湖,持續開展綠美河湖植綠補綠活動,在全縣各鄉鎮(街道)、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已組織開展河湖植綠補綠62次,參加人數1100余人次,完成河湖植綠補綠62條(段、個),種植鄉土苗木7萬余株,縣境內龍王廟水庫等河湖基本實現宜林則林、應綠盡綠。
“九龍河是我們羅平人的‘母親河’,春天來時兩岸油菜花競相綻放,整條河呈現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畫卷”沿河村莊的村民張德華說,周末節假日經常有人前來賞花觀景。
九龍河綜合環境持續向好,主要得益于羅平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助推河長制工作中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推行“黨建 河長制”工作模式,利用支部主題黨日、“雙報到雙服務”組織黨員開展河長清河行動,構建“黨組織 黨員 河長”的黨建護河體系,常態化推動河道綜合治理,切實將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活力轉化為河道治理保護的內生動力,構筑了河長制建設堅強堡壘。近三年,通過基層黨建模式,組織清理河流、溝渠42.3公里,清理水葫蘆、水白菜、水面漂浮物等河湖垃圾600余噸,河湖面貌煥然一新。
羅平縣還通過“羅平黨建”微信公眾號等媒介發布廣泛宣傳“河長制”工作,引導基層黨組織開展“河湖長”支部主題黨日活動345次,宣傳普及河道管理知識,切實增強黨員群眾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喚起民眾對水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營造人人關心河道、珍惜河道、保護河道、美化河道的良好社會氛圍。
據縣河長辦相關人員介紹,羅平縣不斷完善“黨建 河湖長制”工作機制,在全縣各級黨組織中持續推進黨員干部結合“三雙”服務等開展河長清河、愛河護河專項行動,開展黨員護河行動20余次,各級河長黨員參與率60%以上,開拓出一條以黨建為引領,將黨建與河長制工作有機結合的新路線,繪就“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新畫卷。
【來源:羅平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景威 雷紫焱】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