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科學技術是時代之光,科技工作者就是時代的“追光人”,是他們用偉大的科技成果點亮我們的時代。2024年5月30日,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即將到來,【北青社區報副中心版】聯合【通州區科學技術協會】,推出【副中心科技工作者專訪】,致敬副中心勇于創新的科技工作者。
維生素含量翻番的“太空線椒”、在太空遨游的益生菌、高達6米的太空蘆竹,號稱“番茄森林”的“太空西紅柿”,2米多高的“番茄樹”能夠沿棚架無限攀爬生長……
在于家務鄉的神舟綠鵬產業園區內,各種各樣太空作物、太空蔬菜、微型花卉琳瑯滿目,它們凝聚著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靜和她的團隊的心血。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航天育種變異幾率高、育種周期短,可在相對較短時間內,創新出表現優質的種質資源,是緩解我國農作物優質種源貧乏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李靜看來,她就像是一個躬身田間地頭的“白領農夫”。
在101個品種里脫穎而出
“這種顏色不錯?!薄斑@種番茄的甜度和硬度都很好。”……5月26日,“2024京津冀鮮食番茄、黃瓜擂臺賽”開賽。經過專家及大眾評委品測盲評,李靜和她的團隊選育的“航粉高糖”口感番茄憑借突出的口感和果型表現,榮獲番茄中型果組“一等獎”!
李靜組織領導研發團隊,利用空間突變體培育千種航椒、航茄等新材料,在全國范圍內從南至北建立了六個品種示范推廣基地。自主建立30多種、100多個品種的果蔬花卉能源草組培快繁體系,年產百萬株優質草莓脫毒種苗,供應全國。與首都高校合作建立楓香、油松、落葉松等體胚發生體系,完成良種體胚苗規?;a和多項相關專利。
“獲獎番茄親本全是從太空返回,并且過五關斬六將的佼佼者?!睋铎o介紹,此次參賽的航粉高糖是無限生長型番茄,生長勢中等,早熟,具有濃郁的番茄風味,口感酸甜,回味悠長!目前已在北京、河北、遼寧、內蒙古、陜西等多地進行推廣種植,并受到廣泛好評!
進入果蔬豐收季,在神舟綠鵬的種植基地里,經過航天育種的番茄和辣椒已經掛上了枝頭。從外觀上看,這些航天植物與普通植物并無二致,但是口感、顏色、抗病性可以算得上“優等生”?!斑@種航粉高糖3號可以無限生長,糖度最高能達到10左右,普通水果番茄一般在8左右?!崩铎o表示,這些進行航天育種的品種十分受高端市場的歡迎。
經濟較為落后的西部地區、環境惡劣的高海拔地區……通過航天育種技術選育出的蔬菜新品種也在逐漸走向大眾餐桌。近年來,她認真落實社會責任,發揮公司科技優勢,通過航天育種技術成果轉化推廣應用,在陜西、河北、云南、內蒙古、寧夏、西藏、遼寧、四川、甘肅等多個省區,結合當地需要,使相關扶貧攻堅項目順利落地。
結合當地主栽作物品種,通過航天育種新品種引種示范和先進農業技術普及推廣,將航天育種新品種辣椒、番茄、甜瓜、樹莓等優勢突出的品種引入當地,在促進當地農業產業發展,農民增產增收,促進當地脫貧解困,振興當地農業經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我將始終致力于種源創制、科技升級和產業發展,為夯實農業強國基礎,助力建設美麗中國作出自己的貢獻。”李靜說。
上天入地創造優質種質資源
“太空育種”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三個國家成功地進行了空間搭載太空育種?!崩铎o說。與傳統育種不同,航天育種也叫“太空育種”“空間誘變育種”,是用航天器將農作物種子、組織、器官等材料送入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無法模擬的環境的誘變作用,使它們產生變異,再返回地面選育新種質、新材料,培育新品種的作物育種新技術。
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的太空育種已有36年的歷史,先后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從1987年零星無源衛星搭載,到21世紀初發射育種專業衛星進行航天育種,搭載的生物材料范圍和重量都有大幅增加。眼下,隨著我國空間站的“上線”,我國太空育種也進入了空間站育種時代。
從太空帶下來的種子,從外觀上看不出什么變化,而這批“太空游客”會經歷一代一代的篩選與淘汰、培育和觀察,才能進入到大規模的種植過程,從選育到種植最少要6~7年。與傳統育種技術相比,航天育種最大優勢是空間誘變材料的變異率高、育種周期短,可在相對較短時間內,創制出高產、早熟、抗病、耐脅迫等優良的種質資源。
開啟學生探秘種子“太空之旅”
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科普展廳,幾只五六米高像竹子似的巨大植物立刻就把大家的目光給吸引住了。它們已經失去了生機,甚至有些像農家燒的柴火,這么現代化的建筑里,為什么會放著這樣格格不入的植物呢?這些植物叫蘆竹,它們可來頭不小,它們的祖輩是經歷過太空環游的經過多代選育出來的優良品種,最高能生長到六七米!
此外,李靜還將這些專業的技術向學生群體進行普及,在他們的心中播撒下科技的種子。她組織領導團隊申請了首批首都科普研學基地,開展了一系列校園和基地的科普研學活動,獲中國科協等單位表彰。融合航天、農業和文旅元素的“一粒種子的太空旅行”特色主題活動受到廣泛歡迎。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了機會和條件,使其更近距離、更全面接觸航天育種和現代農業,并從中收獲更多知識,樹立熱愛科學的遠大理想。
參觀現代化大棚
“這些蘆竹的祖輩兩次到太空出差,選育出來具有優良性狀的新品種,未來可能為我們國家能源事業帶來不小貢獻?!崩铎o介紹,應用空間誘變育成的太空蘆竹新品種因熱值和產量高入選可再生非糧生物質能源植物,央企能源集團引種應用于電力行業,并錨定下一代清潔能源——氫能產業,服務國家雙碳戰略。
北青社區報副中心版組
文/劉睿韜
圖/受訪者提供
責編/張欣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