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以來,普寧市赤崗鎮五福嶼村緊緊抓住被定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村、鄉村治理積分制清單制試點村的契機,堅持強黨建、促發展,以黨建工作為總抓手,創新構建“黨建 ”模式,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紅色引擎”,先后獲評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揭陽市衛生村、揭陽市文明村(社區)、普寧市文明村(社區)、普寧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普寧市美麗鄉村等榮譽稱號。
完善黨建 網格管理體系 凝聚發展新動力
五福嶼村聚焦“提升黨建引領農村基層治理效能”主題,探索建立黨員包片聯戶機制,把全村劃分為24個片區,推動39名黨員干部掛鉤聯系服務所在片區的745戶群眾,以“村到組、組到戶、戶到人”三級黨建網格體系,統籌推進綜合治理、疫情防控、人居環境整治等事務,有效實現了民情在網格中掌握、服務在網格中開展、矛盾在網格中化解、問題在網格中解決。
黨員志愿服務隊在臺風天氣入戶走訪群眾。
同時,五福嶼村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動員16名黨員干部成立2支黨員志愿服務隊,為村加強日常管理提供服務保障,切實把黨建引領貫徹到疫情防控、發展、民生和安全等各項工作中。
黨建 黨群陣地建設 提升服務新高度
提檔升級黨群服務中心,力爭打造示范點。
以“五常五好五福嶼”為主題,五福嶼村聚力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率運行,在原有建設基礎上對村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提檔升級,構建“1 5 2”模式,即:1個辦事大廳 5個功能區(干部辦公室、班子會議室、黨群會議室、便民服務活動室、綜合服務室) 2個特色功能區(積分超市、黨群議事廳),進一步整合黨的建設、基層治理、便民服務等功能,規范建成融黨員服務、群眾議事、便民服務、政策咨詢、教育培訓于一體的五福嶼村黨群服務中心。
黨建 人居環境整治 繪就宜居新圖景
五福嶼村突出補短板、強基礎、美環境,深入開展“廁所革命”,清理拆除了全村600多個露天廢舊老廁池,平整了拋荒邊角地,建設占地面積7.8畝的黨建主題公園,配設黨徽石雕、學“習”長廊、宣傳木匾、宣傳欄等設施,向村民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及黨建、廉政文化等,讓村民在休閑享受優美環境的同時,在寓教于樂中讓黨的創新思想入腦入心。
變“廢”為“美”的黨建主題公園,成為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五福嶼村從群眾實際需求出發,對地田下路和朝陽南路進行硬底化建設,新建2.5公里長的鄉村綠化長廊,對寨前池進行清淤、岸邊硬化、架設石欄,并配套路燈、休閑石椅。新建濱江休閑景觀帶,西面河溝建設水城,并在河邊增設石欄桿,鋪設石椅、種植綠化,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
黨建 積分管理機制 提升治理新效能
五福嶼村探索實施鄉村治理積分制,圍繞鄉村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文明鄉風塑造五大方面19小項設立分項、分值,制定了五福嶼村農戶積分評分表,通過“基礎積分 任務分 加扣分”相結合的方式,將鄉村治理各項事務量化為積分指標,村民獲得積分后可以到村積分兌換超市兌換需要的生活用品,還可以獲得“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榮譽稱號,有效激發了村民主動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和鄉村治理的熱情,讓“村里事”變為“家家事”,讓“任務命令”變為“激勵引導”,以“小積分”激發鄉村治理“大能量”,推動形成群眾參與、群眾獲得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此外,還針對鄉村治理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建立五福嶼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村級事務清單、村務公開清單、公共服務清單和村干部行為負面清單等,將村級事務清單化、流程化、公開化,有效提升基層治理的服務質量和成效。
南方 記者 林捷勇
通訊員 許耀武 林蘇芬
【作者】 林捷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