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童洋
編輯 | 張愛、劉玉嬌
視覺 | 童洋
責編 | 韓瑋燁
《呂氏春秋》曾云:“君子謀時而動,順勢而為。”而把這句警訓用于當下的不動產市場中,所謂“時”即為“存量時代”;所謂“勢”即為“低碳、數字”。
政策調控、疫情沖擊、經濟下行都預示著地產高紅利時代一去不復返。數據顯示,2022年1至3月房屋新開工面積2983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7.5%;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38159億元,同比下降19.6%。顯而易見,存量時代已加速到來。
在此背景下,不動產企業開始重視精細化運營,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全鏈條的降本增效,便成了不動產企業跨越迷茫、擁抱新機會的“最優杠桿解”。
謀存量時代之時,順數字低碳之勢。在2022年“卓越樓宇園區科技服務企業”中,中理檢驗、訊飛智元等多家專注數字科技服務的企業入圍,本文將對中理檢驗、訊飛智元、陽光海天、獨到科技、ABB等企業做出集中展示。
01
訊飛智元
訊飛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訊飛智元”)是科大訊飛全資子公司,公司業務主要依托智能語音、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推廣智慧城市解決方案與服務。
來源:公司官網
亮點一:依托科大訊飛,技術資源雄厚
數據顯示,2021年訊飛智元母公司科大訊飛營業收入183.1億元,同比大增40.6%;凈利潤同比增長14.1%至15.6億元,是過去十年來唯一連續10年營收增長率超過25%的上市公司。科大訊飛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龍頭企業,能為訊飛智元提供強大的技術資金和人才支持。
亮點二:提供智慧建筑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
依托科大訊飛核心技術,訊飛智元以“IB IT AI”的深度融合為導向,通過構建“1 1 8 N”的技術架構,整合建筑多維度多尺度信息模型和建筑感知數據,創建“網絡化、數據化、交互化、智慧化”的應用環境。其自主研發的AI數據管家目前已經能為建筑內的日常生活、辦公、管理、運營、服務等提供一體化的智慧建筑綜合解決方案。
來源:公司官網
近些年來公司先后獲得“全國建筑業先進企業”、“中國建筑行業十大領軍企業”、“中國智慧城市發展十周年領軍企業”等榮譽稱號。
入圍理由
訊飛智元基于訊飛天樞云智慧建筑超腦,打造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通行、智慧運維、智慧環控、智慧辦公、智慧運營和智慧指揮八大智慧應用,能給面向樓宇、辦公園區等行業場景提供智慧解決方案。
02
陽光海天
陽光海天停車產業集團(簡稱“陽光海天”)成立于2006年,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停車資產運營服務商。
亮點一:AIPP云資管平臺:提供全周期服務
陽光海天通過SaaS、AI等數字技術打造集車場運營ERP、AI智能監控、車主服務、移動管控及停車大數據等為一體的AIPP云資管平臺。
業務涵蓋停車場規劃設計、停車場運營管理、停車場投資建設等領域,為停車場業主在實現停車資源集約化管理、促進降本增效、業務協同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智慧科技賦能停車管理,助力停車產業標準高效。
來源:公司官網
亮點二:企業服務遍布全國,案例豐富
陽光海天的企業服務遍布全國40余城市,已運營管理車位50余萬個。公司運營案例十分豐富,包含中央電視臺新址、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環球貿易中心、大悅城等全國300余個。
此外,公司的城市智慧停車服務也得到眾多城市的高度認可,正在穩步推進浙江、重慶、山東、安徽、海南等省十余個城市級停車項目,并全面參與肇慶和遵義城市智慧交通建設和運營。
來源:公司官網
入圍理由
陽光海天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理念,依托豐富的停車資源以及強大的運營能力,加快推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與智慧停車服務的深度融合,為停車資產的價值提升、智慧城市創新發展提供新的可能。
03
獨到科技
獨到科技創立于2012年,是國內最早一批應用AI RPA技術解決社交營銷和用戶運營的公司。公司利用AI和RPA技術開發出了適合企業私域生態的SaaS產品線、用戶運營方法論及SOP實操體系。
目前獨到科技已經和零售、地產、金融、大文娛和通信等領域的頭部企業達成深度合作關系,為企業客戶設計用戶運營體系、提供自動化、智能化、精準化的“三化營銷”策略。
亮點一:已完成A輪融資,助力產品標準化
自2018年以來,獨到科技分別獲得了IDG領投的天使輪和招商局領投的Pre-A融資。
2021年底獨到科技獲高和資本地產科技基金和AMINO Capital豐元資本領投5000萬A輪投資,資金將用于獨到科技的AI和RPA基礎技術研發、豐富標準化的SaaS產品體系、加強營銷和客戶團隊的建設,促進私域流量轉化提升客戶營收,推動客戶與消費者聯通的自動化、數據化和智能化。
來源:公司官網
亮點二:SaaS產品,實現全流程私域運營
盡管私域這一概念目前已經成熟,但是很多企業還是在起步期,未能直接體驗到私域帶來的價值,獨到科技提供“系統 運營 研發 數據”,整套DTC模式私域解決方案。
獨到科技在系統端用數據自動管理、自動營銷,降低成本;在運營端,通過自主研發的AI機器人幫助企業智能運營用戶,多渠道消費者互聯,實現用戶經營閉環,帶來更多營業收入;在數據端,通過大數據技術實時監測用戶行為,描繪用戶畫像,深度挖掘每個用戶的全生命周期價值,讓每一個私域用戶的價值都得到極大的發揮。
來源:公司官網
入圍理由
隨著市場消費場景的碎片化,以及海量的產品服務信息讓企業粗放式的營銷效果大打折扣,企業獲客成本持續攀升。而獨到科技的通過SaaS平臺 AI技術 大數據結合,為企業提煉有效客戶資產,深耕存量用戶價值,幫助企業發展私域流量,實現精準營銷。
04
中理檢驗
中理檢驗有限公司(簡稱中理檢驗)成立于2014年,是以檢驗、鑒定、檢測、公估和認證業務為主業的獨立第三方機構平臺。主要服務內容是為現代生產、物流、海事提供第三方監控、檢驗、鑒定、認證一站式服務。
目前已在全國設有50家機構,共有150多家合作實驗室,可在全國各港口城市為客戶提供全天候24小時的第三方檢驗鑒定服務。
亮點一:獨立第三方機構,受國家認可
中理檢驗是由有著六十年悠久歷史的中國外輪理貨有限公司投資一億元打造獨立第三方的檢驗、鑒定、認證平臺。由于其專業的檢測和鑒定技術能力,是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的檢驗和檢測機構。
同時中理檢驗是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與生態環境部、發改委、能源局等部門以及與北京綠色交易所、中國節能協會等機構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實施減排舉措、綠色量化評估、碳市場交易方面有強大的資源技術優勢。
來源:公司官網
亮點二:提供檢驗、鑒定等一站式服務
與提供建筑全生命周期數字化低碳化節能減排方案的企業不同,中理檢驗主要是提供碳排查、碳足跡評估、碳減排潛力評估等監測、鑒定技術。從目前市場上來看,對碳排放、碳監測技術尚未完全標準化、也未能提供一整套的從監測到評估到方案確定的有效計劃,行業魚龍混雜。、
因此中理檢驗可以對建筑的全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如原材料獲取、生產(或提供服務)、分銷、使用、廢棄物處置/再生利用等所有階段進行核算評價,并及時采取措施,實現企業碳中和,助力綠色發展。
來源:公司官網
入圍理由
中理檢驗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事業的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行“碳達峰、碳中和” 國家雙碳戰略,實現認證助推生態文化建設、航運、物流產業新業態,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05
ABB
ABB成立已經有130多年,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工程公司。公司主要業務是通過軟件將智能技術集成到電氣、機器人、自動化、運動控制產品及解決方案。2020年ABB發布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承諾到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并賦能客戶減少排放,賦能和行業領域節能增效和可持續發展。
亮點一:發布電氣碳中和白皮書
當前中國的能源結構仍以化石能源消費為主,在實現雙碳目標上能源結構的轉型是實現碳中和的主要路徑,但當前很多企業對碳中和的意識尚未明確,能源結構的轉型需要循序漸進,這過程中首要就是人的意識的轉變。
2021年末ABB發布《ABB電氣碳中和白皮書》,基于在園區、建筑、等領域的長期觀察,積極對外輸出創新解決方案,希望從理念、思想上加強低碳理念推廣,進一步推動各類創新技術的應用,助力建筑、園區領域提升能源效率。
亮點二:自主研發能源系統“指揮家”技術
除了在觀念上的低碳推廣,ABB在技術上也自主研發了新一代能源系統和互聯網技術的能系統“指揮家”:網-荷-儲精準調控解決方案。該系統采用創新的雙層調控體系,由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和邊緣控制系統構成,呈現集中管理,分布式控制的架構,在項目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系統性地融入低碳理念,讓園區實現碳排放與吸收自我平衡,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實現低碳減排。
如ABB負責的廈門工業中心項目計劃,項目升級后,將通過智慧能源管理中臺對整個園區實現源-網-荷-儲協同調控,從而實現電力40%的清潔能源替代,減少碳排15,000噸,節約20%電力成本,降低40%運營成本。
來源:公司官網
入圍理由
環境氣候變化已經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挑戰,化石能源也將會枯竭,能源問題亟需解決。ABB作為行業領跑者,將通過不斷迭代的數字化創新技術助力客戶實現低碳減排,共同譜寫安全、智慧和可持續的電氣化未來。
評選規則:
本次評選將本著中立、公平、公正的評選原則,由企業家、投資機構、協會及行業內專家組成評委會,進行打分評估產生。
評分由50%評委會分數、40%資管指數、票數10%組成。由國內樓宇、產業園區不動產領域的企業家、投資機構、協會及行業內專家組成評委會。最終結果由評委會結果、資管指數和票數三部分構成,三項加權得出平均值。并且入圍項目需要評委會通過率達到半數,入選企業須獲得評委五分之四的贊成票。
針對寫字樓、產業園區、公寓、商業、物業管理、科技服務等標桿企業,圍繞企業經營性指標、運營力水平、產品創新力、資本實力、品牌影響力等指標遴選出:“卓越園區運營典范企業”“卓越商辦服務典范企業”“卓越園區協同服務企業(公寓、商業、物業管理)”“卓越樓宇園區科技服務企業”。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