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事故,因為微小的設備變更造成了很多事故,從而演變出要加強設備變更管理。設備變更管理在HSE24要素里面比重20分,設備的變更是指對設備或其部件更換為一個不同類型的東西。這些變化可能是微小的,但往往微妙和難以控制。這些變化可能會增加對設備設施的風險,這就是為什么要對這種變更進行合適的審核分析,并被正式書面批準,有關信息書面保存。通俗點講設備變更管理就是對超出現有設計范圍的改變,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變化進行有計劃的控制,是控制變化引起的風險。
下面來說下設備變更境界劃分:
我們實際過程中,將技術變更管理和設備變更管理整合一起審核,重點是抓好變更管理,從企業變更申請審批流程、變更實施以及效果評價來審核企業對變更管理的管控,確保流程正確,嚴格變更管理,減少因變更造成事故。下面我們來看下設備變更管理的境界劃分。
第一層境界:
1.沒有區分“同類更換”和“非同類更換”的依據。
2.只根據政府要求進行項目驗收。
3.對重點工藝設備的投產作啟動前安全聯合檢查。
處于第一層境界的企業還未將設備變更管理真正重視起來,缺少對設備變更管理的區分以及管控,對待設備設施的改變并未與其他指標、流程同步起來,這樣的作法會帶來不確定的風險。
第二層境界:
1.根據主管的口頭指令或會議紀要決定更換設備部件。
2.制定了同類更換與非同類更換的判定依據,員工理解并能確定同類更換與非同類更換的條件。
3.從設備到達工廠起,在整個安裝階段和試運轉前階段中對設備進行了檢查,檢查的過程和有效性到位。
4.把新的或經改造的設備加入到檢修測試計劃中
5.進行微小變更管理,設備的微小變更程序齊全。
企業做到了這幾條,說明已經意識到設備變更的重要性,公司領導層已經開始重視對設備改變的管控,但是“首長變更”依然存在。
第三層境界:
1.建立了書面的啟動前安全審核程序和完整的切合實際的檢查表;
2.審查小組人員包括技術、安全、操作以及維護保養人員。
3.變更的設備有明確的記錄,在工藝安全信息中有記載
4.變更管理文件用于工藝控制邏輯、軟件、硬件,包括報警、聯鎖,邏輯等的變更。所有的安全儀表功能(安全聯鎖)的修改都要求MOC核準。
5.啟動前安全審查包括工藝設備硬件的審查;
6.在機械安裝完成之前就成立啟動前安全審查的組織。
在這一層中,企業從啟動前安全審查、工藝操作規程等進行修訂完善,開始重視對設備變更管理的管控,從而確保設備變更管理的有效管控。
第四層、第五層境界需要的留言吧,能達到這兩層的,設備變更管理已經登堂入室,處于核心階段了。
注:各個境界劃分遵循“過程漸進”的原則,從混亂到有序,再到整合、簡化、提高,最終到持續改進的過程;從被動管理到主動管理的過程;從內部管理到向社會發展的過程等。
境界描述是以低境界作為高境界的基礎,在完成低境界中所描述的全部工作后才能升入高境界。因此,描述高境界時不再重復低境界的內容。即:高檔不獨立于其下低檔而存在,或稱“上檔不獨立”。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