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蘇州專稿 文 視頻/采編團隊】
在蘇州,你可以乘坐無人駕駛小巴上下班,也可以吃到無人移動送餐車送來的美食,還可以呼叫無人駕駛出租車日常出行……這座創新之城擁有全國最多、覆蓋車型最完整的無人駕駛場景,它用鮮活的案例告訴我們,無人駕駛,未來已來。
目前,蘇州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綜合實力排全省首位、全國前列,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全市從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直接相關企業超200家,直接產值超250億元。
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由蘇州市委市級機關工委、蘇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蘇州高鐵新城管理委員會主辦,看蘇州新聞客戶端承辦,蘇州銀行支持的《非凡十年·智行蘇州——打造城市的移動科技名片》訪談節目正式推出,邀請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走進蘇州長三角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示范區智控中心,暢聊“數字經濟時代下的蘇州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集群”。
本期節目邀請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相城)副院長鄭四發,先導(蘇州)數字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佳利,輕舟智航(蘇州)總經理程智奇,圖達通智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常敏四位嘉賓來到現場,共同討論這些年來蘇州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
無人駕駛、車路協同
打造“城市的移動科技名片”
車輛行駛在道路上,沒有駕駛員操作,更沒有方向盤、油門、剎車踏板。你以為這是出現在電影里的場景?其實在蘇州高鐵新城,這樣的無人駕駛小巴已經正式上路載客試運營。
在訪談前,四位嘉賓一起乘坐了輕舟智航打造的無人小巴——龍舟SPACE。極具線條感、科技感的外觀,大膽突破傳統駕駛設置,真正實現無人駕駛的小巴,讓大家紛紛點贊。
“目前無人小巴共安排了約10輛車,規劃設計2條路線,設置13個站點,串聯起活力島、蘇州第二圖書館、小外灘等熱門打卡地標。”輕舟智航(蘇州)總經理程智奇表示,希望將這樣一款無人駕駛小巴打造為“城市的移動科技名片”。
除了輕舟智航的無人小巴,在蘇州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道路上,你可以看到各式智能車輛有序穿行,一輛輛無人車正跑出智能駕駛的“加速度”。
蘇州相城區發布全省首個自動駕駛出租車產品Momenta GO,開啟了國內路程最長的5G Robo無人公交(輕舟無人小巴)試乘體驗,還在省內率先發布了無人移動送餐車示范應用場景。蘇州工業園區規劃了金雞湖景區無人車綜合示范場景,無人售賣機、無人清掃車及無人觀光車的投放,讓景區游客大呼新奇……
圖達通智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常敏介紹,如今的智能駕駛技術,和若干年前相比,核心原理并沒有發生大的質變,但芯片、算法、操作系統、傳感器、雷達等技術一直在持續優化。
“大家看,這個方塊形狀的黑盒子,看著不起眼,卻是我們花了很多年才研發出來的無人駕駛車的‘慧眼’。”鄧常敏說,相比較于普通雷達,圖達通智能科技研發出來的激光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
圖達通智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 鄧常敏
目前,這樣的車規級高性能激光雷達已與蔚來ET7車型達成合作,實現標配量產交付到消費者手中。
“通過與上下游供應鏈的不斷磨合,我們的激光雷達正大規模量產,成為了全球首批實現大規模量產的高性能激光雷達。”鄧常敏說,這有著行業里程碑式的意義,代表無人駕駛已經深入滲透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記者了解到,蘇州高鐵新城已在全省率先發布智能駕駛上路計劃,重點部署了4825個場景落地計劃,擁有全國最多、覆蓋車型最完整的無人駕駛場景;已投用無人環衛、快遞等各種車輛544輛;無人公交線路總長超20公里,居全國首位。
截至目前,高鐵新城已累計改造智能網聯道路63.4公里,并助力相城區獲批江蘇首批省車聯網先導區和江蘇省首個數字交通示范區。
上下游合作、全域發力
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集群
訪談現場,一張老照片勾起了一段創業故事。“這張照片拍攝于2019年美國硅谷,畫面中是我們公司的4位創始人和改造的第一輛智能駕駛車。”程智奇回憶道,“創業初期環境比較艱苦,同年底,輕舟智航四位創始人回到國內,選擇在蘇州創業。”
“蘇州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具有很好的基礎,還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智能網聯汽車核心的車-路-網-云技術。選擇在蘇州落地研發,是我們非常正確的選擇!”程智奇說,輕舟智航從最初的4人發展到如今超過400名員工,更是吸引了來自Waymo、特斯拉、英偉達、Facebook、百度等世界頂級自動駕駛公司和科技公司的人才加入,企業快速發展的歷程恰巧完美地詮釋了“人到蘇州必有為”的工作品牌。
輕舟智航(蘇州)總經理 程智奇
今年的“新年第一會”蘇州市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發展大會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相城區在智能車聯網等領域加快形成高端創新集群,搶占發展先機。
近年來,相城區先后獲批江蘇省首批車聯網先導區、省首個數字交通示范區,率先啟動國家首批、長三角唯一的5G新基建車聯網項目建設,正在數字經濟主賽道新賽道上集中發力,加快打造高水平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集群。
作為蘇州唯一一家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全要素生態運營商,先導(蘇州)數字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蘇州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構建、創新協同、生態運營、投資賦能等工作。
先導(蘇州)數字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佳利介紹,在測試研發環境方面,目前已有一批公共研發的測試平臺投入使用,到今年年底,相城區將構建超160公里的智能網聯高等級測試道路,為企業提供測試研發驗證的環境保障。
先導(蘇州)數字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佳利
在產業鏈協同體系打造方面,整個蘇州智能網聯的生態模式正逐步完善,已經細分了30多個產業鏈、200多家企業,并且很多企業互為上下游關系。
“未來,我們將致力于為新技術、新產品構建一個良好的、包容的、審慎的政策環境,持續推動迭代優化,助力打造蘇州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集群。”王佳利說道。
立足高新技術、產業鏈生態
探索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蘇州模式
“無人駕駛真的安全嗎?”“無人駕駛最理想的形態是什么樣子?”……訪談中,網友們圍繞智能駕駛積極提問,四位嘉賓也表達了自己的見解。
“從產業發展來看,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從技術研發逐漸進入商業化階段,同時為了支持產業發展,各個國家都修訂了法律法規支持。”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相城)副院長鄭四發認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尚沒有成功的經驗和既定道路可以借鑒,必須立足高新技術與產業發展要求,并結合國情,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的中國方案。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相城)副院長 鄭四發
記者了解到,目前,蘇州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綜合實力排全省首位、全國前列,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全市從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直接相關企業超200家,直接產值超250億元。
“蘇州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起步早,探索及實踐有力,已經形成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蘇州經驗。”鄭四發表示,蘇州已構建了以智能汽車、基礎支撐、信息交互為核心的產業鏈生態,基本覆蓋了自動駕駛算法、激光雷達、高精地圖、高級輔助駕駛等30余個細分領域,集聚了Momenta GO、智加科技等一批車聯網龍頭企業,促成了曹操出行、華為、滴滴等一批頭部企業落戶,也包括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的入駐。
后續,蘇州還將根據國家5G車聯網項目建設要求,形成從技術研發、測試驗證、示范應用,到商業化探索的完整閉環。實現在常熟市、相城區、蘇州工業園區三區與524國道的“三區一走廊”內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車聯網應用實施。同時,加大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政策扶持力度,爭創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