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廣東省標準化協會發布了《高速公路運營成本管控》團體標準,以標準化體系管控高速公路運營成本開支。行內人士認為,這不失為高速公路管理的一項創新舉措,為高速公路運營成本的管控提供新的手段和技術支撐,具有借鑒推廣的意義。
據交通運輸部門統計,至2021年底,我國已建成運營的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6.91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建設對促進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近年來,高速公路單公里運營成本支出一路看漲。
中鐵建公路運營有限公司根據高速公路項目分布不均、點多面廣的特點,以標準化為手段和抓手,加強對運營成本的管控。近三年,其高速公路單公里運營成本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50%,吸引了全國同行的廣泛關注和大量的上門“取經者”。
因此,標準編寫組認真總結借鑒經驗做法,并以多種方式開展調查研究和廣泛征求意見,編制成了獨具特色的“12579”高速公路運營成本管控體系。
“12579”高速公路運營成本管控體系是什么?所謂“1”即“ 一個原則”,“2”即“兩個支點”,“5”即“五個單元”,“7”即“七個模塊”,“9”即“九個控制點”。值得注意的是,“九個控制點”通過財務費用控制點、經費開支控制點、人力成本控制點、日常征收控制點、日常機電控制點、機電專項控制點、日常養護控制點、養護專項控制點、市場開發控制點等9項控制點進行各項成本管控。
標準對各個控制點包含的具體項目內容、定額預算、管控流程、計算公式、職責分工、檢查考核及運營平臺搭建等環節細節,都要求根據企業實際界定和落實。九大控制點中包含的事項共220多項,每項的相關要素都做了具體規定,使運營成本開支每項都處于明確的有標可依、可管可控之中。
專家組評審認為,該團標規定的“12579”運營成本管控體系,來自企業的成功實踐 ,結構清晰,規定具體可行,具有創新性、先進性和可操作性,為高速公路運營成本的管控提供新的手段和技術支撐,具有積極意義和作用。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劉春林
圖/由廣東省標準化協會提供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蘇琬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