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岳陽10月12日訊(通訊員 何霞 馮亞雄)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中,屈原管理區充分發揮黨建統領的作用,以鄉土文化點燃鄉村振興火種,提升群眾精神文明“軟實力”,發揮文化“潤物無聲”真功效,奏響文化振興“最強音”。
“屋場宣講”傳承鄉土文化,提振文化自信。“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屈原管理區動員廣大黨員干部下村入戶,利用周末、晚上的空閑時間,組織農民群眾開展“屋場宣講會”,聘請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老軍人、新鄉賢等一批熟悉地域文化的能人成為講師,挖掘神話故事、人文歷史、鄉賢事跡等優秀資源,聚焦風土人情、民風民俗、地域地形等地方特色,圍繞黨的建設、鄉村振興、移風易俗、基層治理等主題,弘揚正能量,傳播新思想。老一輩黨員干部在屈原懷石沉江的鳳凰鄉宣講屈原的愛國情懷,在“營田慘案”發生地營田鎮重溫抗日戰爭的慘烈,新一代鄉賢能人講述在外的所見所聞,將集體經濟發展的好思路、黨員管理教育的好辦法、基層治理創新的好模式,通過“屋場宣講”的平臺一點一滴娓娓道來,點燃群眾愛鄉、護鄉、念鄉的熱情,提振鄉村的文化自信。
“文化搭臺”培育鄉土文明,倡樹文明新風。“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春耕夏種、秋收冬藏,鄉村文化振興的基礎必須建立在充滿泥土芬芳的土地之上。屈原管理區堅持依托地域文化,開展多姿多彩的鄉村文化文藝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清新熱鬧的梔子文化旅游節順利舉辦,不但帶來了品質高雅的文藝表演,還特聘了一批專家、顧問,助推農副產品產業經濟發展;魅力非凡的端午民間龍舟表演賽在河夾塘汨羅江故道火熱開展,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新聞綜合等頻道聯合直播,進一步擴大屈原端午龍舟文化影響;“山水田園、多彩鳳凰”首屆西瓜文化節立足本地特色農產品,“瓜”分快樂,為西瓜產業鋪就鄉村振興“甜蜜路”。“文化搭臺,農民唱戲”,一系列精神文化活動的開展,為群眾送上一道道“精神盛宴”,豐富鄉村文化活動,整體提升鄉村的精神風貌。
“文旅結合”盤活鄉土旅游,打造地域名片。“糧為酒之肉。水為酒之血”,要釀出“文化振興”這壇好酒,最重要的就是要選擇好品質優良的優秀傳統文化“原料”。屈原管理區雖然地方不大,卻是歷史長河中的文化明珠,流淌著“星河燦爛的楚文化”“ 博大精深的屈原文化”“ 敢為人先的湖湘文化”“ 戰天斗水的農墾文化”四大文化, 近年來,通過發揮歷史文化資源優勢,結合農耕、水鄉等特色,明確“4 4 2”的主體框架推進農文科體旅深度融合,著力打造屈原投江地河泊潭廉政文化基地、東古湖濕地觀天鵝景區、古羅子國遺址公園、羋月旅游度假村、農墾文化博物館等一批文旅項目,形成水陸兼容、特色鮮明、農文科體旅融合的文化旅游生態區,通過越來越多歷史文化的挖掘、開發和利用,既進一步擦亮屈原鮮明獨特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名片,也為鄉村振興帶來了熱度,為廣大農民群眾增加了收入,為年輕人扎根鄉村提供了新的舞臺。
物質塑形增進福祉,文化鑄魂行穩致遠。屈原管理區秉持“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創新精神,黨群齊心用文化為鄉村振興鑄魂賦能,為鄉村振興培育強大的精神動力,讓文化沉淀出鄉村振興“最強底蘊”。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