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是周恩來總理的誕生地。
近年來,淮安市淮安區把周恩來這個讓人感到“很溫暖、很自豪”的名字作為精神內核,從建設溫暖組織、凝聚溫暖合力、提供溫暖服務、營造溫暖環境、弘揚溫暖文化等五個方面,在恩來社區試點探索“黨建引領溫暖治理”模式,推動黨的建設與基層善治融合共進。
恩來社區位于淮安區古城區和新城區的接合處,面積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萬人,既有未改造的老舊小區,也有新建的商品房小區,原先是全區基礎設施最差、群眾意見最集中的社區之一。
開展試點以來,恩來社區踐行周恩來總理“合實際、不架空”理念,組建“社區黨委-網格(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組織鏈條并實體化運作,成立“紅領物業”聯合黨支部,在理論說唱團、文藝服務隊等社團成立13個功能型黨組織,將組織體系嵌入社區治理一線、群眾生活一線。
恩來社區黨委定期開展“海棠先鋒”行動,為178個居民樓棟選聘“樓棟管家”,設立“黨員中心戶”,發動320名黨員認領聯系服務群眾責任區域。對參與黨員開展積分紀實管理,每月展示評議、每季關愛慰問、年底總結表彰,激勵黨員當先鋒、作表率、走在前。
社區的一點一滴變化,廣大居民群眾的主動參與和積極配合不可或缺。恩來社區黨委堅持“讓群眾說話有人傾聽、遇事有人解決”,定期召開黨群聯席會議研究社區事務,建立“有事好商量”黨群協商議事機制,按照收集議題、事項評審、黨群議事、落實辦理、積分公示等五步議事規則,有效推動社區各類問題的解決。
為方便群眾辦事,恩來社區打造了2000余平方米的“初心?集”黨群服務中心,協調區教體局、衛健委等20個部門,導入30多個公共服務事項,建設6個網格黨建工作站,依托一體化社會治理平臺,開展便民利民服務,形成“15分鐘便利生活圈”。
文化是社區治理的靈魂。恩來社區精心打造周總理家國情懷主題館,編演《海棠依舊》等20多個展現周恩來精神的文藝節目,經常舉辦周恩來精神大講堂,每季度舉辦“海棠文化節”。為傳承周恩來家風,恩來社區還開展好夫妻、好兒女、好鄰里等評選活動,處處呈現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社區和美的溫暖氣象。
通過在恩來社區的試點,淮安區提煉形成了“黨建引領溫暖治理”標準參考體系30條,并在下關社區、穿運社區、關天培社區等逐步復制推廣,走出了一條將踐行周恩來精神與創新社區治理有機融合的實踐路徑。
在周總理家鄉,環境優美、群眾幸福、治理有效的溫暖家園正在逐步呈現,習近平總書記“把周總理的家鄉建設好很有象征意義”的囑托正在成為生動的現實。
(周建金)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