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階段
規劃階段是理解為什么要建立一個信息系統以及確定如何建設的基礎。規劃階段由兩個步驟:
1.項目啟動期間,系統對于組織的業務價值已經被確認:如何降低成本或增加收入?大多數新系統的想法來自于在IS區域以外(例如來自市場部門,會計部門)系統請求的形式。系統請求提供業務的簡要摘要需要,并解釋了如何支持需求的系統將創造商業價值。信息系統部門與產生信息的人員或部門一起工作要求(稱為項目發起人)進行可行性分析。
將系統請求和可行性分析呈現給信息系統審批委員會(有時也稱為指導委員會),決定該項目是否應該進行。
2.一旦項目獲得批準,即進入項目管理。在項目管理期間,項目經理創建一個工作計,工作人員的項目,并提出技術以幫助項目團隊控制和指導項目整個SDLC。項目管理的交付成果是一個項目計劃描述了項目團隊如何開發系統
分析階段
分析階段回答誰將使用系統的問題,系統將會如何做什么,以及何時何地將被使用。 在這個階段,項目組調查任何目前的系統,找出改進的機會,并為新系統形成一個概念。
這個階段有三個步驟:
1.一個分析策略是用來指導項目團隊的工作。這樣的策略通常包括對當前系統(稱為現狀系統)及其系統的分析問題,然后再設計一個新的系統(稱為待定系統)。
2.下一步是需求收集(例如,通過訪談或調查問卷)。分析這些信息 – 連同項目的投入贊助商和許多其他人– 產生新系統的開發概念。然后系統概念被用作開發一套業務的基礎分析模型,這些模型描述了新系統如何運作開發。
3.系統分析,系統概念和模型被合并成一個文件,稱為系統提案,系統提案被提交給項目發起人等關鍵決策決策者(例如審批委員會成員),由他們決定是否決定項目應該繼續前進。
系統建議是最初的交付成果,描述了新系統應該滿足的業務需求。因為這是新系統設計的第一步,一些專家認為用“分析”作為該階段的名稱是不合適的,有人認為更好的名字是“分析和初步設計”。大多數組織繼續用分析作為該階段的名稱,所以我們也在本書中使用它。只是請記住,分析階段的交付成果既是分析性的,也是高層次的新系統的初始設計。
設計階段
設計階段決定系統如何在硬件,軟件,和網絡基礎設施方面操作;并決定用戶界面,表單和報告; 特定的程序,數據庫和將需要的文件。雖然關于這個系統的大部分的戰略決策都是在分析階段制定系統概念的過程中,但是設計階段步驟確切地確定系統將如何操作。
在設計階段有四個步驟:
1.首先產生設計策略。它闡明了系統是否會被公司自己的程序員開發,或者外包到另一家公司(通常是咨詢公司),或者公司是否會現有的軟件包。
2.形成系統的基本結構設計,基本結構設計說明了硬件、軟件和網絡基礎設施的使用。多數情況情況下,系統將添加或更改已經存在的基礎設施組織。界面設計規定了用戶如何在系統(例如,諸如菜單和屏幕上的按鈕的導航方法)以及系統將使用的窗體和報告中的操作流程。
3.制定數據庫和文件規范。這些確切地定義了什么數據將被存儲并存儲在何處。
4.分析團隊做出程序設計,確定需要寫什么程序,每個程序要做什么。
這些交付成果的集合(架構設計,界面設計,數據庫和文件規范,和程序設計)是系統的規格說明書,轉交給編程團隊來實現。在設計階段結束時,可行性分析和項目計劃進行重新審查和修改,另外由項目發起人和批準作出決定委員會是否要終止項目或繼續。
實施階段
SDLC的最后階段是系統實施階段,在這個階段系統被真正創建(或者在包裝軟件設計的情況下購買)。這是最受關注的階段,因為對于大多數系統來說,它是開發過程中最長和最昂貴的一部分。這個階段有三個步驟:
1.系統建設是第一步。創建系統并測試以確保它按設計執行。因為修復bug的成本可能是巨大的,所以測試是實施過程中其中一個最關鍵的步驟。大多數組織給予測試更多的時間和關注,而不是開始寫的程序。
2.按安裝系統。安裝是關閉舊系統,打開新系統的過程。轉換系統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是一個培訓計劃的開展,教導用戶如何使用新系統并且幫助管理由新系統造成的改變。
分析團隊為系統建立一個支持計劃。這是計劃通常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后審查以及動態地確定系統的主要和次要的需求改變。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