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雨霏 崔躍)佳木斯市委組織部堅持把部機關能力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始終保持趕考狀態,持續強化組工干部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努力鍛造忠誠心、鐵肩膀、真本事,推動全市組織工作創新發展、晉位爭先。
擦亮“忠誠、可靠”的政治底色,答好“初心卷”。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重點學習內容,常態化長效化組織學原文悟原理,持續強化理論武裝。創新開展“總書記創新理論金句感悟會”,組工干部聯系個人思想、學習、工作實踐,談感受、談體會,推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汲取榜樣力量,邀請武大靖參加部機關主題黨日活動,傾聽他的成長歷程,感受他的愛國情懷和拼搏精神,激勵部機關干部對黨忠誠、擔當奉獻。組織機關干部“重溫入黨誓詞”,在鏗鏘的誓詞中砥礪初心、牢記使命。通過黨支部為黨員過“政治生日”,組織參觀市博物館、紅色九州黨史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進一步升華愛黨愛國情感,激發接續奮斗豪情。開展“走出科室看、集中參觀學”活動,觀摩學習全市黨建工作成果展和黨史圖板,通過深入交流研討,黨員干部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奮進新征程中找準自身的責任與擔當。
打造“有底氣、讓人服氣”的精干隊伍,答好“能力卷”。建立健全年輕干部“導師制”,10名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干事勁頭足導師與40名年輕干部組建28個結對幫帶小組,通過開展“共寫一篇文、共審一本檔、共辦一件事”、業務能手“精講10分鐘”等“理論+實訓”活動,錘煉“嚴、細、快、實”工作作風。把“組工講壇”作為組工干部提能力的“練兵場”“加油站”,創新采取“解剖麻雀式”業務講析、實景體驗等方式開展培訓,提升邏輯思維、實戰實操能力。舉辦全市黨委組織員示范培訓班,通過隨堂小考、代表交流等7種方式,有效提高120名參訓學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結合“雙報到、雙服務、雙評議”活動,部機關黨員干部進社區、入網格參與政策宣傳、疫苗動員等志愿服務活動,既增強了組工干部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又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建強“服務有為、保障有力”的模范部門,答好“實干卷”。將組織路線服務保障政治路線作為根本定位,錨定打造黨的建設模范區和人才集聚中心目標,狠抓落實、攻堅克難。深入實施“才聚三江”行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招才引才,市縣兩級一次性拿出551個崗位、807個編制面向駐佳高校開展“佳人聚佳”定向招聘活動,吸引畢業生將佳木斯市作為就業“首選站”,報考學生總人數占駐佳高校畢業生總量的20%,本地畢業生吸附磁性大幅提升。創設“學子行·三江情”實習實訓品牌,提供500余個實習崗位,截至目前,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8所985院校已選派120余名師生到佳木斯實習實訓。持續推進省東部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人才社區建設,同步完善人才大道、人才走廊等設施,系統形成佳木斯“人才地標”。創新“紅糧金碗”墾地和“東極紅帆”邊境黨建特色品牌建設,開展“請黨放心、強邊有我”主題實踐,推進“國門黨建”“軍警地共建”和“黨旗固邊”三項工程,構建“八百里”邊境黨建長廊,切實加強邊境地區黨建工作引領。探索“三江紅立方”黨建引領群團新舉措,以2000平方米黨群共建“紅立方”為引領,在全市集中打造集職工、青年、婦女活動為一體的“紅立方”集群,激發黨建引領群團工作新活力。抓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深入推進實施“四培雙帶工程”和開展產業項目“攻堅升級”行動,全市調整選派342個工作隊、160名第一書記駐村,爭取68個村項目扶持資金3400萬元。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