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高新區黨工委全面落實“一線指揮部”責任,堅持強基礎、補短板、抓重點、創品牌,不斷開拓高質量黨建引領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截至目前,園區納入省平臺管理非公企業103家,黨組織覆蓋率97%,其中單獨組建率52%(單獨組建黨組織54個),獲評市級“紅色引領”示范園區稱號,成功創建市級以上“雙強六好”非公企業黨組織13個,其中省級“雙強六好”非公企業黨組織4個、市級“紅色引領”示范點3個。
激發園區黨建新活力。構建“高新區黨工委—非公企業綜合黨委—黨建工作站—非公企業黨組織”四級組織架構,吸收6名龍頭企業黨支部書記作為非公企業綜合黨委成員,定期制發園區黨建重點任務工作清單,常態化召開黨建指導員、非公黨組織書記工作例會,強化黨建指導、黨群服務、交流學習等服務功能。按照“優化布局、完善功能、發揮作用”要求,對500平方米的園區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改造升級,形成“一廊兩站四室一中心”總體布局,實現了“一個陣地、多種資源、多種功能、集約服務”。出臺《池州高新區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考核獎勵辦法》,根據年度考核結果,對表現優秀的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予以一定的考核獎勵。
開拓黨建活動新思路。找準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共振區”和“關鍵點”,按照“一企業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工作思路,立足經營發展較強、黨建工作較好的非公企業,推動創建與企業自身文化相適應的黨建品牌,成功打造“紅色竹跡”(鴻葉集團),“與艾同行、守護藍天”(艾可藍),“紅色啟航、卡兒同行”(卡兒菲特),“紅色傳承、匠心鋁業”(明坤鋁業)等17個非公企業黨建品牌。常態化開展崗位技能比武、“金點子助企”、黨員示范崗評選、責任區創建等活動,新設立黨員示范崗32個、黨員責任區17個,培育3個以黨員工程師為帶頭人的科技創新先鋒團隊,2個以省級黨員勞動模范為負責人的黨員工匠工作室。
探索企業幫扶新路徑。推深做實全員幫扶,建立“雙重”包保服務工作機制,常態化走訪調研、排查梳理企業訴求,持續開展“園區貸”業務,今年以來,共走訪企業225戶次,幫助解決企業用工、安全環保等各類問題201個,已完成審定4批41家“園區貸”白名單企業,為22家企業放款資金9150萬元。組織開展大學生園區行、“學子看家鄉?園區發展”等特色活動,促成園區重點企業與高校院所簽訂人才項目合作意向協議10個,解決企業人才和用工需求。
賦能產業發展新方法。按照“一鏈一黨委、一鏈一陣地、一鏈一聯盟”,依托園區主導產業,成立了新材料產業等5個產業鏈黨建聯盟,采取“1 1 X N”基本架構,覆蓋園區重點企業79家。充分發揮產業鏈黨建聯盟招商平臺作用,做實產業鏈招商,去年在產業鏈黨建聯盟中遴選4個重點企業負責人作為招商顧問,協助園區招引項目2個、總投資6.2億元,有效實現產業強鏈補鏈。立足產業鏈黨建聯盟“信息互補、資源共享”的優勢,加快打造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整合生產要素,引導產業間、園區內產品的循環連接,有效促進園區綠色循環發展。2022年,園區在全省開發區綜合考核中位列27名,連續三年居全省前30名。(來源:安徽池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