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周小學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深圳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等40余項國家及省市級榮譽稱號,學生在科技創新(創客)、體育、藝術等各級各類比賽中斬獲1000多次個人榮譽。近日,東周小學再獲殊榮——入選“第一批全市基礎教育黨建工作示范校”名單。
閃閃發光的榮譽背后,是東周小學黨支部帶領全體教師辛勤耕耘,自覺擔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責任,探索黨建與教育深度融合,堅持對高品質教育孜孜追求的成果。近年來,東周小學以黨建引領,牢牢把握住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大勢,將卓越辦學品牌舉得更高、擦得更亮,打造與世界一流科學城相匹配的高品質教育。
夯實黨建引領“主心骨” 確保教育教學工作行穩致遠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教師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育人責任。
東周小學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黨建與教育發展深度融合。不斷提升辦學品質,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旗幟鮮明講政治是學校黨建工作的第一原則。東周小學堅持發揮黨支部政治核心作用,根據“圍繞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強教育”的工作理念,在自身建設和學校管理方面制定一系列制度,以組織建設的深化推進加強對教育科研、教學組織、學生培養的持續引領,力爭做到學校管理科學、規范不走樣,確保教育教學工作行穩致遠。
東周小學堅持落實黨支部主體責任,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學校定期召開黨建工作專題會議及支委會,傳達學習和討論有關事宜,黨支部全程參與學校“三重一大”工作的部署、落實和監督,支部委員掛靠年級,協助年級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支部不定期地召開班主任座談會、教師座談會、年級組、學科組教研會議,聽取教師對學校工作及領導班子的意見。設立校長信箱,廣泛聽取群眾對學校工作的建議。堅持黨組織書記抓黨建第一責任制,每年按要求向上級黨組織提交述職報告,在學校全體黨員大會上述職。在光明區委教育工委的領導下,東周小學黨支部成為教育改革的堅強戰斗堡壘,實現黨建和教育事業雙提升。學校黨支部先后獲評光明區教育系統“十佳優秀黨組組織”“光明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第一批“深圳市基礎教育黨建工作示范校”榮譽稱號。
鍛造黨建領航“主力軍” 打造一支勇擔當重實干的隊伍
教師隊伍是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根本都在教師。目前東周小學正精心打造一支德能雙馨的專業化教師隊伍,全校現有專任教師中,中高級職稱教師70余人,10余位教師榮獲省市級榮譽,市區級名班主任、名師18位,區級骨干教師、教壇新秀28位,名優教師隊伍不斷壯大。近3年來,東周小學教師參加省市區各類比賽獲獎300余項。
在推進高品質教育發展的過程中,東周小學強化理論學習,組織教師定期開展政治學習,開齊開足思政課程,學科教學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強化理論轉化,引領黨員教師用“四個意識”導航、“四個自信”強基、“兩個維護”鑄魂,做到以講促學、以學促做,推動學校黨建成果轉化為育人實效。
為進一步激發廣大教師的活力和動力,東周小學高標準推進黨建與教師培養融合,讓黨員教師主動發揮“領頭羊”的作用。學校黨支部通過開展黨員亮身份踐承諾行動,達到“錘煉教學基本功黨員走在前列、提高教學質量黨員做模范、做好教育科研黨員樹榜樣”的先鋒引領效果。
以學校改擴建為例,面對工期緊、任務重以及疫情、環保防控等不利因素,黨員教師想在先、干在前,勇于吃苦、攻堅克難。新建校園第一期工程從動工到投入使用,僅用了一年多時間,辦學規模由36個班擴大到54個。新校園建成后,另有兩所兄弟學校借該校校址辦學,學校黨支部成立工程進度攻堅小組,在開學前完成所有教室、功能室、辦公室的裝修,各類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全部到位,得到上級部門肯定。
該校還積極打造“支教幫扶先鋒閃光崗”,創建黨建工作品牌。學校與廣西、貴州、河源、汕尾等地六所學校簽訂結對幫扶協議,先后選派30余名黨員教師赴對口學校支教幫扶,切實強化了黨員教師勇挑重擔、實干興教的使命擔當。
兩年來,先后有18名黨員教師獲“廣東省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光明區優秀校長”“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16位黨員教師獲評光明區名師、骨干教師,形成“干事創業,強國有我”的良好局面。
黨建與教學同頻共振 “五育融合”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如何將黨建轉化為育人實效,是東周小學一直探索的方向。
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學校黨建工作的核心所在。東周小學堅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各環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德育為先、智育為重、體育為基、美育為要、勞育為本,深層次高質量推動“五育融合”,擦亮高品質教育品牌。
黨支部書記、校長何維泉介紹,為滿足學生全面發展需求,學校把課程分為奠基生命課程、拓寬生命課程、激發生命課程和綻放生命課程四大類,涵蓋“生命與健康、人文與藝術、素質與科學”三個領域,每個領域的每類課程都包括一系列具體課程,比如生命與健康領域的激發生命課程,包含武術社團、田徑社、女子籃球社、足球社、心理戲劇社。
面對課后服務痛點難點,該校堅持黨建引領,成立成立“課后服務”工作小組,全面保障課后延時服務課程的開展與實施。同時為學生打造有利于全面發展的“五育融合”服務課程,開設了涵蓋了科創、藝術(音樂、美術、舞蹈)、體育(游泳、傳統武術)、文學、勞動實踐等多個門類共62個社團,學生參與率達95%……
辦學38年來,東周小學積淀了深厚的教育底蘊,涵養出豐富的辦學文化,成為光明區一所具有優良辦學傳統的窗口學校。
如今在東周小學校園內,既有樂高機器人、AI種植研究等形式多樣的創新課程,又有新水墨繪本社團、班級主題藝術創意展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為學生搭建多樣化成長平臺。近三年,東周小學僅在科技創新(創客)方面就有18名學生榮獲“全國科普小達人”稱號,100多人次榮獲國家、省、市級個人榮譽。
踐行使命鑄輝煌,初心如磐向未來。今年正值光明區建區五周年重大節點,世界一流科學城建設日新月異。東周小學將發揚趕超奔跑、攻堅克難、勇于創新精神,全心投入新時代學校發展新實踐,確保學校高質量高顏值的發展目標落實到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中,以奮進姿態譜寫新征程的精彩答卷!
文:張艷麗 羅明輝 制版:陳欣 鄒虹香 劉蔡林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