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立夏時節,萬物繁茂。走進吳江東太湖生態園內的“海棠花紅”初心廣場,紅色文化和綠色美景相得益彰。這個建在百姓身邊的黨建教育場所,以生動的細節,展示了吳江黨建工作歷程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引領參觀者在尋找初心中明確使命,激發開啟新征程的豪情。
在吳江,一大批黨建陣地啟用,筑牢了黨建的堅實根基,沉淀蓄積起強大的黨建軟實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硬支撐”。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第一年,加強黨的建設意義十分重大。”吳江區委書記李銘表示,吳江把黨建工作擺在首要位置,持續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擦亮“融入式黨建”品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凝聚強大合力,加速打造“創新湖區”“樂居之城”。
打造高質量黨建,絕非一時之功,必須長期努力、全面發力,尤其是形成長效機制、塑造特色品牌。黨的十八大以來,吳江區委實施“融入式黨建”工程,把黨建融入發展、融入民生、融入區域、融入群眾,通過不斷創新,奮力推動黨建展現新氣象、新作為,為吳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全區建成31個區域黨建工作站,發揮“樞紐”功能,協調區域內現有的各類組織開展共建;成立全省首個區縣級黨建服務中心,為全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提供展示和學習平臺;在全國首發非公黨建組織力標準體系,設立可操作、可量化、可考評的20項指標,引領提升非公黨建質量……吳江不斷推進黨建創新,賦予“融入式黨建”新內涵,“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真正落到實處。如今,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成為各級黨組織的高度自覺。
5月初,亨通集團成為江蘇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在民營企業設立的首個現場教學基地。作為國內光通信與電力能源領域營收規模超千億的大型高科技民營企業,亨通集團做實黨建轉為生產力,做細黨建提升凝聚力,做強黨建增強競爭力,不斷擦亮黨建特色品牌。亨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介紹,面向“十四五”,企業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聚焦5G網絡、量子通信、海洋光網以及能源互聯網等產業,努力在前沿領域快跑領跑,搶占發展先機。
黨建強,則發展快。吳江以黨建為媒,搭建省級機關與民營企業的溝通橋梁,先后兩批促成41個省級機關黨組織與吳江45家重點民營企業黨組織結對共建,合力指導幫助企業解決商標注冊、軟件退稅、打造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等一批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難點問題。目前,吳江共有民營企業超8.4萬家,注冊資本超過5000億元,成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實施‘融入式黨建’,就是要讓‘融入’成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鮮明特色,‘服務’成為廣大黨組織和黨員的自覺追求。”在吳江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楊斌看來,只有高質量抓好黨建,才能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廣泛凝聚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智慧和力量。
“我現在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想問問小區何時安裝電梯?”一大早,70多歲的張文虎就趕到平望鎮黨群服務中心,拉住平望鎮城壕里社區黨委書記蘇曉的手咨詢。在此坐堂接待的蘇曉耐心介紹安裝電梯需要的條件、優惠補貼,以及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并將聯系方式交給對方。在平望,有事沒事來黨群服務中心,已經成為周邊居民的習慣。中心既是全鎮黨員的教育中心,更是集成式便民服務中心。
黨建如何“融”到百姓心中?吳江建成覆蓋區、鎮、村的三級“海棠花紅”黨群服務中心,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與此同時,吳江還接力開展“黨員干部進萬家”活動,不斷強化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無論是省委部署的大走訪活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還是全市外商投資企業大走訪,吳江都在第一時間組織黨員干部走到群眾身邊、走進企業紓困解難,傳承“魚水深情”。
“通過實施‘融入式黨建’,吳江在準確把握黨的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相互聯系中,找準發力點,為‘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保證。”李銘說,面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個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吳江將更好彰顯黨建引領作用,主動在國家戰略和滬蘇同城化發展大勢中找定位、定坐標、顯作為。
2020年7月,吳江攜手上海青浦、浙江嘉善,分別設立非公、城市基層、農村基層三個黨建領域的組織力學院,推廣運用三地在實踐中探索得出的優秀經驗。三地還共同發布了示范區黨建高質量創新發展“1 2”文件體系,打造互融互通的黨建制度體系,實現一個文件三地共用,一項工作三地共推,積極探索從區域項目協同走向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此外,37家省屬企業黨組織與轄區25個吳江基層黨組織攜手共建,34個項目簽約,為基礎設施建設、智慧城市打造、文旅項目開發等多個領域提供強力支撐。有了高質量黨建持續賦能示范區建設,一體化發展將不斷向縱深挺進。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