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保研還是考研,個人作品集的制作都是復試前很重要的一項工作,這是一個慢功夫,不可能心血來潮在考試前幾天一蹴而就。正如奧運會,四年一周期,運動員只有經過平時日積月累的科學訓練,在大賽的關鍵時刻才能迸發出無限能量。
首先,我們對“作品集”做一個字面上的分解,“集”可以理解為合集,就像我們的相冊,它是一個承載體;“作品”是核心,就像一張張照片,是承載體內的血肉和精氣神。我們想要制作出一本精致的相冊,其內容必定來源于平時照片素材的積累,精美照片越多,內容越充實,相冊質量也就越高。那么,有哪些內容可以放入作品集內呢?
毫無疑問,首推該類作品。從近年保研、考研成功的同學來看,每人手里都是大小競賽獲獎無數,在個人簡歷、作品展示部分都能給老師留下深刻印象,極大增加上岸希望。設計競賽作品,無論從主辦方的主題制定、評審流程與標準,還是到我們個人的制作周期、所耗心血、教師指導程度等因素來看,都是本科期間較為突出的作品。
備戰設計競賽有兩種方式,一是參加集訓營,專為某個比賽準備,需要在課余集中時間進行,而且價格不菲,比較適合留學備戰;第二種是優化平時課程作業來參賽,節省人力財力和時間,比較適合大多數同學。
如今,各高校常采用“課程 競賽”的模式來教學,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在作業深度上有所提升,為個人積攢優質作品,同時獲獎后又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成果做積累,為學校的學科評估添磚加瓦,可謂一舉多得。水木學員中,課程作業/畢業設計在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園冶杯、靳埭強設計獎、紅點獎等國內外高水平競賽中均有斬獲。
環藝作品↑
建議大一、大二、大三同學,在課程作業制作過程中/完成后,嘗試投遞一些競賽,具體可以到設計競賽網查詢,該網站會提供各類競賽信息和獲獎作品。水木致尚保研作品集的教學中,老師們在新學期之初都會請學員提供本科院校該學期的課程表,讓他們向上屆學長學姐了解每門課程的作業要求,然后結合當年設計競賽,選擇一些比較適合參賽的課程,未雨綢繆,提前備戰。例如,某環藝專業同學該學期有一門課程為《空間敘事表達》,老師便帶他了解與該作業主題相關的“學院杯中國室內與環境設計大賽”(2022主題:空間與敘事),以此為契機開展教學,這樣可以兼顧學校作業、競賽、作品集,既節省時間,又能將更多精力投入該作品的制作中,是性價比最高的一種方式。小組合作項目,圖可以全放,在面試環節說明小組分工,表明個人工作量即可。這些競賽不限于電腦出圖,有些質量較高的的手繪競賽也可以投遞。
設計競賽網↑
大家在篩選比賽時,需要對主辦單位做分類,同時到官網看看該比賽歷年獲獎作品以及今年主題,然后再決定自己是否報名。主辦單位可分為行業學會/協會、高等院校、企業等,一般前兩者主辦的比賽比較看重學生的設計概念,獲獎后除答辯、分享外,往往沒了后續;而企業主辦的比賽往往帶有一種“通過舉辦競賽廣泛收集方案”的味道,獲獎之后,主辦方可能會申請專利/買斷版權,然后投入生產,如果獲獎學生有機會繼續跟進,這為學生提前了解行業發展,積累落地項目經驗都是有好處的。之前就有學長文創獲獎,投入生產,網絡熱賣,收獲頗豐。
Designer:白映溪 指導導師:L老師
Designer:衛澤豐 指導導師:L老師
作品榮譽:香港CYAA設計大賽 金獎
Designer:王琰 指導導師:L老師
作品榮譽:東方之星創意大賽 金獎
Designer:魏一 指導導師:L老師
作品榮譽:亞洲中日設計大賽 金獎
Designer:張鈺 指導導師:L老師
作品榮譽:震澤絲綢杯最佳傳統紋樣表現獎
Designer:李響 指導導師:L老師
作品榮譽:東方之星創意大賽 銀獎
Designer:蔡欣成 指導導師:L老師
作品榮譽:震澤絲綢杯 優秀獎
設計是一個非常看重實踐的專業。我們在上學期間,無論是校內跟隨老師進行項目實踐,還是寒暑假在校外設計公司實習,都會接觸到與課堂學習不一樣的知識,對于設計項目從概念到落地全流程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這些經歷對于我們來講是十分寶貴的,這也是研究生導師十分看重的。之前有幾位同學在大三暑假到某古城參加了一個暑期工作坊,項目內容是為菜市場的商販進行攤位設計,工作坊同學來自各專業,有人為視覺系統再設計,有人為攤位裝修風格進行整體包裝,有人結合攤主與顧客的使用方式為攤位的空間布局進行調整,使其更加高效、整潔……后來,參加工作坊的實踐經歷成為了這些同學作品集呈現以及面試答辯的一大亮點,保研結果嘛,自然不會差。
有些同學擔心,公司實踐項目太多會不會過于商業,讓作品集顯得很low,比如國內室內設計公司出圖多為3D渲染,而且構圖四平八穩,好像與參賽作品前后風格不搭。建議同學們將該類項目放到作品集中后部分,對于表達方式也稍作調整,盡量做到風格統一。在此提示,實踐項目的采用一定要和原單位進行溝通,說明用意,盡量不要因為涉及版權問題或者商業秘密而染上不必要的麻煩。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服裝作品↑
很多同學在校期間會申請大創項目,其結項要求多為結項報告、論文和設計。如果申請成果,那么一定要珍惜,因為并不是所有同學都能爭取到這樣的機會。近兩年,均有水木學員在作品集中放入大創,成為與眾不同的閃光點。
本科期間,發表論文常見的方式有期刊、會議。國內設計專業本科教育為通識型,有些院校為技能型,對于學術能力的鍛煉在研究生階段才會開展,因此多數同學并無學術論文的寫作訓練。但你做不到,不代表別人做不到,水木同學中,本科期間就在國內期刊成功發表或國際會議宣讀論文的案例不在少數,她們均為保研、考研大軍中的佼佼者,入讀清華美院、同濟大學、上海交大、東南大學、西安交大、北京理工、四川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頂尖院校。
視傳作品↑
專利在國內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三種類型。多數設計專業的課程作業與專利申請關系不大,工業設計、產品設計的同學,可以在這方面努力爭取。
本科期間就能夠出版純文字類書籍的藝術生,少之又少。如果你的手繪出眾,又有相關資源,可以考慮該項選擇。
其他作品類型豐富,可以有本科期間的模型制作、攝影作品、鋼筆插畫、陶藝雕塑、文藝表演等,全面地展示自我,獲得老師的青睞。
建議:一些動態影像、動畫、三維漫游作品,無法直接在PDF或者紙質版作品集中展示,可以考慮上傳網站、公眾號等,生成二維碼鏈接,利用數字手段來延展作品內容、豐富展覽形式。
交互作品↑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