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心理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是創建于1929年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心理學綜合研究機構、中國心理學會的掛靠單位,以及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中首批進入特色研究所試點的單位。
心理所有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行為科學兩個重點實驗室,并設有健康與遺傳心理學、認知與發展心理學、社會與工程心理學三個研究室。是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有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5個博士和碩士培養點,并設有1個心理學博士后流動站。心理所有全國館藏最為豐富的心理學專業圖書館(5萬余冊藏書和50余種心理學相關數據庫),建有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心理科學數據中心,出版我國第一本英文心理學期刊《PsyCh Journal》,和兩本中文心理學期刊《心理學報》、《心理科學進展》。
心理所致力于探索人類心智本質,揭示心理和行為的生物學基礎與環境影響機制,為促進國民心理健康和推動社會和諧發展提供重要知識基礎和科技支撐。“十四五”期間,心理研究所將圍繞“心理健康的腦認知基礎與心理障礙的早期干預”“危機風險中的心理評估與干預”兩個主攻方向和“疼痛特異性神經表征及精準干預”“信息引導的心理機制及關鍵技術”兩個新興前沿方向和未來技術開展工作。
一、項目定位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項目申請截止日期2024年3月15日。
二、招聘方向
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健康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心理與行為建模等相關領域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人才。
三、申請人條件
1.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2024年3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無工作,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項要求
執行中央有關部門關于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3. 以上參照2023年海外優青條件,具體以2024年基金委發布通知為準。
四、崗位待遇
給予“海外優青”項目入選者如下相關待遇和配套支持:
1.研究組組長(研究員)崗位;
2.提供科研啟動與人才專項經費300-600萬元(含國家、院提供的支持);
3.提供必要的科研和辦公用房,以及團隊支持;
4.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實行高層次人才協議薪酬;
5.對符合條件者可提供研究所人才周轉公寓(兩室一廳);
6.根據中央在京單位落戶政策,解決本人、配偶及子女北京戶口,協助解決子女入園入學等。
對于特別拔尖、緊缺急需的人才,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進一步傾斜支持。
五、聯系方式
有意申請者,請將個人簡歷、學歷及工作經歷證明、代表性科研成果及其他必要材料等發送至指定郵箱,我們將盡快與您聯系,提供相應的政策咨詢和項目申請協助。
聯系人:李老師,張老師
電子信箱:rensc@psych.ac.cn
研究所官網:www.psych.ac.cn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2024年人才招聘啟事
詳見:http://www.scitoday.cn/talent/info.aspx?id=10099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