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名校游直播日前走進新型國際化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探訪美麗西浦、對話校長名師、揭秘辦學特色……本次探校直播在揚子晚報“一直播”和紫牛新聞兩大直播平臺推出,共吸引250多萬網友強勢“圍觀”。
西交利物浦大學
西交利物浦大學(簡稱“西浦”)是經中國教育部批準、由西安交通大學和英國利物浦大學于2006年在蘇州合作創立的中外合作大學。畢業生可獲西交利物浦大學本科學位證書、畢業證書和英國利物浦大學本科文憑。
西浦南校區
西浦2019屆中國內地本科畢業生中,超過86%選擇升學;其中,超過33%被世界排名前十的頂尖學府錄取,超過77%被世界排名前一百名校錄取,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在國內高校遙遙領先。
西浦畢業生
王沁琳:社團大佬、土木學霸、科研新銳
本科生做科研、發論文,不斷自我探索
在西浦這所不會限制學生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的大學里,王沁琳玩社團、搞科研、發論文,通過自我探索,找到了想要努力的方向,成為了想要成為的人。最終,她斬獲了帝國理工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的錄取。
王沁琳
“西浦特別好的一點是,在這里你不會被限制,可以自由探索。”大一時王沁琳加入了6個社團,通過各種工作鍛煉自己,同時學習也沒落下。通過社團,她積累了很多處理人際關系和時間管理方面的經驗,“我感覺自己挺適合學商科,但我入學時候選的是建筑大類,想學土木工程,又不想放棄商科,于是決定邊學習邊創業,在課堂和作業中學習土木知識,在實踐中學習商科知識。”
大二暑假,王沁琳加入了土木工程系張澄博士的SURF(夏季本科生研究基金)項目,這個項目屬于土木工程領域中基礎設施的智能大數據方向——通過數據分析來預測水管漏損情況。“我沒想到土木工程也能這么智能,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研究做出來對社會是有幫助的。”王沁琳想:既能改變別人對土木工程的刻板印象,又能給社會做貢獻,還能實現自我價值,這不就是我想要的嗎?
之后,王沁琳感覺整個人像換了血一樣,拿了學校獎學金、國家獎學金,還和老師、學長學姐一起發表了2篇國際會議的論文。“這是我在西浦最大的收獲,西浦讓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
王沁琳在第二屆可持續建筑與結構國際會議上獲“最佳學生演講者”獎項
研究生階段,王沁琳選擇前往帝國理工,在環境工程方向繼續深造。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出國留學規劃,她決定延遲入學,這一年繼續跟著老師做項目,積累科研經驗。“這也是西浦教會我的:當你想做什么事情的時候,不要怕,只要朝著目標去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劉方圓:高考沒考好也可以讀劍橋!
唯一的本科生,站上學術會議講臺
收到劍橋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之前,劉方圓已將阿姆斯特丹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等錄取收入囊中;在她摯愛的傳播學與媒體研究領域,這幾所大學都是全球頂尖院校。
劉方圓
劉方圓以理科生身份考入西浦英語系。她選擇的“傳媒英語”是個跨學科專業,既有英語方向,又有媒體與傳播學方向的課程,她由此接觸到來自兩個系的許多“寶藏老師”。英語語音學課堂,Stephen Jeaco博士帶來一個人體口腔模型,讓學生親眼看、親手摸,理解發聲器官。“他是個非常有趣的人,上課花樣特別多。他會肯定你、鼓勵你。只要他上課,就沒有學生不踴躍的時候。”
傳媒英語專業的授課老師學術背景多元化,研究領域各有不同。劉方圓發現,“當你對某個領域感興趣時,總能找到對此擅長并有研究的老師。”大二暑假,學校公布的SURF項目中,一個針對《人民日報》在特朗普參選總統時期的社論的研究項目引發了她的強烈興趣。當時報名很快就要截止,方圓帶上簡歷沖到媒體與傳播學系Tabe Bergman博士辦公室。該項目名額已滿,但聽完方圓陳述,老師決定給這個一心求知的學生一個機會。
“這個項目改變了我的人生道路。”這是劉方圓第一次完整參與一個科研項目,“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每出一點結果都會非常欣慰。”帶著SURF的論文成果,她參加了“第三屆江南課題組中國研究年會”,和學姐兩個人組成做學術報告的唯一的本科生組。“我沉浸在學術討論的氛圍中,很享受。”
劉方圓在SURF現場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實踐方面,劉方圓申請到西浦市場與交流辦公室的實習機會,經歷了整整一年的中英文新聞采訪寫作的實戰訓練。
申研期間,John Heaney博士鼓勵她說:“你跟我教過的很多學生一樣優秀,他們現在都在牛津、斯坦福讀書了!你也一定可以!”鄺獻文博士也建議她從讀博的角度考慮申研。
對她學術道路影響最深的Tabe Bergman博士,對每個學生的申研、求職、生涯規劃都會給出真誠意見。“Tabe很直率地告訴我哪些學校是我可以嘗試申請的,他真心為我考慮,幫我分析我更適合什么。”劉方圓表示,讀完博想回西浦教書、做學術。“像我老師那樣做純粹的學術,對我來說可能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好方式。”
鞠杞梓:開放包容的校園文化讓我探索熱愛之事
愛音樂愛到癡狂,斬獲帝國理工等7所學校錄取
鞠杞梓自嘲自己是個“不務正業”的西浦學子,幸而遇到這樣一個包容的環境和高起點的平臺。他躊躇滿志踏進西浦,努力學習英語、加入學生會、堅持每天鍛煉、重拾兒時學過的吉他。
鞠杞梓
大一,他把大把時間用在練琴上,除了上課,一天練習4-5小時,手指練到出血。2017年,練琴不到一年的他一舉奪得西浦天籟吉他社校內吉他比賽指彈組冠軍。“這個獎給了我信心——我能做我想做的任何事。”鞠杞梓乘勝追擊,拿下2018年西浦達人秀總冠軍,一年時間通過中國音樂家協會古典吉他十級評定。
之后,鞠杞梓有幸結識了享譽海內外的中國弗拉門戈演奏家王璨,一發不可收拾地“沉迷”于此。為體驗西班牙這門國粹藝術核心,他靠帶琴課攢夠學費,先后兩次利用暑假前往弗拉門戈藝術的發源地塞維利亞,進入當地辦學歷史最悠久的萊博雅表演藝術學院進修。鞠杞梓肯練肯吃苦,他的音樂感覺、手指條件都獲得了王璨的極大肯定。王老師向他允諾,“只要你肯練,我可以確保你去西班牙學習后能發展成為國內一線的吉他手。”
大學期間,鞠杞梓一直堅持運動健身,經過4年,他減掉100斤體重,又增重22斤肌肉含量,體脂率從30% 降到10%。“我的運動經歷和家中長輩的糖尿病等代謝類慢性疾病,讓我逐漸對人體代謝、骨骼肌肉以及營養科學產生了極大興趣。我也喜歡生物學,要放棄它,我真的不舍得。”
鞠杞梓與課程小組組員Jayne及Yunju合作完成生物學術海報報告
“西浦是一個強大的平臺,能把優秀的人和資源匯聚在一起。我因此獲得很多機會。生物系給予學生的科研資源、師資力量和課程安排都十分豐富,任何一個教授都對有熱情的同學十分友善,他們都是學生潛在的科研機遇。只要你主動,所獲絕對超出你的想象!”大四,鞠杞梓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專業學習研究,在導師呂志良教授指導下,成功獲取帝國理工學院臨床營養學研究型碩士、倫敦大學學院公共與臨床營養學碩士等7所名校錄取。
“西浦給我的感覺很像我父親,包容、開明。他懂得如何給你一個天地讓你去闖,同時在關鍵時候提供給你需要的東西。”他停頓了下想了想說,“西浦更像一個家,一個既可以寄托理想,更可以依賴的地方。西浦給予任何一個學生敢想敢做的機會、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讓你去探索你之所愛,鼓勵你去整合身邊資源發揮能力去創造社會價值。”
西浦“四大導師”齊上陣
引領學子創造無限精彩
西浦學子何以有如此大的發展潛力,為未來創造無限精彩?西浦副校長鈔秋玲教授日前接受揚子晚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西浦以使師生擁有“幸福生活、成功人生”為核心理念,擁有國際化的育人環境,嚴格的國際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以學生自治、學校引導服務為核心的學生工作體系及“四大導師”體系。
西浦副校長鈔秋玲教授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學校以學生健康成長為根本、以興趣為導向、以學習為中心,強調自主意識與團隊精神,培養知識、能力與素養兼備的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競爭力的世界公民。”鈔校長介紹,西浦“四大導師”體系包括:學術導師、學友導師、成長顧問及校外導師。
每位西浦學生從大一入學開始就會有一位語言中心的老師擔任學術導師,到大一下學期分完專業,學術導師將由學生所屬院系的老師擔任。在校期間一切與學習和研究有關的問題,學生都可以找自己的導師共同研討、尋求建議與幫助。
西浦于2009年推出“學友計劃”,以朋輩互助的形式,通過優秀的朋輩學長的交流和指導,引導低年級國內、海外學生適應西浦文化,幫助其解決生活、學習上的困難,規劃大學生活,實現自我發展。
2016年,西浦學生成長顧問中心成立。中心致力于關注學生的校園生活、身體健康、情感發展。鈔校長介紹道:“成長顧問既是良師,又是益友,伴隨學生大學四年的學習與生活,始終協助學生解決問題、提供建議,與學生一起面對困難,一起討論問題,一起思考,共同成長和發展。”
西浦校外導師十周年慶暨職業起航禮
2009年,西浦啟動校外導師項目,聚集了一批來自世界500強企業及政府、大型國企的資深職場人士。校外導師圍繞“職業意識提升、人生規劃輔導、職業課程開放、創新創業輔導、人生經驗分享、實戰案例分享、實習實踐機會、工作就業機會”八大任務提供全面輔導和支持。10余年來,校外導師人數從17位發展到700余位職場精英,項目惠及學生人數超6000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顧秋萍
校對 丁皓宇
來源:揚子揚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