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上市監管環境日益趨嚴的大背景下,許多企業在上市籌備期發現自身實際情況與上市監管機構針對研發管理的要求存在差距,特別是具備科創屬性的企業,由于企業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以技術快速迭代推動產品競爭力提升并實現商業價值轉化上,因而疏忽了研發管理體系建設,缺乏完整扎實的證據鏈條支撐自身實際的研發投入情況,導致被上市監管機構問詢甚至無法通過上市審核。上市監管機構對企業研發管理的合規性關注度不亞于科技及稅務機關,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并在企業內部有效運行能夠極大提升企業的研發管理合規水平,打通流程中的部門壁壘,提升業務運作效率,進而為企業降本增效、享受研發財稅優惠及未來科創板上市打下堅實基礎。
畢馬威研發管理稅務及內控一體化解決之道
處于起步和爬坡階段的科技創新企業往往面臨如下方面的挑戰:
- 未建立研發管理體系,研發活動的組織管理工作比較粗放,未明確各部門在研發管理工作中的職責分工,未針對研發項目建立規范統一的界定標準,享受研發財稅優惠的申報項目只是通過隨意拼湊,缺乏完善的研發鏈條及研發活動識別機制。
- 已建立研發管理體系但在滿足監管及財稅優惠管理要求方面仍存在關鍵環節缺失或無法貼合企業實際,相應流程只是“空中樓閣”,無法落地。
- 未針對建立不同管理口徑下研發人員的界定標準,導致不合理的擴大研發人員范圍或未將符合條件的研發人員納入統計范圍。
- 研發過程缺乏原始支撐材料或研發費用歸集不合理,例如人員工時未規范統計、直接投入無法對應具體項目、研發與非研發支出間缺乏合理的分配方法和依據等,導致研發費用投入產出效果差、無法享受研發財稅相關的優惠政策。
- 未有效識別和保護知識產權,未建立知識產權管理機制。例如,研究立項階段未做好知識產權分析調查導致重復開發或者存在侵權風險,研究開發階段缺乏對疑似侵權產品的替代性分析和規避設計,委外開發或合作開發時未界定知識產權的權屬,自主研發技術未及時申請知識產權導致研發技術缺乏專利保護等。
- 未建立對外合作研發合同管理機制,導致與合作方之間存在研發成果歸屬與應用、收益分成、保密性等問題上的合同糾紛,還可能導致無法適用財稅優惠等相關政策。
根據上市監管機構對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的具體要求,我們建議企業結合COSO內部控制框架、《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及相關解讀、上市監管指引等相關規范,從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以及內部監督五個要素出發對企業內部控制情況進行整體評估。
研發管理流程作為科技創新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流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外部監管及稅務機構對此也尤為關注。畢馬威在協助企業搭建研發管理體系或針對已有研發流程提供優化完善建議方面擁有豐富的項目實踐經驗,基于在監管要求和稅務合規方面的深入研究,并結合企業研發管理實際情況的了解,畢馬威建議企業從研發項目管理、研發費用管理、研發人員管理、知識產權管理、對外合作管理、優惠申報及監管合規管理等關鍵環節入手,幫助企業建立有效的研發管理閉環體系,增強財務報告的可靠性、提升經營效率、降低合規風險。
在研發管理體系建立過程中,畢馬威協助企業就相應流程規范的落地提供支持,為落地執行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建議。在經過培訓輔導、業務規范試行、問題反饋及優化的基礎上,推動企業研發管理效能的持續改進、持續提升。
研發項目管理
對標監管機構研發管理內控要求、行業較佳實踐及各類研發稅收優惠政策要求,結合企業自身的研發管理模式,從研發項目的需求分析、立項評審、開發測試、跟蹤執行、評審驗收、上線發布、更新迭代、結項等主要環節出發,識別每個環節的潛在風險及關鍵控制點,厘清各部門在研發項目管理過程中的職責分工與協作,幫助企業建立有效的研發管理閉環體系,提高研發項目運營效率,從全環節上規避財稅合規風險。
研發費用管理
根據相關法規監管要求,協助企業界定符合監管要求的研發投入范圍及各研發稅收優惠政策規定的研發費用范圍,明確會計財務報表、加計扣除稅收規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不同研發費用歸集口徑下的核算標準?;谘邪l活動全生命周期管理,厘清研發活動數據流流向以及系統間數據交互邏輯,評估研發數據的認定、歸集、資本化過程是否合理合規,確保數據的真實、準確和完整。
研發人員管理
協助企業規范研發人員管理,根據相關監管要求合理界定研發人員范圍,評估研發人員在不同研發項目的工時統計、研發人員工資費用的歸集、相關資質人員指標的監控及優化調整、人員管理系統、數據安全及保密措施等方面的管理是否到位。
知識產權管理
結合公司知識產權戰略發展要求,協助企業對知識產權進行合理規劃,建立知識產權管理機制,明確知識產權的管理責任、權利歸屬、侵權風險分析、申請及維護流程、保密措施、文檔記錄保管等相關要求,將研發項目、科技人員、研發費用、知識產權進行有效關聯,及時保護技術創新成果,規避潛在知識產權風險。
對外合作管理
企業在與科研院所或者其他科創企業開展聯合研發、技術許可、技術轉讓等各種模式的技術合作中,協助企業建立規范的對外合作研發合同管理機制,督促企業與合作方在合作研發的內容和范圍、合作方的權利及義務、合作研發風險責任承擔、合作研發成果歸屬、合作研發成果的使用轉讓及收益分配、合作研發的保密等關鍵事項上達成一致,避免與合作方的潛在利益糾紛。
優惠申報及監管合規管理
協助協助企業建立各研發稅收優惠進行申報或申請的工作流程,明確各參與部門職責及交付成果,對稅收優惠申請或留存備查資料進行全面梳理,提升資料規范性和完整性企業建立和完善各項研發稅收優惠申報流程,對稅收優惠申請或留存備查資料進行全面梳理,提升資料規范性和完整性。
畢馬威協助企業制定完善研發管理相關制度,將研發管理關鍵環節固化為標準流程業務規范,明確每個關鍵環節的關注重點、管理要求和流程,并確保企業的管理機制與業務發展協調一致。
給客戶的價值
提升研發管理效率
- 整合公司內部研發資源,統籌管理各分子公司的研發活動,有效整合現有研發人員與研發平臺,避免研發項目重復、資源浪費,提升研發效率。
- 發揮公司研發的協同效應,建立各分子公司研發職能部門有效的溝通機制,對于研發成果及時共享,提升研發效率。
降低研發管理成本
- 明確公司內部的研發管理職能定位,明確公司內部各成員企業之間的研發關系,運用制度有效地管控各研發職能部門,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 有效地利用與分配研發資源,避免不合理的研發過程管理,有效降低研發成本。
- 通過充分享受研發稅收優惠,有效降低研發成本。
有效把控風險
- 梳理研發費用與研發項目及研發鏈條各個環節的對應關系,管控研發材料之間內容的整體性和統一性,滿足主管部門對研發管理體系流程、組織以及支撐性文件的要求,降低合規風險。
- 標準化管理各分子公司進行研發相關的稅務優惠的申報,控制申報過程中的風險點。
作為專業的咨詢服務機構,畢馬威一直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效且卓越的服務,從風險中洞察機遇,共筑風控合規新長城。畢馬威研發管理稅務及內控一體化解決方案,借鑒成熟企業的先進實踐,助力科技創新企業提升研發管理合規水平,為邁向科創板之路打下堅實基礎。
本文內容僅供一般參考用,并非針對任何個人或團體的個別或特定情況而提供。雖然我們已致力提供準確和及時的資料,但我們不能保證這些資料在閣下收取時或日后仍然準確。任何人士不應在沒有詳細考慮相關的情況及獲取適當的專業意見下依據所載內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內容均不應被視為正式的審計、會計或法律建議。
?2023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及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均是與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 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畢馬威國際”)相關聯。畢馬威國際及其關聯實體不提供任何客戶服務。各成員所均為各自獨立的法律主體,其對自身描述亦是如此。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企業咨詢 (中國) 有限公司 — 中國有限責任公司;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版權所有,不得轉載。畢馬威的名稱和標識均屬于畢馬威國際的商標或注冊商標。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