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浦東新區衛生健康系統舉辦黨建高質量發展項目大賽決賽。浦東新區衛生健康系統黨建高質量發展項目自今年2月啟動申報立項,6月下旬收官匯報,歷時5個月,取得豐碩成果。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屬73家單位圍繞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四大方面25個方向的選題,共申報154個項目,選題廣泛覆蓋基層黨建、黨建品牌、黨建業務融合、黨群建設、黨風廉政等不同方向,在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充分體現了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促進醫院改革發展等時代要求。
本次活動旨在把醫療衛生領域廣泛使用的品質管理理念和工具方法應用于黨建工作實踐中,以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重點,進一步規范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36個黨建項目入圍決賽。23個黨風廉政項目展示項目成果。圍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目標,活動注重加速項目成果轉化,共形成或優化工作制度227項,工作流程150項,創新工作模式11項。
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單少軍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不僅是建設高水平醫院的“根”和“魂”,也是推動浦東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衛生健康系統黨建高質量發展項目的開展,在全區衛生健康系統中掀起新一輪“抓黨建促發展”的熱潮,達到了“廣覆蓋、重內涵、強基礎、促實踐”的效果。
中國醫院品質管理聯盟主席劉庭芳教授表示,醫院品質管理工具在實踐中開展應用推廣12年以來,全國已有8000余家大中型醫院,10萬個質量管理圈組、近100多萬名醫務工作者投入到管理應用實踐中。公立醫院黨的建設作為醫療行業的核心引領力量,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緊密結合醫療工作實際,不斷探索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浦東衛生健康系統在黨建工作中引入管理工具,不僅是對管理工具應用領域的拓展,更是對黨建工作理念的創新和提升。
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工作黨委書記、衛生健康委主任白云介紹,黨建高質量發展項目立足黨建引領,創新構建了多樣化管理工具運用的黨建工作新模式,為衛生健康系統發展新質生產力夯實組織基礎進行了有益探索,也讓更多醫務工作者深入到黨建工作質量持續改進的主動思考和工作實踐中。
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付晨,浦東新區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徐可畏,區紀委副書記姚亞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彭薇芬,區衛生健康工作黨委書記、衛生健康委主任白云,中國醫院品質管理聯盟副主席余波共同啟動本次決賽。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相關鏈接】黨建高質量發展優秀項目展示
浦東醫院:基于1 X N模式構建黨建業務深度融合機制
浦東醫院黨委牢固樹立以一流黨建促一流發展的理念,雙輪驅動,黨建業務深度融合,同頻共振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一是理念融合。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的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分層分類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專項培訓,進一步凝聚職工思想共識,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
二是制度融合。修訂完善相關制度、流程,黨委對黨支部參與科室核心管理工作進行指導與考核,紀委開展專項督查,雙線并進,堅持問題導向,保障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向聚合、深度融合。
三是機制融合。推動考核方式從結果導向轉化為過程導向,加強黨委對科室和黨支部的雙向考核機制。信息賦能,搭建信息平臺,實現線上監考聯動,全流程做好黨支部參與科室核心管理的指導與監督。
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構建醫院“楓橋經驗”新模式,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浦東新區人民醫院黨委堅持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層的原則,積極探索構建醫院“楓橋經驗”新模式。多部門聯動組建一支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團隊,依托滿意度聯席會,搭建協同協調聯動平臺,創新工作機制,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形成服務品牌。
打造一站式服務窗口——星空間,突破單一的導診概念,集咨詢服務、便民服務、綜合業務辦理、投訴接待等功能為一體,實現“多部門多窗口辦理”到“一窗受理”的轉變,有效減少了醫患矛盾的發生,真正讓醫療資源圍著患者“轉”。
設立臨時停車位——星車位,在門診、急診入口處專門劃出區域,讓行動不便或者急癥的病人能及時下車,同時,停車管理人員協助患者進入就診區域,協調車輛盡快駛離星車位,提升惠民星車位使用效率。
緩解就診難題——星陪診,面向社會大眾推出,由醫務社工、醫護人員、社會志愿者三方聯動,共同打造出一支經過專業培訓的志愿服務團隊,為就醫有困難的患者提供便捷、專業、人性化的免費陪診服務。
提升人文服務——星講堂,醫院內部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定期開展人文服務培訓、榜樣的力量宣講、醫院建設主題討論等活動,傳承醫院的歷史文化,弘揚醫護人員的職業精神,提升全院職工的醫學人文素養。
浦東新區洋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于黨業融合理念構建社區衛生機構黨員培育STAR模式
項目在醫院前期關于構建黨員五維素質評價模型的黨建課題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黨員教育培養STAR新模式,暨通過現狀(Situation)、培育(Training)、評估(Assessment)、建議(Recommendation)的循環應用,從政治素養、專業素質、工作實績、社會貢獻、社會評價等五個方面對黨員開展全面全域全程的培養教育和評價反饋機制,促進黨員素質提升和終身成長,并推動形成基層黨組織干事創業的合力,書寫新時代為人民服務的全新表達。本項目著眼于黨建業務融合的黨員素質評價維度,構建了全方位、個性化的黨員教育培養的理想模型,并在實踐檢驗中證實了其有效性。
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監督所:構建衛生行政審批在線幫辦新模式,有效防控廉潔風險
黨委堅持將政治監督與業務數智化發展緊密融合,聚焦衛生行政許可材料預審與收件服務的風險點,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建設在線幫辦系統,實行要素管理、時限管理,增強政治監督的具體化、精準化和常態化,切實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構建衛生行政審批材料申報在線幫辦新模式,作為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監督所在防范權力風險的創新性舉措,通過對許可材料審核流程和政治監督流程的優化,教育督促審核人員依法依規開展政務服務,強化提升政治監督質效。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