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鈦媒體記者曾在《預測 2017:市場將大量淘汰以免費模式為主的通用型 SaaS 產品》一文中談到:雖然OA、ERP、CRM 等軟件可以適配絕大多數公司的職能部門,但由于在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甚至不同管理方式的公司中,銷售、行政、財務等業務流不盡相同,所謂的標準型產品極易遇到瓶頸。
也正因如此,一波瞄準垂直行業的軟件服務商應運而生,它們針對各自行業的特有屬性,搭建起更具針對性的業務模塊,利用PaaS 平臺、插件、SKD 接口、中臺等方式,將功能做深后,采取“樂高式”的組建方式提供給企業,同時和企業的原有系統打通。
“明源云”就是當中頗具代表性的廠商。在11月中旬舉辦的中國房地產CIO峰會中,明源云公布了其最新數據:服務超過5000家地產開發商,其中地產百強企業90家以上,明源云旗下產品幫助開發商管理交易額超過6萬億,占比新房市場交易額的60%以上。
根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地產公司總量在2萬家左右,但由于地產生意有著集中性的顯著特點,截止2017年5月,地產領域前十大開發商的銷售金額市占率達27.9%,前五十市占率為 50.8%。
也就是說,在 2 萬家地產公司中,有一半的銷售額來自這個市場上排名前 50 的地產公司,而剩下的不少房企,很多是只擁有幾棟樓的小型項目,因此也并沒有企業管理的信息化需求。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行業屬性,明源軟件在1997 年誕生伊始,就圍繞頭部房企的 ERP 入手,把售房軟件中從前端接待、來訪、簽約;到中端驗房、營銷;再到后端報表、財務,整個交易流程打通,而這種深耕一個行業的垂直性打法,最終也幫助明源軟件在功能上足夠豐富與專業,同時具備通用型軟件無可替代的獨一性,也在行業內豎立了較好的口碑。
從規模上來看,誕生近 20 年的明源云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但從2012年開始,明源團隊開始意識到單一領域的軟件面臨的天花板問題,公司也探索性地推出三款“云”產品,試圖拓寬軟件公司的邊界。
切進下一個千億市場
“對于一個軟件公司來說,如果你只是在做本地化部署,那基本上不會有更大的發展。”明源軟件董事長高宇曾這樣表示。在高宇看來,房地產軟件包括多種類別,其中售樓軟件的定價偏向大眾化,銷售已面臨瓶頸,只有和互聯網深度結合,傳統公司才有未來。
明源軟件董事長高宇
因此,在2014年,明源云開始嘗試性地推出“云采購”,核心是解決采購供給端與需求端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開發商可以在明源云采購的平臺上直接發布消息,比如有哪些項目想招募對應的供應商,對服務資質有什么要求等等,而供應商可直接在云采購平臺上進行免費的注冊。
緊接著,2014年5月,明源云又推出了第二朵云“云客”,實則就是將過去以售樓場景為核心的 ERP 系統搬上了云端,從而為置業顧問和案場經理等工作人員提供智能化的移動辦公工具。
而在2017年,明源云再次上線了第三朵云——明源“云空間”。通過云租賃、云物業等互聯網產品平臺,幫助企業實現資源整合,優化運營效率,目前已與金融街、正商集團等近100家開發商、1500個社區合作展開合作,釋放人力30%左右。
同時,明源云采購也在今年升級為“明源云鏈”,并與云服務合并,涵蓋云采購、采購助手、移動工程協同、移動質檢、移動驗房、移動客服等多個供應鏈場景。
從這三朵云的構成來看,明源云試圖將互聯網產品與本身軟件業務互補的布局已經形成。隨著企業對 SaaS 產品的需求提升,云系列產品的應用也驅動了現有明源軟件 ERP 系統的需求;根據明源方面透露,這三朵云分屬三個不同的團隊獨立于明源軟件之外,且接受獨立融資。
另一方面,明源云也將自身的云平臺與諸如億方云、法大大等近百款 SaaS 產品對接,用開源的方式形成生態,從而提升企業用戶的黏性。
根據高宇對鈦媒體記者透露,目前云端收入預計將占到明源營收的25%,SaaS產品也能達到80%續費率,老用戶的推薦購買率超過30%,ERP產品的增值服務和增購服務能夠達到7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對已有 ERP 業務的云化以外,從云采購、云空間的涵蓋范圍也可看出,明源云也正在將業務的觸角延伸至新的賽道,比如云采購中的供應鏈撮合平臺,就是利用一端對接地產商,一端建立供應商信息庫,通過解決信息不對稱來提高供需雙方的采購效率。
目前,明源云鏈已與全國近2000家開發商、近10萬家精品供應商達成了合作,沉淀了近500萬條項目質量缺陷數據,合作方涵蓋了碧桂園、金地、綠地等眾多一線品牌開發商。
而在“云空間”的業務延展中,明源云計劃進軍的實則是物業、社區服務以及租賃業務中的共享模式。
這也與地產行業內的政策變動相關。隨著國家政策對“以租代售”模式的提倡,明源云也正逐步將對新房增量的業務延伸至對存量房產的運營中來,甚至包括軟裝領域內的智能家居裝配,都在明源下一步考慮的業務范疇之內。
如何服務好地產公司 CIO?
對于已經深耕地產行業20年的明源軟件來說,對于時間窗口期的占領除了體現在產品功能的深挖以外,銷售渠道的拓寬更是成為另一種壁壘,高宇就對鈦媒體記者表示:“明源不存在大量陌生拜訪的問題,出的新產品可以直接推給熟悉的 CIO。”
這也解釋了明源云在后期轉型推出的“三朵云”為何能較快地應用在地產公司。特別是對于頭部房企來說,動輒過千億規模的銷售體量與上萬名員工的實施單位,再加上公有云的 SaaS 產品形態,創業公司的產品很難被他們立刻接受。
“你問我但不擔心數據?不擔心肯定是假的,所以我不會選很小的供應商合作,怕他們活不久,一定會選有口碑的供應商;另外,供應商自己也不能涉及地產業務。”旭輝地產的 CIO 宋江天告訴鈦媒體記者。
根據宋江天的介紹,旭輝從2016年7月開始接觸明源云,直到今年6月,旭輝才在內部正式上線了明源軟件 ERP 以及云客產品。談及為何經歷一年的磨合期,宋江天表示,旭輝先對明源的業務進行小范圍的試點,之后再結合旭輝業務特點進行二次開發,比如在 ERP 產品的報表中將營銷、物業、客服、薪酬等費用管理顆粒度以及利潤計算口徑劃分得更細。
對于旭輝這樣千億級別體量的房企來說,內部數字化轉型的目標自然也無法一蹴而就。在宋江天的介紹中,旭輝采取的是按照業務類型剝離的方式,比如先把售樓等營銷業務放在明源云上,再把HR 里的薪酬抽出來采用金蝶的產品,從而逐漸實現企業內部的流程數字化。
相比旭輝“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的做法,俊發地產則在公司內部的本地部署 ERP、SaaS 業務中全部采用了明源的產品,另外,俊發還將與明源合作開發“城市智慧管理平臺”,將政府、開發商、拆遷戶、商家業主全部連接起來。
“和政府、拆遷戶拿地,用什么價位最好?從驗房到交付,開發商的答疑,對拆遷戶的民意調查,都可以通過智慧平臺系統化。”俊發地產 CIO 羅誠對鈦媒體記者說到。
在羅誠看來,地產行業軟件下一步要完善的是電商領域里常見的“中臺系統”,所謂中臺,就是類似于企業內部對接超市、官網、微商、淘寶等銷售渠道的信息系統,由于各個渠道入口的標準不同,所以需要一個標準化的中臺去統一數據原則,再反饋給各個渠道。
另外,羅誠還特別提到了與明源“云采購”合作的商業空間,在他看來,俊發上游有軟裝材料供應,下游有設計、裝潢公司配合,同時具備業主的客戶資源,完全可以通過明源云的平臺效應,將施工、設計封裝為標準化的產品,做成地產領域的電商模式提供給消費者。
總結下來,在鈦媒體記者采訪的幾位地產領域 CIO 中,每家公司每年的信息化支出都在千萬級別,但同時,地產 CIO 們雖然對公有云的部署SaaS 產品部署方式持開放態度,但也對定制化抱有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地產公司對信息化的需求也逐漸從內部系統管理,延展到業務外圍的擴展,比如智能家居、聯合辦公、消費者大數據等。(本文首發鈦媒體)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