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管理是從項目啟動到項目結束整個項目生命周期過程中都要開展的業務。從項目實際執行情況來看,我們只將問題管理分為兩類:一類屬于產品本身的問題,歸為“質量問題”,如產品缺陷或摩擦干涉;另一類不屬于產品本身的問題,歸為“管理問題”,如模具入廠時間延遲、項目資源不足等。項目管理問題用KTM進行管理,這在進度管理那部分內容中已經解析過了,質量問題則用質量問題跟蹤管理表(QTM)進行管理,如下表質量問題跟蹤管理表
那么對于每個問題的具體情況,還需要有另外的信息表來描述,行業里較好的模板為質量問題整改跟蹤表(由于篇幅較大,放到書中無法看清,所以未做展示)。特別要提醒一下,由于整個項目生命周期過程中的問題數量巨大,所以對于問題信息表及其管理都應該采用簡化的方法和流程。 先來看問題信息表。我們都知道問題是要分等級的,復雜的問題和簡單的問題用不同的表單來處理較為合理。那么關于問題的分級,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劃分方法,比如從顧客感知的角度,通常來說AUDIT的問題標準更合適,AUDIT將問題分為四個等級,具體標準見如下表所示。
顧客感知問題等級標準 從企業自身解決問題的復雜程度上來分,更適合用下圖;
從項目實施風險的角度劃分,則習慣于用紅黃綠風險等級標準。
問題風險分級標準 再來說問題解決的流程。關于問題的解決,行業里有很多的工具方法,如8D、EPS、PDCA、7DP和六西格瑪等。這些工具的詳細內容我就不解釋了,因為這些工具本身就是一種方法論,展開之后內容非常多,比如“有效解決問題從業者指南”(EPS)展開是一本書,授課也需要2天時間,其他工具類似。再如,制造業領域的從業者對這些工具應該是有熟悉的,如果不熟悉,不妨關注學習和了解,這里就不針對每種工具展開闡述了。上面我強調過,項目中的問題數量巨大,因此需要采用便捷的流程和方法,所以關于項目中的問題處理,我們通常按“提出—確認—分解—整改—驗證—關閉”的簡化流程來處理,各步驟中的分支在下圖項目質量問題快捷處理流程有詳細描述。
項目中問題管理的難點在于如何保證系統全面地收集到了項目中的所有問題,比如設計評審的問題、DMU檢查的問題、SE分析的問題、CAE分析的問題、試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檢查/試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各類評審/評價提出的問題,以及其他渠道收集的問題等。問題收集之后整理的工作量也是比較大的,以前我們做項目管理時更多是手工收集和統計,這些年咨詢輔導了解到,多數企業已經使用質量問題管理系統了,問題的收集、分解、傳遞和整改、跟蹤閉環工作全部在系統中流轉,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質量問題管理對于新產品開發來說非常重要。雖然說我們前期有很多預防控制的手段,如FMEA和問題排查等,但是作為大型復雜產品開發過程中出現大量問題是正常現象。質量管理說到底就是不斷地解決問題,只有在項目開發過程中盡可能多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產品交付到客戶手中時才有可能盡量少地有問題再現,所以發掘問題成為項目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我們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的做法是設置質量墻,然后不斷地發掘問題和解決問題,并確保問題得到全面解決。
需要項目管理資料合集的同學可先關注然后私信我哦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