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于泰安城區南部,下轄3個鎮街,其中建成區面積53平方公里,注冊企業6500余家,各類市場主體1.3萬余家,常住人口及駐地高校學生15萬余人。為著力破解基層治理難題,全面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泰安高新區強化黨建引領深化建成區網格管理服務,創新實施“屬地網格治理 行業管理”條塊結合管理體制,推動部門職能下延、力量下沉、資源下行,在新一輪疫情防控實戰中作用突出、成效顯著。
立即響應,網格治理體系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疫情出現后,“泰安高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總支、片區(小區、企業、商圈)黨組織”五級應急體系即時啟動,建成區42個網格全部轉為“戰疫”狀態,709名專兼職網格員協調作戰,迅速集結并盯靠在59個村居(社區)卡點,當天完成管控措施布防,并在網格中建立居民微信交流群、網格“第一書記”工作群等,網格員們使用小喇叭、流動宣傳車以及入戶入企發放明白紙等,將最新政策和上級要求最快速度傳達到每名群眾、每個企業職工和商戶,確保守得住管得好、不漏一戶一人,筑牢了疫情防控網格體系。
上下聯動,防控力量迅速匯集下沉一線網格。泰安高新區直包保部門主要負責人、網格“第一書記”帶領本部門3-5人立即下沉42個網格,深入40個村(居)小區、415個企業、47個工地、58個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和1205個商戶門頭,堅持“單位-網格”兩點一線,與網格員共同開展信息排查、核酸采樣、社區管控等疫情防控工作。疫情發生以來,泰安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120余名執法隊員堅守崗位,聯合消防、交通、交警等部門,對全區15個主要交通點位、風險區域24小時值守檢查,對13處重點場所、6處風險點進行每日消殺。北集坡街道黨工委統籌調動轄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在冊黨員、兼職網格員、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資源力量,多方聯動,組建工作專班,與網格員一道分片包干,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開展網格內政策宣傳引導、人員摸排管控、測溫掃碼登記、環境衛生消殺等疫情防控工作,匯集起聯防聯控的紅色力量。
快速高效,網格內人員摸排核酸檢測順暢有序。在多輪全員核酸檢測的經驗積累下,泰安高新區建立起一套數字化統計系統、一個“采送檢報”全流程方案、一輪一復盤的“三個一”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網格員”作用,在網格內開展敲門敲窗、行程碼“清倉見底”“每日一亮”等行動,采取微信線上亮碼接龍形式,覆蓋人數7.78萬人,及時有效進行上報和管控。圍繞科學分析、時時掌握“采送檢”進度節點,建立“半小時調度進展、整點通報進度”的推進機制,實現每日5小時內結束采樣、10點30分前完成送檢,采樣率保持在99%以上。設計數字化統計系統,確保了采樣管數人數、采樣進度、送達時間、檢測進度“一目了然”。堅持一輪一復盤,逐一查找“阻的因素、弱的環節、慢的點位”,采取一市多車同步運送解決外地市內檢測機構間距離遠、耗時久問題,有效提升樣本送檢速度。
用心服務,網格中居民企業生產生活需求有效保障。泰安高新區充分利用網格優勢,收集企業和群眾需求,整理形成需求清單,及時解決居民和職工的日常所需。每個網格設立流動采樣小組,專門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老年人、居家隔離人員等特殊人群上門采樣。主動與家家悅、葉波大潤發等商超對接,建立生活物資采購與供應微信群80余個,按照“居民下單、網點配送、網格員分發、居民分時領取”閉環服務,保障采購、配送流暢,切實解決社區居民生活物資供應問題。堅持企業防疫和生產兩手抓,合理設置49處企業核酸采樣點,方便職工核酸檢測,保證職工正常上班。積極協調解決疫情期間企業職工生產生活問題,泰安高新區財政財務管理部及時協調多家行業主管部門,幫助第37網格內山東泰開變壓器有限公司的貨車實行閉環管理,順利將物資送達目的地;包保第29網格的泰安高新區農業農村工作辦公室,幫助蒙牛乳業泰安有限責任公司協調4家酒店,安排986名職工住宿,實現企業兩點一線封閉管理,保證疫情期間安全生產。
(通訊員 辛承振)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