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治理的基本手段?!蔽覀円钊雽W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論述的原創性貢獻,從社會治理生動鮮活的基層實踐中汲取智慧、提煉經驗,大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積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基層社會治理應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黨委領導在社會治理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拱心石”。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北京市通州區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切實以良法善治推動副中心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通州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先后圍繞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制度、優化營商環境執法、執法責任制落實等開展專項督察,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法治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通州區人民法院將“雙百分百黨建引領訴源治理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下大力氣推進落實,與各鄉鎮街道黨委、轄區單位、公司企業、村居社區的黨組織共建,通過搭建橋梁、普法宣傳等方式,分享訴源治理經驗與成果,今年1-8月全院收案量同比下降約25%,訴源治理成效逐步顯現。這啟示我們,要以黨的領導統攬基層社會治理全局,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基層社會治理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推動黨組織向最基層延伸,健全基層黨組織工作體系,發揮好基層黨組織在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等方面的戰斗堡壘作用,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堅強保證。
基層社會治理應大力夯實法治化基礎?!胺ㄕ?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治能把社會治理主體和對象納入法治軌道,從而形成有序、穩定的法治秩序,從而達到社會治理的預期目標。在現代社會,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實現國家和社會治理的最佳途徑和有效方式。社會治理法治化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法治社會建設的應有之義。歷史上,通州區張家灣鎮因漕運而繁榮,今時今日的張家灣鎮則在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上再次煥發蓬勃生機。但伴隨著高速轉型發展,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化解難度大,“接訴即辦”訴求量高位運行,涉法涉訴問題頻發。今年2月24日,張家灣鎮一核多元共治中心成立,通州區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楓橋式公安警務室”、老趙(鎮司法所所長)工作室、專職律師等法治力量與資源相繼入駐,它們充分發揮各自專業優勢解決群眾訴求。半年來,全鎮初信初訪量同比下降54%,1-8月考核周期民生類訴求量同比下降超30%。這啟示我們,基層社會治理的環境越是復雜,任務越是繁重,越要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化解社會矛盾、改善治理方式、提高治理能力,越要堅持依靠法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切實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確保社會治理現代化行穩致遠。
基層社會治理應注重打造社會治理共同體。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捋順千條線,才能用好一根針。這既是基層的真實寫照,也給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元社會治理主體如何繪制好基層社會治理的“工筆畫”,必須從打造社會治理共同體上下功夫。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充分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建設智能高效、暖心貼心的副中心政務大廳,以智能化方式整合多個治理主體,持續清理規范中介服務和區級證明事項,推進服務流程環節優化,進一步精簡辦事材料,實現了“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自助辦”。張家灣鎮積極打造“黨建引領 多元有你”基層治理模式,探索協調多元主體參與聯合會商、部門協辦等工作機制,持續推動歷史遺留問題化解、村民普法教育宣傳、重點群體維穩等工作。半年來,已協調各多元主體參與研判“接訴即辦”重難點工單827件,解決群眾矛盾糾紛332件。這啟示我們,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核心理念應是共建、共治、共享,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同時,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劉宇軒 法治網特約評論員)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