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鄭州12月7日電(記者慎志遠)“雖說只有三棟樓,但是我們有黨員志愿者、自管會,大小事情都有人管。”鄭州市上街區新安路街道香園街社區25號院居民朱蘭英自豪地說。
從“無主管”到“有人管”,從“管得了”到“管得好”,在短短半年時間內,香園街社區25號院逐步實現叢原來的“臟、亂、差”到“亮、靜、美”的轉變。
“現在我們的路燈亮起來了,樓道整潔了,綠化帶里的雜物不見了,也規劃了停車位,高清監控攝像頭讓我們的安全更有保障了。”居民們對小區現在的面貌很滿意。
走進香園街社區25號院,這里自行車停車位、電動車充電樁應有盡有,小區地面干凈整潔。黨員志愿者王忠慧告訴記者,2021年3月,由于老物業退出,25號院一時間變成了“沒人管”樓院,小區地面破損、垃圾清掃不及時,是居民的最大煩心事。以后25號院誰來管、怎么管?成了大家面臨的最大問題。
在黨員志愿者王忠慧的帶領下,群眾自發成立了以樓院黨員為主力軍的“紅色大管家”業主自管會。通過入戶征集意見、細化管理方式、公開賬目明細、規范管理制度解決了這些難題。
該業主自管會在樓院群里告知樓院居民電開關的實際位置與用法,并提醒大家及時開關。為了收繳公共照明用電費,他們多次到供電局咨詢、協調,最終得以解決。自管會的居民代表們還就如何收取物業費,聽取居民意見建議,向每家每戶發出承諾書,小區管理逐漸進入了良性循環,從“管得了”到“管得好”,實現了質的提升。
在香園街社區黨總支的幫扶下,社區實現了無主管樓院黨建全覆蓋,黨總支與各樓院業主自管會或樓棟長溝通配合,共同完成樓院日常管理工作,明確責任,強化落實,以“黨建引領 自治管理”的工作模式,推動黨建和物業自主管理的整合共進,通過貼心服務贏得了居民們的認可。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